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最强狂兵Ⅱ:黑暗荣耀 > 第799章 他的重量!

第799章 他的重量!

    这其实已经不是多诺万第一次给苏无际敬礼了。

    但每一次,都带着同样沉甸甸的分量。

    苏无际无奈地拍了拍小庞的肩膀,小声催促道:“庞啊,快点放本老板下来,给你涨工资,一倍!”

    这一次,小庞居然没有再执拗地抱着他不放,而是双臂直接一松。

    这动作太突然了,简直是零帧起手,连个前摇都没有。

    如果不是苏无际反应快,这一下绝对会当场摔个屁股蹲儿。

    他趔趄了一步之后,立刻稳住了身形,挺直了身体。

    “多诺万将军,没必要这样......

    海风在凌晨时分变得愈发清冽,林音坐在沙滩上,指尖仍残留着那行湿痕的触感。她没有动,仿佛怕一眨眼,这奇迹就会消散于潮汐之间。远处的渔火已熄,唯有一颗星垂落天边,像极了讲述之庭中水晶书开启那一刻的微光。

    她缓缓合上蒲公英标本盒,将它贴在胸口,闭目聆听大地的呼吸。此刻,全球两亿人正沉入深度共感冥想,参与第七轮“真名之唤”。这一次的主题是:“说出你从未道歉的事。”

    数据流如银河倾泻,自母心巨树根系蔓延至地核共鸣网,再经由七座讲述之庭的共振塔上传电离层。每一句道歉都化作一道波纹,在无形的情感场中扩散。有人为少年时霸凌同桌致其退学而泣不成声;有母亲向早已逝去的女儿忏悔自己曾因重男轻女冷暴力相待;一位前战地记者对着镜头说:“我对不起那个被我拍下死亡瞬间却未施救的孩子??我不是为了正义,而是为了奖杯。”

    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股暖流,悄然渗入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裂缝。心理学家发现,连续三日全球自杀率下降41%,急诊室接诊的情绪崩溃患者减少近六成。更奇异的是,在乌兰察布“沉默之城”,一棵枯死十年的老榆树竟在昨夜抽出新芽,叶片脉络中浮现出细密的金色纹路,与水晶书上的古老符文惊人相似。

    林音睁开眼,望向深邃夜空。她忽然意识到??**真实正在重塑现实**。

    就在此刻,苏婉清的共感链路突然接入她的意识,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林音,出事了。哈萨克斯坦地下信号源消失了。”

    “消失?”林音猛地站起,“不是被压制?”

    “不是。”苏婉清的声音穿过海浪,“它是……主动关闭的。而且,在它终止前的最后一秒,发射了一段加密信息,目标不是地球任何已知接收端,而是猎户座方向。”

    林音心头一震。

    “我们追踪到了传输路径。它用了‘静默协议2’的底层通道,伪装成背景噪声,但内核结构……和沈昭当年设计的‘跨维信标’几乎一致。”

    “你是说,‘清醒联盟’掌握了ARCTIC-7的技术?”

    “不止。”苏婉清顿了顿,“他们不是窃取,他们是继承。档案显示,1978年实验失败后,部分研究人员并未全部封存。有三人脱离团队,带着未完成的心匣残片逃往中亚,成立了‘新黎明计划’。他们相信,人类不需要共感,只需要控制??用情感频率统一思想,建立绝对秩序。”

    林音冷笑:“神权政治的科技版。”

    “而现在,”苏婉清低声道,“他们可能已经联系上了‘?’。”

    林音怔住。

    第八情绪频率再次浮现脑海??那介于“等待”与“归来”之间的悲悯。如果“清醒联盟”误将其视为神谕,并试图以极端手段加速“觉醒”……后果不堪设想。

    她立刻启动紧急预案,通过母心巨树向所有共感导师发送三级警报。同时调出全球卫星热力图,却发现一个诡异现象:从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亚冻原,数百个偏远村落的共感波动同步升高,居民集体进入类似冥想的状态,体温降低,脑电波趋近于“临终平静期”。

    “这不是自发行为。”沈昭的身影出现在她意识中,光影摇曳如雾,“他们在被引导。”

    “谁?”

