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 2163、铁锅炖大鹅,贴饼子

2163、铁锅炖大鹅,贴饼子

    杨凡笑道:“上一次我们是去打仗的,我整天都在琢磨和打仗有关的问题,哪有那心思弄这些呢。当时是第一次赶赴高寒地带作战,我说实话也是挺紧张的。东北和外东北太冷了,我生怕把大军都给冻死。”

    涂山月立刻捉急的问道:“那老爷这个铁锅炖怎么吃呢。”

    杨凡说道:“哎,这你可问对了,夫人真是天生的美食家。一语中的,总能找到关键所在。这个铁锅炖的吃法才是它的特色呢。”

    “咱在地板上弄一个大号的电炒锅,拉根电线过来。我记得艇上一般会配有有一口一米直径的大号电炒锅。周围摆上小炕桌把电炒锅夹在中间。”

    “小炕桌上放其他菜。铁锅炖大鹅就炖煮在中间的大锅里。咱们用加长的公筷围着大锅吃。”

    “啥,不盛出来吗,不用盘子,就直接对着锅吃。”涂上月瞪圆了眼睛。

    这个吃法可真是,可真是别致啊。

    “夫人说对了,这个吃法就是围着锅吃,哈哈。”杨凡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氛围,只有围着锅吃才有特别的味道。”

    杨凡做菜一贯好吃。这是杨府上下的共识。

    在厨艺上,连杨府的厨师长都是敬服的。老爷做吃的绝对有一套。

    夫人们听说今日老爷要亲自下厨,都欢欣鼓舞,兴高采烈。

    当然,不是杨凡水平多高,主要是后世的做菜方式给他提供了金手指。

    飞艇上自然有电炒锅,这东西和烤箱都是标配都是标配。而且是大号的。毕竟公共餐厅都是大锅饭为主,炒锅也是大号的。

    之所以用电锅,主要是飞艇上不敢用明火。易燃物太多了,只能用电。

    而且杨凡以身作则,连烟都不吸了。

    这条飞艇上,即找不到香烟,也找不到火机。上艇前,就都被安检员给收走了。现在,上飞艇前先进行安检,已经是规矩了。就和海军上船前要洗澡一样。

    说干就干,杨凡换了衣服,抡起菜刀猛剁白条鹅。

    小娘皮自告奋勇,带着老婆们帮厨。把蘑菇水发,洗净。脱水蔬菜也泡好。现在夫人们也体验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自己参与做的饭,吃起来特别香。

    尤其是三个蒙古妹子,对汉式菜肴体验过后,完全上瘾了。

    虽然贵为公主、郡主。但是她们用起解手刀十分熟练。蒙古人匕首就是餐具,处理食材也是人人熟练的。她们三个帮着杨凡处理大鹅和大鹅的内脏。

    毕竟十一个人呢,还有梅姨和四个侍女。做少了可不够吃的。杨凡和三个蒙古妹子,剁了五只楚河大鹅。又削了一小盆土豆切块。

    “最好选陕北和鄂尔多斯屯垦点的黄心土豆,炖软后粉糯吸味,别用脆土豆”杨凡介绍说道。“玉米棒子也来上10根,切成3厘米长的段,增加清甜感。”

    夫人们喜欢吃煮玉米棒子。所以来的时候,上飞艇时带了一些。

    现在,玉米是新物种,煮玉米是稀罕东西。超市里买到的都是陈玉米磨制的玉米碎和玉米面。那些都是传送过来的。

    本地种植的玉米这两年才形成规模,可以大规模的上市。夫人们超级喜欢鲜榨的玉米汁加蜂蜜热饮。也喜欢吃煮玉米和烤玉米棒子。这些煮玉米和烤玉米,可以切成三四厘米的小段,她们秀气的用叉子叉着吃。

    现在新鲜的玉米棒子已经开始在京城上市了,每天兴禾超市能售出上万根。街道上,也有铁路职工的家属,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煮玉米和烤玉米、烤红薯。这些带两个蜂窝煤炉子的餐饮小推车,还有的卖煮好的芸豆大碴粥。

