翻小说 > 开局穿越杨宇霆,辅佐少帅抗日 > 第386章 察哈尔动乱

第386章 察哈尔动乱

    半个月后察南张家口

    李守信骑着那匹黑鬃烈马,在阵前缓缓踱步。他换上了土肥原特意送来的日式军官服,还是个少将军衔,手里握着马鞭,目光扫过阵列里参差不齐的队伍,声音传遍全场,带着草原汉子特有的粗粝“弟兄们!察南是块肥肉,城里有粮、有枪、有银元!现在那边没什么正规军,张家口就一个团的杂兵,咱们一冲就能拿下!”他抬手朝着南方狠狠一挥“拿下察南,咱们就有自己的地盘,不用再看别人脸色!友军给的枪炮就在这儿,想过日子的,就跟着我冲!”

    这支刚组建的队伍,是临时拼凑的混合体。核心力量是李守信麾下的五千骑兵,这些人常年跟着他在草原上征战,个个马术精湛,腰间悬着磨得锃亮的马刀,背上还挎着日本人送来的三八式步枪,是队伍里最具战斗力的部分,紧随其后的是德王抽调的两千蒙古骑兵,由他的亲信副官桑杰统领。

    桑杰出身苏尼特右旗贵族,熟悉草原地形,虽不及李守信勇猛,却心思缜密,是德王特意派来协助调度的,剩下的一万三千人,多是临时从察哈尔各旗召集的牧民,有的刚放下牧鞭,手里还拿着祖辈传下的牛角弓,箭囊里插着羽毛箭,有的则扛着老旧的土枪,枪身布满锈迹,连像样的军装都没有,只是在衣襟上别了块白色布条,算作自治军的标识。队伍中段夹杂着几辆日式马车,车上架着日本人支援的歪把子机枪和掷弹筒,成了这支杂牌军里最显眼的“硬家伙”。

    阵中爆发出震天的呼喊,马刀出鞘的脆响、步枪上膛的咔嗒声、牛角弓拉满的“咯吱”声混在一起。桑杰骑着一匹白马,跟在李守信身侧,手里捧着一份简易的察南地图,低声补充“司令,张家口城西有片林子,适合骑兵隐蔽,宣化那边只有保安队,听说连枪都没配齐,咱们派一个营就能拿下。”李守信点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张家口标记,眼底满是急切,他早就想拿下这片富庶之地,如今兵力、武器都凑齐了,再没理由拖延。

    驻守张家口的是顾祝同麾下的一支临时组建的民团,满编不过一千二百人,大多是刚从河北乡下征召的新兵,连队列都站不齐,更别说实战训练了。团长赵卫国站在城门楼上,望着远处草原方向扬起的尘土,脸色吓得发白,三天前就收到了察哈尔自治军南下的消息,他接连发了五封求援电报,可河北的顾祝同、陈诚那边,始终只有“原地待命”的回复。

    “团长,你看!”哨兵突然大喊。赵卫国举起望远镜,只见察哈尔旗帜在尘雾中若隐若现,紧随其后的是密密麻麻的骑兵,马刀的寒光在雨雾中一闪而过。他心里一沉,一千二百人的杂牌团,面对两万带着枪炮的蒙古军军,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吹号!准备抵抗!”赵卫国咬着牙下令,号兵也是一个新手,在极度的恐惧之下,铜号刚吹响第一个音节就走音了。李守信亲自率领的先头骑兵已经冲到了城下,三八式步枪的子弹打在城墙上,溅起一片片碎石,有的子弹甚至穿透了木质城门,卡在门梁上。城墙上的新兵慌了神,有的直接把步枪扔在地上,缩到城墙根下发抖,有的想往下跳,却被城垛绊倒,摔在地里惨叫。

    赵卫国拔出佩刀,刚想呵斥,就见一支羽毛箭“嗖”地射来,擦着他的耳边钉在城墙上,箭尾还在嗡嗡作响,那是察哈尔军里的射手,用最原始的武器发起了进攻。桑杰骑着白马,在阵前指挥“司令,城西林子的骑兵已经到位,要不要绕到后门包抄?”李守信点头,马鞭一指西侧“让他们快动!别给城里的人留逃跑的机会!”