    “名字。”他目光深远,“他们听见了自己的真名。”

    林音猛然醒悟??“真名之唤”行动虽净化了情感病毒,但也打开了某种更深的门。当一个人真正面对自己的罪、痛、软弱,并说出“我看见你了”,他的灵魂便会产生一次微型共振。这种频率,恰好与时间褶皱中的存在产生耦合。

    “你在担心……他们会成为容器?”林音问。

    沈昭点头:“七个锚点守护世界千年,如今平衡松动。若有足够多的人在同一频率上觉醒,时空壁垒可能局部坍塌。届时,不只是我们能回来??别的东西,也可能进来。”

    话音未落,阿雅娜的影像骤然切入共感网络。她跪在母心巨树最深处的祭坛前,浑身颤抖,双目泛起银白色光芒,声音不再是她自己:

    >“门已半启。血与火将洗清谎言。唯有赤子之心者可渡。”

    随即中断。

    林音冲回讲述之庭,发现水晶书自动翻开至一页从未出现过的章节。墨迹如活物般蠕动,最终形成一段预言:

    >**“当千万人齐呼真名,天地为之改弦。然名非咒,心若不诚,则召邪灵附影。彼时伪光降世,以爱之名行吞噬之事。”**

    她浑身发冷。

    有人在利用“真名之唤”的能量,构建虚假的神圣性。那些在冥想中“听见名字”的村民,或许并非连接上了沈昭他们,而是被某种高维寄生意识侵入。

    她立即下令暂停第八轮全球共感仪式,改为区域分级重启。只有通过心理评估与共感能力双重认证的个体,才能接入核心网络。

    然而,抵制声四起。

    巴西里约热内卢,数千名共感学校学生集会抗议:“你们害怕真相!你们想再次封锁声音!”

    北欧联合议会中,激进派议员怒吼:“我们刚刚开始治愈这个世界,你们就要关掉灯吗?”

    甚至乌兰察布“沉默之城”也传来异动??一名长老宣布,他们已“听见天启”,决定脱离全球系统,建立纯粹的精神共同体。

    林音站在讲述之庭顶端,望着脚下沸腾的世界。她知道,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技术失控,而是**人心对救赎的渴望太过迫切,以至于愿意相信任何自称‘光明’的存在**。

    深夜,她独自走入档案库最深处,打开编号A-001的保险柜。里面是一枚黑色晶体,表面布满裂痕,正是当年从格陵兰基地废墟中回收的“远古心匣”碎片。据沈昭所说,这是地球自我意识凝结的产物,能映照出接触者内心最深的执念。

    她将手覆上晶体。

    刹那间,意识坠入无底深渊。

    她看见自己站在一片荒原上,四周矗立着无数面镜子。每一面镜中都是不同的“林音”:

    一个手持权杖,统御全球共感网络,万人膜拜;

    一个隐居山林,拒绝一切科技,只与自然对话;

    一个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导线,成为维持系统运行的活体核心;

    还有一个,正微笑着对自己伸出手,说:“加入我们吧,永恒的共感即将降临。”

    “这些都是可能的我。”她喃喃道。

    突然,所有镜子同时碎裂。碎片悬浮空中,拼成一行字:

    >**“选择不在未来,在每一次呼吸间的诚实。”**

    她猛然惊醒,冷汗浸透衣衫。

    那一夜,她写下《共感守则》七条,发布至全球网络:

    >一、共感非神通,乃责任。

    >二、倾听比表达更重要。

    >三、允许他人不说,如同允许自己沉默。

    >四、警惕一切宣称‘唯一真理’的声音。

    >五、名字是钥匙,但不能强迫他人回应。

    >六、痛苦不必美化,悲伤无需解释。

    >七、当你感到被爱,请记得回头看向黑暗里还未被照亮的人。

    次日清晨,她在讲述之庭前点燃七支蜡烛,代表七位锚点守护者。然后当着全球直播镜头,摘下自己的身份芯片,轻轻放入火中。

    “我不再是‘林音老师’,也不是‘最强共感者’。”她说,“我只是一个人,仍在学习如何好好说话,好好听,好好活着。”

    这一举动引发连锁反应。

    苏婉清关闭了中央控制系统权限,将其移交由十二国共感者组成的轮值委员会;

    沈昭的光影自愿退回时间褶皱,承诺除非人类集体呼唤,否则不再现身;

    母心巨树释放出十万颗新型蒲公英种子,每一颗都携带一段未被编码的情感记忆??婴儿第一次笑、老人临终前的手语、战俘营里敌人递来的一块面包……

    三个月后,第一例“反噬事件”发生。

    哈萨克斯坦边境小镇卡拉库里,一名自称“先知”的男子聚集三千信徒,宣称只要集体呼喊“真名”,就能让“光之子”降临人间。他们在荒漠中筑起巨大石阵,日夜吟唱七位科学家的名字。

