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22章 超越时代的科技

第22章 超越时代的科技

    「好,好!」

    李老笑呵呵地点头,兴致勃勃地看着眼前一批的电脑。

    「李老您坐。」

    杨学斌移了下凳子,说道:「这些电脑全部联网了,接下来我向您演示下电脑的用法。」

    「好!」

    李老依言坐下。

    杨学斌站在李老右侧,他上前开启,很快自检程序完成,然后就是一条神龙翱翔的画面出现,最后就是进入视窗桌面了。

    在李老眼中,这神龙翱翔的画面也只是挺有新意的。

    但落在一众技术军官眼中,那就是震撼了。

    杨学斌握着滑鼠说道:「李老,这个叫滑鼠,您看桌面上是不是有个白色箭头,我们可以通过移动滑鼠来控制白色箭头,来打开相应的程序。

    这是办公文档,主要用来书写报告的,通过印表机可以列印出来,省得用手写。

    打开这个文档,需要连续右击两次滑鼠。」

    随着文档被打开,杨学斌切换到智能拼音输入法,说道:「这是键盘,主要用于输入,比如说我们要打字。您看,我用的是智能拼音输入法。」

    噼里啪啦!

    很快,『东大人民万岁』几个字就出现在了文档上。

    嘶嘶!

    身后再次传来一众技术军官倒吸凉气的声音,他们眼睛全直了!

    这尼玛是计算机!

    这不科学!

    这可是计算机,只认识汇编语言,怎麽可能直接输入汉字!

    「这是计算机,这是小游戏丶这是音乐播发器丶这是视频播发器……还有这些,都是工业用的专用软体,我都不多介绍了。」

    杨学斌一番介绍,看着李老津津有味,一众技术军官直接麻木。

    这什麽神仙电脑啊!

    杨学斌顿了顿,笑着说道:「李老,接下来我们试试上网。为了测试网络,我已经提前制作好了一个网站,这是浏览器,通过它可以连接。」

    随着他打开浏览器,并输入网址,一个名为『东大人民网』的门户网站就出来了。

    「李老,您可以把这个门户网站看作报纸。」

    杨学斌介绍道:「但它比报纸所包含的内容更多,可以分为不同的频道,比如国内新闻丶国际新闻丶科技丶文学丶农业丶工业等等。

    在这里,一篇文章不仅可以有文字和图片,还可以有视频。

    您看这个,是深紫外光刻投产当日的视频。

    这个新闻是实时的,不像报纸,还需要在每天固定的时候才发行。」

    李老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杨学斌退出网站,打开QQ,说道:「李老,还记得我当初曾说过,利用计算机还能够跟千里外的人视频通话麽?」

    李老:「哦,怎麽弄?」

    杨学斌登上QQ,说道:「目前只有工业区里有网络,所以千里外没法实验,不过我们可以跟数百米外的人试试。

    您看,这是联系人。

    比如我选这个,光刻机厂长周伟民,就可以点进去。

    点击这里,可以选择语音通话,就相当于我们平常打电话;选择视频通话,就是可以看到对方,我们点击视频通话。」

    嘟!嘟!

    视频通话邀请刚发出去,对方就秒接了。

    因为杨学斌将窗口最大化了,一张大脸就出现在了屏幕上,其身后还站着一群人。

    「李老好!」

    周伟民连忙站了起来。

    众人也纷纷行礼。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李老依旧忍不住震惊。

    这竟然比打电话还要方便。

    要知道现在打电话,可是需要人工转接的。

    心中虽然震惊,但李老还是笑呵呵地说道:「你们也好,坐吧。」

    周伟民依言坐下:「好的,李老。」

    「这……这……」

    尽管早已经麻木,可看到这一幕,一众技术军官还是忍不住再次倒吸着凉气!

    这尼玛还是计算机麽?

    计算机,不是用来计算数据的麽?

    这也太逆天了。

    有了QQ,今后还有电话什麽事。

    甚至报纸丶电视台丶电台丶唱片等等,都会在未来被淘汰。

    不得不说,这群技术军官的眼光还是很犀利,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计算机和网络的潜力。

    李老和周伟民聊了几句,视频通话就挂断了。

    杨学斌说道:「李老,电脑的便捷性您也看到了,它除了可以用来办公和休闲外,最大的优点就是联网和数据共享。

    若是我们全国机关和机构都进行联网,哪怕相隔万里,也能轻松调阅其他机构的资料,而不需要劳师动众的护资质资料。

    上级的任何文件,也能顷刻间下发到任何机构。」

    一众技术军官两眼放光,他们太明白数据共享的作用和意义了。

    不仅便捷,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减少泄密的风险。

    李老神色凝重,点了点头道:「你的建议很好,不过此事需要上报讨论。对了,这联网的成本如何?」

    杨学斌说道:「我们的光缆技术已经成熟,如果抛开人工成本和相关设备不算,单是光缆,成本价是每公里100元左右。

    这是铺设全国的骨干网,成本比较高。

    如果是城域骨干网,每公里的价格大概是50元左右。

    至于接入网光纤就更便宜了,价格大概是每公里20块钱左右。」

    李老点了点。

    这价格倒不高。

    但要全国铺开,那就是不便宜了。

    也就是现在人工便宜,特别是农村,只需要管一日三餐就行。

    杨学斌说道:「李老,看完了个人计算机,我现在领您去看看正在组装的超级计算机。」

    「呵呵,好啊。」

    李老笑呵呵地说道:「我可是记得,当初你小子说过,用十几万块晶片组成的超级计算机,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百万亿次。」

    嘶嘶!

    一众技术军官再次倒吸了口凉气,震撼得头皮发麻。

    百万亿次!

    随后,他们纷纷看向刚才提问的人,眼神玩味,还有说不出的嘲弄。

    很明显,这个问题杨学斌早就汇报过。

    所谓的计算机分为个人计算机,以及用于科研的超级计算机。

    百万亿次是什麽概念啊!

    他们都不敢想像。

    以后做研究,还不像坐火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