    战斗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当察哈尔的叛旗插上张家口城楼时,李守信骑着黑鬃马,慢悠悠地走进城门,桑杰跟在身后,手里拿着一份缴获的守军花名册。街道上散落着断裂的马刀、丢弃的步枪,还有几具守军的尸体。

    淅沥沥的雨水把血迹冲成一道道暗红色的溪流,顺着石板路往下淌。赵卫国被俘时,手中还拿着那份没发出去的求援电报,他看着李守信身上的日式军官服,又看了看察哈尔叛军里架着的歪把子机枪,突然明白过来,这根本不是察哈尔的暴动,而是有人借着“察哈尔自治”的名头,拿着外人的武器,抢占中国的土地。

    拿下张家口后,李守信让桑杰留下一个营驻守,自己则带着主力继续南下。宣化、万全、怀安,这些县城大多只有几十人的保安队,根本抵挡不住察哈尔叛军的进攻。有的县城县长见叛军来了,直接带着家眷、细软从后门跑了,有的地方乡绅为了自保,还主动提着粮食、银元到城外迎接。

    短短半个月,察南十几个县尽数被叛军占领,察哈尔叛军的旗子插遍了察南的城镇,乡村。

    7月初,桑杰护送德王和索王来到张家口。德王在原察哈尔督军府召开“察哈尔蒙古王公会议”,大厅里悬挂着察哈尔各旗的旗帜,正中摆着一张长条桌,索王坐在主位,李守信和德王分坐两侧,桑杰站在德王身后,手里捧着一份“建国宣言”。土肥原贤二坐在最边上,沉默不语。

    “诸位王公!”德王站起身,手里举着一杯马奶酒,声音激昂“察哈尔苦汉人久矣!如今,李司令带着两万弟兄拿下了察南,咱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军队!从今天起,我们是独立的察哈尔蒙古国!”他说完,将马奶酒一饮而尽,把酒杯重重放在桌上。

    ——————————

    消息传到北平时,北平城里一片震动。顾祝同的司令部设在铁狮子胡同,这几天,他几乎没合过眼,桌上堆满了察南失守的战报。陈诚刚从天津赶来,风尘仆仆地走进司令部,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脸上满是疲惫。

    “墨三(顾祝同字),察南的情况你都知道了?”陈诚坐下,端起顾祝同递来的热茶,喝了一口,眉头却皱得更紧“德王、李守信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蒙古国,日本东京那边已经发了照会,说这是‘察哈尔人民的自主选择’,还说要支持。”

    顾祝同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焦虑“我知道!这半个月,我给南京发了八封电报,请求出兵平叛!可南京那边一直没动静。你刚从天津过来,南京先生到底是什么意见?咱们手里有十万大军在河北,装备比自治军好得多,只要下令,三天就能赶到察南,把那些人赶出去!”

    陈诚放下茶杯,从怀里掏出电报,递给顾祝同,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南京先生的回电我带来了。他现在正主力经营东南,南方的事情还没结束,觉得蒙古地区偏远贫瘠,不值得投入太多兵力,他向来对这边不太看重。”

    顾祝同接过电报,飞快地扫了一遍,脸色越来越沉,“按兵不动?德王、李守信背后是日本人!他们成立察哈尔蒙古’,就是日本人新诡计的第一步!现在不打,等他们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就要吞了绥远,宁夏!到时候,华北就危险了,整个北方都要乱!”

    “我知道这后果!”陈诚也有些激动,他站起身,在屋里踱了几步,双手背在身后“可南京先生说了,察哈尔蒙古国得到了日本的承认,这事不能只靠军事解决,得先在外交上跟日本人打官司,不能给他们留下中国挑衅的口实。他明确下令,让咱们河北的十万大军原地待命,不许主动进攻。”

    顾祝同愣住了,他看着陈诚,又看了看桌上的电报,突然觉得一阵无力,连肩膀都垮了下来。河北的十万大军,有迫击炮、有机枪,还有经过训练的步兵,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察南被占,看着察哈尔蒙古”成立,而理由竟然是外交打官司。

    “外交。。”顾祝同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神里满是失望“日本人都把刀架在咱们脖子上了,还跟他们打什么官司?等官司打完,察哈尔早就成了他们的地盘,要知道察南可是就在北平的头顶上,真要是让察哈尔德王成了气候,我们就危险了。!”

    陈诚没说话,只是走到顾祝同身边,望着窗外,脸上满是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