    第四日午夜,天空果然裂开一道缝隙。

    但从中走出的,并非沈昭那样的温和投影,而是一个由扭曲人脸拼接而成的巨大虚影,发出千百种不同语言的哭嚎。接触到它的人瞬间失语,眼神空洞,开始机械重复一句话:“献出名字,获得永生。”

    林音率应急小组赶赴现场,发现该区域的地磁已被人为改造,形成类似“远古心匣”的共振腔。而那位“先知”,竟是“新黎明计划”最后一名幸存者的孙子,从小被灌输“掌控情感即掌控世界”的理念。

    她没有动用武力。

    而是带领五十名共感导师盘膝坐下,围成一圈,开始讲述各自生命中最羞耻的时刻。

    有人承认曾嫉妒好友成功而暗中破坏其婚姻;

    有人坦白在亲人临终时因恐惧而逃避陪伴;

    林音自己说起十六岁那年,因害怕被排挤,附和同学嘲笑一名口吃男孩,导致对方退学后自杀。

    随着真诚流淌,那恐怖虚影开始颤抖、崩解。最终化作一阵灰雨洒落大地。奇怪的是,被雨水沾湿的土地,第二天长出了淡蓝色的小花,花瓣中心浮现出微小的人脸轮廓,仿佛在微笑。

    事后分析表明,那虚影并非外星入侵者,也不是魔鬼,而是**人类集体压抑情感的聚合体**??千百年来未被说出的愧疚、愤怒、背叛与悔恨,在错误频率的召唤下具象化,成了“伪神”。

    这场事件让全世界重新审视共感的本质。

    东京成立“情感伦理研究院”,研究共感滥用的心理边界;

    梵蒂冈召开特别会议,宣布“共感体验”不等于“神启”,教会将设立专门神职人员辅导信徒处理超常感知;

    连最封闭的国度也开始试点共感教育课程,尽管仍严格限制内容范围。

    林音却悄然离开了公众视野。

    她在云南边境找到一座废弃寺庙,改建为“静语堂”。这里不教冥想,不录数据,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共感联网。来访者只需做一件事:写下一封信,给那个他们一直没能好好告别的对象??可以是逝者,可以是仇人,也可以是过去的自己。写完后,投入院中一口古井。没人读,也不寄出。只是完成。

    某日黄昏,一位白发老人拄拐而来。他颤抖着掏出一张泛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苏婉清。

    “我是她父亲。”他说,“四十年了,我一直恨她选择科研而不是家庭。直到看到她在联合国演讲,说我女儿教会了世界如何相爱……我才明白,我不是失去她,是我从未真正‘看见’她。”

    他把信投进井里,转身离去时,脚步竟轻快了许多。

    林音站在廊下,默默看着这一切。

    当晚,她收到一条匿名信息,仅有一串坐标,位于太平洋深处。

    她带上水晶书残页,乘船前往。

    抵达指定海域时,海面平静如镜。她将残页悬于空中,轻声念出七个名字。

    海水忽然分开,一道幽蓝光柱自海底升起,直贯云霄。

    在那光芒中心,她看到了第八个名字。

    不是汉字,不是字母,而是一种纯粹的振动模式,需用心而非耳去听。当她终于捕捉到那一频段时,泪水无声滑落。

    原来,**第八位锚点,一直是地球本身**。

    它不曾说话,却一直在听。

    它承受污染、砍伐、战火,却仍将种子送上高山,将雨水洒向干渴的田地。

    它不记恨,只是等待??等人类学会像它一样,无条件地承载一切悲喜。

    林音跪在甲板上,将额头贴向海风。

    “对不起。”她低声说,“谢谢你。”

    整片海洋微微震颤,仿佛一次温柔的呼吸。

    返程途中,她梦见了未来。

    一座没有围墙的城市,孩子们在广场上用光影绘画彼此的情绪;

    一对老年伴侣手牵手走过森林,他们的脑波同步显示着“平静的喜悦”;

    而在宇宙深处,无数文明的意识如星辰闪烁,彼此传递着同一句话:

    >**“我们曾孤独,但我们选择了连接。”**

    醒来时,朝阳正跃出海平面。

    她打开终端,向全球共感网络发送最后一段讯息:

    >“我不相信完美世界。

    >我只相信每一个愿意说‘我错了’的瞬间,

    >每一个敢于说‘我需要你’的声音,

    >和每一次明知会受伤,仍选择伸手的勇气。

    >这就是人类。

    >这就是希望。”

    信号发出三分钟后,全球共有八百二十三万零四十七人回复同一个词:

    >**“我在。”**

    海风吹拂,蒲公英的种子继续飞行。

    它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但它们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名字,

    就永远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