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出宫前夜,疯批帝王后悔了 > 第316章 朕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第316章 朕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晚余无奈,只得跟在他后面走出去。

    正殿里已经是衣香鬓影,宾客满堂。

    静安太妃和魏老太君坐在主位,正和一群妃嫔命妇闲话家常。

    见祁让亲自抱着孩子过来,众人都吃了一惊,忙起身跪在地上给他行礼。

    祁让抱着孩子接受众人的叩拜,晚余觉得很是不妥,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出声反对,只能站在一旁等着。

    等祁让叫众人平身后,她才走上前去给静安太妃见礼,又和魏老太君相互见礼,然后才去和各位妃嫔命妇见礼。

    大家客套了......

    苏瑶启程西域之前,宫中暗流愈发汹涌。

    淑妃在太子离京后并未消停,反而加紧了与外臣的联系。她深知,若想动摇储君之位,唯有让赵承熙在西疆遭遇不测。而要达成这一目的,便需借助北狄之力??毕竟,北狄对大晟的觊觎从未真正止息。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皇后亲赴西域之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此举太过冒险,毕竟苏瑶不仅是皇后,更是皇帝最信任的谋士与伴侣。她的离去,无疑会让皇宫内部出现权力真空,给某些人可乘之机。

    赵景辰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风声。他虽表面上镇定自若,实则已开始悄悄布局,以确保苏瑶此行安全无虞,同时也为宫中的局势设下重重防线。

    临行前夜,乾清宫内烛火通明。

    赵景辰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密信,眉头紧锁。信中内容令人不安:北狄边境已有异动,似有大军集结迹象,极有可能与西域使团有关。更令人担忧的是,信中提及一个名字??李元昭,乃北狄左贤王之子,曾在西域之战中败于苏瑶之手,心怀怨恨已久。

    赵景辰心中一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共度生死的女人。如今她即将孤身前往敌境,而他却只能守在这深宫之中,徒增牵挂。

    “陛下。”李德全轻声唤道,“皇后娘娘求见。”

    赵景辰回神,抬眼望去,只见苏瑶身披素色长袍缓步而来,神情平静如常,仿佛不知自己即将踏入险地。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歇息?”赵景辰起身迎她入座。

    苏瑶微微一笑:“明日就要出发了,我来与陛下说几句话。”

    赵景辰握住她的手,低声道:“瑶儿,你真的决定亲自去?朕可以派别人。”

    苏瑶摇头:“西域局势复杂,只有我亲自出面,才能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而且……”她目光柔和地看着他,“我也想为你做点什么。”

    赵景辰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但你必须答应我,一切以自身安危为重。”

    苏瑶轻笑:“我答应你。”

    两人相对无言,殿中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

    良久,赵景辰忽然开口:“你可知北狄最近在边境调动兵马?”

    苏瑶神色微变:“陛下已经知道了?”

    赵景辰点头:“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人,你也该注意。”

    “谁?”苏瑶问。

    “李元昭。”赵景辰缓缓吐出这个名字,“他在西域吃过你的亏,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你。”

    苏瑶眼神微冷:“他若真敢动手,那便是自寻死路。”

    赵景辰望着她,眼中闪过一丝骄傲与心疼:“你总是这样,明明知道危险,却从不退缩。”

    苏瑶轻轻靠在他肩头:“因为我相信你,也会保护好自己。”

    赵景辰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低沉:“我会派人暗中护送你,直到你平安归来。”

    苏瑶没有拒绝,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

    翌日清晨,使团已在城门外整装待发。

    苏瑶身着戎装,英姿飒爽,骑在一匹白马之上,目光坚定。身后,数十名精锐护卫早已列队等候,随行的还有数位熟悉西域事务的大臣与翻译。

    赵景辰一身龙袍,亲自送至城门之下。他上前一步,将一枚玉佩交到苏瑶手中:“这是朕小时候贴身佩戴的玉,带上它,保佑你一路平安。”

    苏瑶接过玉佩,轻轻系在腰间:“我会带着它,等我回来。”

