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大周文圣 > 第91章 自创《六韬》甲兵,满城风雨飘渺

第91章 自创《六韬》甲兵,满城风雨飘渺

    第91章自创《六韬》甲兵,满城风雨飘渺!

    待到子时末,

    更漏三响,案几上的烛泪已堆成一方赤色珊瑚。

    「好困~!」

    「快近丑时了吧?」

    案前探讨押题的少年们呵欠连连,有人以袖掩面,有人支额假寐。

    唯有江行舟脊背挺得笔直,已经抄撰完一卷《六韬》。

    将最后一枚竹简「咔」地扣入绳结。

    一百枚青简整整齐齐码在一口檀木书匣中,月光透窗而过,照得简上墨字如列阵黑甲,透着凌厉。

    韩玉圭揉着酸胀的脖颈,恍惚看见那些竹简上的杀伐文字竟在月华下微微游动。

    「江兄,抄撰这竹简是.?」

    韩玉圭手中端着一盏热茶,以醒脑。琥珀色的[雨前龙芽]茶汤,氤氲着一团浓郁的文气。

    他此刻竟忘了仪态,身子不自觉地前倾,眼中浮现罕见的好奇光芒。

    江行舟指尖轻点案上竹简,墨迹未乾的兵法文字在烛光下隐隐泛着金戈之气。

    他抬眸一笑,眼中似有星火跃动:「世人皆知,这【草木皆兵】文术,乃是以草木为材料,将其化成一具傀儡兵!」

    「我若是在竹简上写上一道道的兵法——以兵法为魂,以竹简为骨!

    以这兵法竹简,化为兵法傀儡兵。

    却不知,这兵法傀儡兵会有何效果?」

    江行舟唇角微扬,指尖在竹简上轻轻一叩,发出清越的声响。

    他尚未在任何农家兵书丶兵家兵书中,见到过这种文术设计——将【草木皆兵】文术和兵书《六韬》竹简结合起来。

    【草木皆兵】这道文术,虽是童生入门第一道四字决成语文术。

    但是,纵然举人丶进士也经常用它,是最常见的文术。

    他平日抄撰一些兵书竹简,留在鲛绡藏月囊中备用。

    「妙啊!

    这奇思妙想,绝了!」

    韩玉圭闻言,呼吸一滞。

    手中茶盏「咔」地一声,瞳孔骤缩,十分吃惊。

    他瞳孔中倒映着《六韬》竹简兵的诡谲光影——竹简上带着「火攻」二字的符文兵,突然窜起三尺幽焰,青蓝火舌舔舐着虚空。

    而「车战」二字竹简,则化作青铜战车符文兵,轮毂间竟有血色煞气翻滚。

    「这」

    他震撼,嗓音沙哑得不像自己,「江兄这是突发奇想,竟将农家傀儡术与兵家兵法,熔于一炉?」

    「这是江兄,对[草木皆兵]文术的最新理解?这算是农家兵文术,还是兵家农文术?」

    「我以前从未曾听说,有这种兵法符文傀儡兵?」

    众少年们都是骇然。

    如果草木傀儡兵,也能懂兵法战术,那太可怕了!

    「不过,《六韬》竹简,化为符文战兵?这恐怕难以办到吧!」

    陆鸣凝眉,

    「要知道,草木傀儡兵非常愚钝,它们的灵慧比三岁孩童尚且不如,需要人对它进行细微的操控指挥。

    否则,它在战场呆愣,根本不知该如何战斗。

    通常都是战场的消耗品,用来拖住敌人!

    而《六韬》兵法极为高深,这绝非是愚钝的草木傀儡所能掌握的战术!」

    「不错!」

    「我施展的【草木皆兵】文术,化出的草木傀儡兵,完全就是一截目光呆滞的呆木头兵!我说往东走,它能往西!」

    众人想了想,一念及此,顿时感觉陆鸣说得也很对。

    太难了!

    江行舟点了点头,笑道,「所以才需要一方【稷神香】!在《六韬》竹简上,涂上稷神香,大幅提升它们的灵智。

    我也是有这方进士级【稷神香】,才有此尝试。

    我估计着,能将它们的灵智,提升到十几余岁童生的水平。

    要不然,以草木傀儡兵的呆板丶少慧,如何能理解这《六韬》竹简符文上的文字?

    但有【稷神香】给它们开慧.那情况就不同了!」

    江行舟以指尖蘸香,稷神香的青雾缭绕,划过这一枚枚《六韬》竹简,那些兵法文字隐隐迸发铁马金戈鸣动。

    这或许,也是《齐民要术》未记载此法的原因吧!

    【稷神香】这种材料太稀有,绝大部分的文士都得不到,根本没办法用在草木傀儡兵上。

    江行舟寻思了一下,

    他也想看看,这《六韬》竹简甲兵到底有几分灵智?!

    双指从书匣内拈起一枚《六韬》竹简。

    这片竹简上,带着「火攻」二字兵法符文。

    他指尖悬在竹简三寸之上,一缕稷神青烟,将它彻底浸透!