    因为玉米粥便宜,好多穷人都不做饭了,干脆买这个吃。

    这个时代打柴困难,要走很远。像京城这种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周边几十里地早已寸草不生,能作燃料的植被都被砍伐殆尽了。我们现在看民国和清末的老照片,不论是哪里都是一片光秃秃的景象。就是打柴打的。

    这些年虽然廉价的蜂窝煤大规模上市,但是铸铁炉子等并不便宜。还是很多人家用不起的。穷人都是三天开一次火,一次煮一大锅野菜、糠、杂粮混合物。

    这一锅是三天的食物,一家人吃三天的冷饭。

    穷人家可烧不起一天两次的柴禾。这东西要花钱买的。自己打柴,近处没有,远处没有驴马和板车,也是不用想了。

    这导致,煮好的走街串巷的炖粥小车十分受欢迎。一文钱二斤,便宜不说,还是热食。这些铁路工人家属,可以拿到粮本平价的陈玉米碎,一文钱三斤。

    加水炖煮后肯定要增重。卖一文钱两斤,有一倍的利润呢。

    买芸豆玉米粥的人最多,然后是煮玉米棒子的,烤玉米的最少。因为烤的失去水分,会变少,而炖煮则会变多。吃烤玉米棒子的都是殷实人家。

    这种新粮食很受欢迎。听说宫里的娘娘们也喜欢吃,宫里每天都要采购五百个鲜玉米棒子。御膳房会煮制和烤制。

    先起锅烧开水,把鹅肉和内脏过水,去除血水和杂质。然后洗净。

    杨凡按照后世的做法,放入葱姜蒜和各种调料爆香,下入鹅肉、内脏加水炖煮。盖上锅盖,等着炖熟。

    涂山月奇怪的问道:“老爷,老爷,您好像忘了放配菜了啊。”

    杨凡笑道:“配菜要等大鹅炖熟才会下锅的,下了配菜就大火收汁,等收汁后就能吃了。这样才会口感最好,现在下配菜早了,就炖烂了,不好吃了。”

    涂山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肉类和不同的菜,炖煮需要的时间不一样。好有道理的样子。

    很快,美味就飘了出来,一时间锅里汨汨冒泡,铁锅炖特有的浓香,让周围的人都咽了咽口水。

    今日的午饭晚了不少时间,大家都饿了,这个时候闻着这个香味更加诱人。

    半小时后,杨凡掀开锅盖。

    “诸位,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杨凡把配菜倒进锅里,用勺子搅拌好。

    然后从旁边的盆里,抓出一块和好的玉米面,捏成小饼的样子。

    然后,啪叽一声拍在铁锅壁上。

    “哇,这么好玩,老爷我们可以来吗。”琪琪格顿时瞪大了眼睛。

    居然这样把玉米饼拍上去就可以哦。

    “都来吧,这个没啥难度,就是大小处理好。另外,下面要挨着汤汁,便于玉米饼吸收汤汁。等做好了,玉米饼一面挨着锅体,烙制的金黄酥脆,另一面被蒸气蒸制的蓬松松软,还吸饱了汤汁,十分美味。”

    “哇!老爷你说的我都流口水了。”林月如兴奋的说道。

    夫人们兴奋的开始往锅里烀饼子,啪叽啪叽的声音,带着银铃般的笑声。她们玩的十分开心。

    半个时辰后,终于做好了,可以开吃了。

    梅姨给大家也用公筷和勺子捞出来,分到小碗里开吃。

    “哇!不仅鹅肉好吃,这些吸饱了汤汁和土豆干和豆角干也超级好吃。”

    “贴饼子真是绝配,怎么想出来的,真是绝顶美味。

    涂山月抱着杨凡的胳膊,撒娇说道:“老爷,您想喝点酒吗。”

    杨凡撇嘴,知道这是她想喝酒了,她不好意思说,让自己说。涂山月酒品不好,喝多了闹,杨凡一般不给她喝白酒。

    “把我的茅子拿两箱过来。”杨凡对梅姨说道。

    现在人多了,一箱酒不够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