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开局穿越杨宇霆,辅佐少帅抗日 > 第560章 借钱

第560章 借钱

    “生了吗?”

    奉天医院的产房之外,杨家人和里希特霍芬一家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而产房内,杨春元的妻子夏洛特正在努力生产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也是杨春元的遗腹子。

    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声响起,众人都是心情一松。

    “生出来了。。”守芳拍着胸脯,担心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一旁的杨宇霆的手也是不自觉握着拐杖。

    埃里希和芭芭拉夫妻两个更是心疼女儿,望眼欲穿的盯着产房内。

    紧接着一名白衣护士抱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微笑的说道“恭喜,是个女孩,六斤四两。”

    “女孩。。女孩好啊。。”安宁忍不住哭了起来。

    杨宇霆不是怎么太会抱孩子,还是夏洛特的母亲芭芭拉,接过了孩子。

    埃里希对杨宇霆说道“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杨宇霆其实早就想好了,如今也直接说了出来“当初就想着,如果是个女孩的话,就叫杨景舒。”

    “杨景舒。。。”埃里希不是很懂汉语的语境,但是对于他来说,一个和景行类似的名字就可以了,证明了兄妹的亲缘。

    ——————————————

    与此同时,一列专列悄然驶离北平车站,直奔沈阳。

    车厢内,孔祥熙身着藏青色暗纹长袍,袍间钮扣都是碧玉翡翠,他的目光在窗外掠过的田野间流转,反观对面的胡适,一身灰布长衫,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正捧着一本《左传》细读,眉宇间带着几分书生气的执拗。

    “适之先生,此次北上,少帅那边还需多仰仗你牵线,据说你和少帅的关系颇为亲密。”孔祥熙放下茶杯,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

    胡适抬眼,镜片后的目光澄澈“庸之兄言重了,国家危亡之际,只求能说动少帅共御外侮。日军在海南增兵六万,绝非只为华南,东北仍是他们的觊觎之地,这点我定会当面说清。”

    孔祥熙笑了笑,没再接话,只在心里暗道,文人谈兵,终究太过天真,没有实打实的利益,少帅怎会轻易松口?

    胡适眼看着列车飞快,即将到达沈阳,不由得心潮起伏“上一次来沈阳还是29年的时候,汉卿邀请我出席东北大学的建校庆典,并且发表了演讲,这些年我和汉卿之间书信往来,从未中断,他有很多治理东北的问题都会向我请教探讨。”

    专列抵达沈阳站时,杨宇霆和少帅二人已经等在了站台。其实按照孔祥熙的级别,他们两个出席一人足矣,但是胡适是少帅的好友,少帅又很看重自己在北平圈子和中国文化界的口碑,于是拉着杨宇霆一起,可谓给足了面子。

    望着列车逐渐停下,因为新得孙女的缘故,杨宇霆心情不错,他对着边上的少帅耳语道“这次没有派吴铁城来,而是请了孔祥熙这个钱袋子和胡适这个笔杆子,看起来南京先生听到鬼子在海南成立军制的事情,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别说他南京了,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鬼子要动手了。”少帅也同样轻声回应“我估计啊,这两位来,没别的事,还没打起来,估计不是求援,最多是借钱,或者借装备之类的。”

    正说着话的功夫,列车门开了。

    孔祥熙率先迈步上前,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笑容“少帅,邻公,久仰大名,鄙人孔祥熙,此次奉命北上,劳烦二位亲自迎接,实在惶恐。”他的语调平缓浑厚,措辞谦和却不失分寸。

    杨宇霆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胡适,语气平淡“胡先生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少帅已在帅府备下薄宴,两位一路劳顿,先歇息片刻再谈正事。”

    相比之下,少帅和胡适就亲近了许多,见面后,先是握手再是拥抱。

    胡适说道“汉卿,一别多年不见了。”

    “适之兄风采依旧。”少帅笑道。

    抵达大帅府时,客厅内分宾主落座,佣人奉上热茶,备好晚宴。

    少帅率先开口,语气坦诚“两位先生一路奔波,想必是南京先生有什么重要的指示吧?”

    孔祥熙放下茶杯,慢条斯理地说道:“少帅料事如神啊。日军此次来势汹汹,华南防线薄弱,国府虽已调兵遣将,但装备和粮草方面确实吃紧。委员长的意思是,能否先借调部分步枪、机枪和弹药,再支援些粮草,待战事平息,国府定当加倍奉还,还有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否借些飞机。”

    胡适紧接着补充道“少帅,我知道东北军的装备来之不易,粮草也是将士们的保命之本。但日军的野心绝不止于华南,一旦他们拿下广州,切断海上补给,下一步必然会掉头北上,觊觎东北。如今国难当头,唯有联手、南北呼应,才能挫败日军的侵华阴谋。借调装备粮草,看似是国府求助,实则是为了共同抵御外侮,保住我们的家国河山。”

    孔祥熙和胡适两个人连捧带吹,把少帅架在了那里。

    关键时刻杨宇霆说话了“孔部长,胡先生。我没记错的话,九一八事变那一年,南京先生下令拦住京奉铁路,阻挡所有爱国人士出关抗战。还拦截国内援助的物资,害得所有人和物都需要绕到承德进入东北。那时候怎么不见南京先生说什么同气连枝,共御外侮呢?”

    杨宇霆的话一下子就把胡适怼的哑口无言。

    而孔祥熙毕竟是商人,尴尬的笑了几声说道“邻公,这件事情并不是先生做的,只是手下人领会错了意图,导致双方闹了误会。”

    杨宇霆在一旁缓缓开口“孔部长,胡先生,并非我军不愿相助。只是东北军需要直面日军的朝鲜方面军十几万大军,库存的装备弹药,都是用来防备日军再次入侵的。实在无力,况且我个人也很怀疑南京先生会不会借到武器装备,转手就又去打内战了。”

    孔祥熙立刻接话“邻公放心,这点请放心。南京方面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再起内战。只求东北军这面援助十个师的武器装备后勤粮食和一百架飞机。”

    少帅很遗憾的摇头“孔部长,东北军目前拿不出这么多的武器装备,飞机也是都有用途。

    胡适皱了皱眉,忍不住补充道“汉卿,邻公,家国为重啊!”

    少帅思考许久“这样吧,我。。。”

    少帅已经要松口了,没想到杨宇霆拦住了话头“孔部长自己便是富可敌国,何故还要求于外呢?我记得没错的话,孔家的财产便有亿万大洋。”

    杨宇霆这话一出,孔祥熙便嘿然不语了,话题已经唠死了。

    胡适一个文人,等于是误入政客的高端局,急的直喝茶。

    晚宴的整个过程也在十分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第二天孔祥熙和胡适便打道回府。

    后来少帅问起这个事,说为什么不给点钱给他们打发了。

    杨宇霆则是神秘兮兮的说道“战端未开,南京先生始终首鼠两端,必须等到他彻底下定决心和日本开战,我们东北军才能对他们进行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