    这稷神香雾竟在竹简表面,蚀刻出《齐民要术》里从未记载的经络纹路。

    「【草木皆兵】——!」

    江行舟手腕轻旋,屈指一弹,

    他并指如剑,划出文术,射出一道青芒,打在这枚竹简上。

    文气激荡间,

    这枚竹简飞出去十丈开外,落在后院之中。

    青芒过处,迎风暴涨,字符竟在半空自行拆解重组。竹简化作赤红甲片,铿锵声中拼合成一尊铠甲兵形。

    它瞬间化作一枚手执「火炬」的赤甲兵卒,身上赤甲赫然刻着[火攻]兵法字符。

    当最后的字符嵌入胸口,那兵卒猛然睁眼——瞳孔里跳动着稷神香特有的五谷虚影。

    「我欲攻敌,敌据高垒之中?有何法可用?」

    江行舟朝它问道。

    那火炬兵卒竟单膝点地,眸中光芒炙热坚毅,

    它猛然将火炬插进泥土,火星溅射处浮现出立体沙盘。

    它用燃烧的指尖,划过地面,每道焦痕都化作火蛇游走,包围一座堡垒的进攻路线,沙哑道:

    「禀主帅!今夜东南风起,宜火攻!敌若据受高垒——借风势三迭燃,破其鹿角,焚其粮道!!」

    薛府后院书房内,众少年们望着庭院中的火炬兵卒,骤然陷入死寂,只闻得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青铜灯台上的火焰忽明忽暗,将众人惊骇的面容映照得阴晴不定。

    「它它竟可以自行判断天时,是否东南风起,合宜火攻?」

    「三迭燃——分三阶段火攻!

    破鹿角——乃是对堡垒的拒马鹿角木,木制防御工事,烧毁城外工事!为攻城扫清障碍!

    焚其粮道——这是抄敌人后路辎重补给,令堡垒之敌陷入恐慌,瓮中之鳖自乱阵脚!

    最后,便是攻破堡垒歼敌!」

    「兵法运用,步步紧逼,环环相扣!」

    「这《六韬》竹简兵的灵智,

    对兵道推演之精妙,至少得《六韬》六七分真传!

    绝对超过了十五岁的普通童生,甚至不亚于主修兵家的秀才!」

    众少年们震惊的张大了嘴吧,面面相觑。

    陆鸣惊悚的望了一眼桌上的书匣,仿佛感觉看到了数百计的兵马——竹简上「军争」二字化出的虚影兵卒,正随稷神香的流转,蚀刻出神秘经络,排兵布阵。

     可惜——

    众少年们面面相觑,眼中虽有炽热,却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他们手中,并无周山长院君赠送给江行舟的——那珍贵至极的【稷神香】,

    自然无法效仿江行舟,以稷神香火为引,借《六韬》竹简之兵法,草木皆兵化成兵符傀儡。

    纵此刻有《六韬》竹简在手,木傀儡兵未打开灵智,愚笨如木头,也徒呼奈何!

    「罢了!」

    曹安揉了揉酸涩的眼角,摇头苦笑。

    「也就江兄这般闲情逸致,竟还有心思去推演『草木皆兵』的新解法!」

    众少年相视一眼,皆是无奈。

    他们熬了一整夜,绞尽脑汁地押题丶破题,生怕漏掉府试的半分可能。

    而江行舟倒好,在这之馀,竟还能抽出空闲,优哉游哉地拿一块进士【稷神香】去试验什麽「草木皆兵」的最新解法!

    不愧是童生案首,精力之盛,远超众人。

    「困了,我们先睡!明日再议押题之事.」

    曹安掩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声音都含糊了几分,「.江兄且自便吧!」

    众少年早已眼皮打架,此刻闻言纷纷起身告退。

    毕竟,忙碌了大半夜,再熬下去,怕是连明日起床的力气都没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夜阑更深,众少年已去偏房补眠。

    书房内,唯馀一盏孤灯摇曳,映着江行舟凝神沉思的身影。

    他指尖轻抚《六韬》竹简,眸中精芒闪烁,似有万千兵戈在虚空中列阵。

    识海文宫内,青铜简牍无风自动,一条条篆文信息,如流火飞掠:

    【叮!】

    【江行舟顿悟[草木皆兵]文术新解,独创——《六韬》竹简兵法!

