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今天这样纯粹的倾听,只能说明一件事。

    她有心事。

    而且是连苏清璇都不能轻易透露的心事。

    吃完饭,刘清明和苏清璇一起收拾碗筷。

    “这里可没保姆。”刘清明一边洗碗一边笑着说,“咱们今天偷的懒,明天就得自己加倍还回来。”

    苏清璇白了他一眼,抢过他手里的盘子:“谁偷懒了。”

    吴新蕊听着厨房里的动静,若有所思。

    这个女婿,说话是越来越有水平了。

    一句简单的玩笑话,都能听出几分官场哲学。

    很快,碗筷洗刷干净。

    三人重新在客厅坐下。

    刘清明给吴新蕊和苏清璇都沏了一杯热茶,是清淡的绿茶。

    他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坐到了吴新蕊对面的单人沙发上。

    这个位置,方便谈话。

    “妈,您这次来京城,是开会吗?”刘清明主动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吴新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是开会。”

    她抬起头,看着刘清明。

    “你不妨猜一猜,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刘清明心里一凛。

    来了。

    他略作思索:“防控?”

    吴新蕊放下茶杯,赞许地点了点头。

    “对。”

    她的神情严肃起来。

    “我来京城之前,看到了一份递交到国院的内部报告。”

    “用词很大胆,观点也很激进。”

    她盯着刘清明的眼睛。

    “是你写的吧?”

    “应该是的。”刘清明没有否认。

    那份报告,是他结合前世的记忆,耗费了大量心血完成的。

    现在可以肯定,报告送上去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否则,不会把吴新蕊召到京城。

    因为在那份报告里,吴新蕊的工作,得到了大量的描述。

    吴新蕊继续说:“因为你的提前提醒,清江省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默默做一些准备。可以说,我们省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已经初步进入了准备阶段的省份。”

    “所以,组织上让我进京,专门就此事做一次汇报,听取我的意见。”

    她停顿了一下,问:“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刘清明身体微微前倾。

    “我想说的,全部都在那份报告里了。”

    吴新蕊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报告我看了,很详尽,也很有说服力。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难题。”

    “临海与我们清江省不一样,外来人口太多了。马上就是春运,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辛苦工作了一年,就等着返乡与家人团聚。”

    “你却在报告里要求,将他们全部控制在省内,进行完全地控制和防护。”

    “这个难度,太大了。压力也太大了。”

    刘清明沉声说:“我知道难度很大。但我也在报告里写清楚了理由。”

    “一旦让他们流动起来,回到情况各异的家乡,防控的难度,就不是增加一倍两倍,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到那个时候,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处处失火的局面。”

    吴新蕊叹了口气:“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现在,针对你这个方案,组织上肯定会有很大的争议。毕竟,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她看着刘清明,问题问得更加直接。

    “你想让我怎么做?”

    这是在问他,希望她在最高层的会议上,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是支持,是反对,还是中立。

    这个问题,分量极重。

    刘清明沉默了片刻。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似乎是在整理思绪。

    然后,他抬起头,迎着吴新蕊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

    “妈,我作为报告的撰写者,我的责任,是基于我的判断,把我所能预见到的所有情况和可能性,都分析清楚,提供思路和方案。”

    “至于最终如何决策,要由您和各位领导来做。”

    “您站的位置比我高,看到的全局比我更完整。这个决定,只能由你们来下。”

    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一种分工明确的表现。

    参谋部就是参谋部,决心只能由上级来下。

    他守住了自己作为智囊和参谋的本分,没有丝毫逾越。

    吴新蕊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脸上渐渐露出一丝笑意。

    “你呀,真是到哪里,都能影响决策。”

    这话听着像感慨,实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

    刘清明谦虚地笑了笑:“这是我的责任。您以前就教过我,我们这个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上级提供决策思路。”

    “我现在还是这么说。”吴新蕊点了点头,“你在这个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作用。但同样的,也会充满了风险。”

    “比如这一次,你的方案一旦被采纳,如果最终效果是好的,那是大功一件。可如果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损失,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反之,如果你的方案被否定,万一将来真的出现了你所预言的最坏情况,那些当初否定方案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所以,不管是接受,还是否定,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你明白这其中的分量吗?”

    刘清明郑重地点头。

    “我明白。”

    “但我不能因为有风险,就选择隐瞒,更不能撒谎。”

    “很好。”吴新蕊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以后,就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工作态度。”

    “妈,我记下了。”

    该谈的事情,似乎已经谈完。

    屋子里的气氛,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三人聊起轻松的话题,时间过得很快。

    他偶尔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已经指向九点。

    刘清明站起身。

    “妈,时间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您和清璇也好久没见了,正好说说话。”

    他很识趣地把空间留给了这对母女。

    关于苏家寿宴的事情,他不想在场,以免影响吴新蕊和苏清璇的判断。

    苏清璇送他到门口。

    “路上开车慢点。”

    “好。”

    刘清明换好鞋,又回头对吴新蕊说:“妈,您也早点休息。”

    “去吧。”吴新蕊微笑着挥了挥手。

    刘清明开着那辆银白色的帕萨特,驶离了小区。

    夜色下的京城,万家灯火,宽敞的街道上车辆稀疏,显得格外平静和安详。

    他握着方向盘,脑海里却在回想着刚才与吴新蕊的对话。

    他知道,自己的那份报告,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接下来,就看这次会议的结果。

    而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他只希望,这一世,这座城市,这个他深爱的国家,能够因为他的努力,免受前世的创伤,能够减少那些本不必要的伤亡。

    那便是自己努力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