    兵诀如下:

    「取《六韬》竹简一片,以稷神香熏蒸,兵道真意自渗竹理,历久弥坚。

    辅以松烟墨书写字符,玄龟胶固形,外缠冰蚕丝丶金缕线,则成不破兵傀——刀剑难伤,水火不侵,效果更佳。」】

    【提示:江行舟顿悟,[草木皆兵]文术熟练度大幅暴增,已达童生极境·圆满(1000/1000)】

    「不错!」

    江行舟唇角微扬,满意的笑了笑,「啪」地合上竹简书匣盖。

    光阴似箭,

    转眼半月,已是立夏。

    江州府城的二千馀名童生仍埋首苦读,押题丶破题,窗外蝉鸣渐起,暑气蒸腾。

    薛国公府的书房丶竹林荫下,手持经卷的江行舟丶韩玉圭等少年们仍不免汗透青衫,却无人敢有半分懈怠。

    案几上的墨迹未乾,又被新渗的汗水晕开。偶有清风穿竹而过,却带不来多少凉意。

    好在,薛国公府有窖藏寒冰,冻些新鲜的瓜果,倒也能颇能解渴解暑。

    仆役们将冰镇瓜果呈上,晶莹的冰珠顺着翡翠般的果皮滚落,为这苦读的光景添了几分难得的清凉。

    「轰——!」

    蓦然,一声惊雷炸裂苍穹,白昼骤暗。

    但见天际乌云翻墨,飓风自西南席卷而来,裹挟着暴雨倾泻而下。

    「哗啦啦!」

    整座江州城在风雨中震颤,瓦片纷飞,长街积水成河。

    那乌云深处隐有妖气升腾,如黑蟒搅动风云,竟将正午时分压得昏如子夜。

    「铛——铛铛!」

    急促的铜锣声刺破雨幕,巡城士卒踏着及膝的积水,奔走呼喝:「有妖气!各家紧闭门窗!不得外出!」

    士卒声嘶力竭的呼喊,转眼便被轰隆隆的雷声吞没。

    「什麽情况?」

    书房内众少年面面相觑,手中经卷啪嗒落地!

    「这是.妖患?」

    薛国公府,江行舟放下手中的书卷和冰瓜,从座上霍然起身,神色一凝。

    薛富急忙关上窗棂,以免在狂风中拍碎。

    他们面露惊色,这般天地异象,绝非是寻常的自然风雨。

    江州府衙。

    众官吏丶衙役的官帽衣袍,被飓风吹的凌乱。

    薛崇虎玄色官袍猎猎作响,腰间玉带在妖风中铮鸣如剑,负手立于府衙檐下。

    他目光如电穿透雨幕:「好重的腥气西南八百里,当是太湖水域。」

    话音未落,一道青虹破空而至。

    「锵——!」

    飞剑悬停三寸,

    周山长踏着剑芒飘然而落,蓑衣斗笠上雨水尚未滴尽,便道:「薛公!这孽畜竟敢在立夏之日,白日现形,行云布雨,真是嚣张!」

    「院君来得正好!」

    薛崇虎袖中握着的官印隐隐发烫,西南天际的妖云已凝成狰狞蛟形,「看这方位.应该是在太湖?」

    「没错!」

    二人目光交汇的刹那,似乎都想到了什麽,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太湖!

    烟波浩渺八百里,江南水脉之枢,乃是江南道十座州府,整个大江大湖众水系的核心之湖。

    昔年,湖底一座龙宫金碧辉煌,十万水妖盘踞其中。

    东海妖庭册封一尊蛟妖王,曾在此兴风作浪,搅得江南道年年水患。

    直至大约百年前,景隆十二年,江南道刺史持尚方剑,调集十府道兵。

    三万铁甲沉湖作战,千艘楼船列阵,硬生生将那座水晶宫轰成一片断壁残垣,十万水妖屠杀殆尽。

    从此,这太湖底下只剩一些散兵游勇,虾兵蟹将,不成气候。

    可观今日这气势!

    「百年了」

    薛崇虎按住震颤的官印,湖面倒映的妖云,竟凝出一座王座虚影,「千里妖氛直冲霄汉,这等声势看来又有狂妄的大妖,带着手下妖兵妖将,试图在太湖重新开辟一座太湖妖庭?!」

    「薛公!

    蛟族向来狂妄,稍有实力便敢在大江兴风作浪!」

    周院君袖中飞剑嗡鸣不止,青锋映出他眉宇间的凛冽,「若真让这大妖在太湖重立一座妖庭,不出旬月,江州必成泽国!

    你可要派兵,前往查探一番?」

    「无虎符调兵,形同谋逆.!

    江南道府兵,没有一卒能跨出驻地之界!此事,还需等江南道刺史大人的令喻!

    不过,刺史大人恐怕也不敢轻易动兵,需上报朝廷,请圣命。

    一来一往,颇费时日和周折。」

    薛崇虎摇头,声音沉如铁石。

    除非妖兵来袭江州府,否则他擅自调兵离境,前往太湖,那是犯了朝廷的大忌讳。

    「也罢!

    朝廷管得了兵符,却管不了我府学院的弟子.斩妖除蛮,本就是读书人的本分。

    我先带江州府院一些教谕丶学子,前往太湖,一探虚实,诛杀妖族!

    你待刺史命令抵达后,再调府兵动身!」

    周院君轻笑,指间一枚青铜书院令,踏剑而起,前往江州府院,檐下惊鸿一瞥间,白衣已染上惊雷之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