    赵景辰深深凝视着她,终于低声开口:“瑶儿,等你回来,我们就一起去看江南的桃花。”

    苏瑶嘴角微扬:“好,我等着你。”

    一声令下,使团缓缓出发,马蹄声渐远,尘土飞扬。

    赵景辰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去的身影,直至再也看不见。

    身旁的李德全低声提醒:“陛下,回宫吧。”

    赵景辰点点头,转身时,眼神却多了几分冷意:“传朕旨意,命兵部加强西疆防务,同时密切监视北狄动向。另外,立刻调遣‘影卫’随行,务必确保皇后安全。”

    “是。”李德全躬身领命。

    ***

    与此同时,西域方向,风沙漫天。

    苏瑶一行人日夜兼程,沿途经过数个属国,皆受到隆重接待。她以皇后的身份,展现了大晟的威仪与诚意,不少小国纷纷表示愿意归附,签订盟约。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伏击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夜幕降临,营地外突现火光,紧接着便是喊杀声四起。

    护卫们迅速反应,拔剑迎敌,但对方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显然是早有预谋。

    “保护皇后!”一名将领高声下令。

    苏瑶冷静地翻身下马,迅速躲入帐中,身边仅剩两名贴身侍女与一名老臣。她迅速取出藏在袖中的短刃,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不多时,一名护卫冲入帐中,脸色苍白:“娘娘,敌人中有北狄服饰的人!”

    苏瑶心头一震,果然不出所料。

    她当即下令:“立刻点燃信号弹,通知后续部队前来支援,同时封锁营帐,不得放任何人进来。”

    护卫应声而去。

    帐内一时陷入寂静,只有外面的厮杀声隐隐传来。

    苏瑶闭上眼,脑海中飞速分析当前局势。她很快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劫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袭击,目标直指她本人。

    是谁泄露了行程?

    她猛然想到一个人??户部尚书!

    尽管赵景辰已警告过他,但他是否真的忠诚?亦或早已被淑妃收买?

    若是如此,那么这次袭击背后,恐怕不只是北狄那么简单,甚至可能牵涉到朝中某些势力的勾结。

    “娘娘!”侍女惊呼打断了她的思绪。

    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道熟悉的身影闪入帐中??正是她安插在队伍中的影卫首领,墨寒。

    “属下来迟,请娘娘恕罪。”墨寒单膝跪地,语气恭敬。

    苏瑶松了口气:“没事,你来了就好。现在外面情况如何?”

    墨寒沉声道:“敌人约有百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应是北狄精锐。不过,我们已成功击退第一波进攻,援军也在赶来的路上。”

    苏瑶点头:“很好。记住,务必确保所有使节安全撤离,尤其是文书与盟书,绝不允许落入敌手。”

    “是。”墨寒领命而去。

    苏瑶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明白,这场风波,才刚刚开始。

    而她,也绝不会让任何人在她的棋盘上乱落棋子。

    ***

    宫中,赵景辰接到西域遇袭的消息,脸色骤变。

    他立即召集兵部与影卫统领,严令彻查此事,并派遣一支秘密部队前往西域接应。

    同时,他下令彻查户部尚书的行踪,若有异常,即刻拘押。

    淑妃得知消息后,脸色铁青,但她强作镇定,未露出丝毫破绽。

    深夜,她在寝宫内独自踱步,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苏瑶,你以为你能安然无恙地归来吗?呵……北狄不会放过你,而我,也不会让你活着回到京城。”

    她低声喃喃,窗外月光如水,映照出她狰狞的笑容。

    而在千里之外的西域荒漠上,一场更大的风暴,正悄然逼近。

    夜色沉沉,西域风沙肆虐。

    苏瑶站在营帐前,望着远处尚未平息的战况,心中一片清明。此次伏击来得蹊跷,若非她早有防备,恐怕此刻已落入敌手。

    墨寒快步走来,神色凝重:“娘娘,敌军已退,但伤亡不小。”

    “伤亡多少?”苏瑶问。

    “护卫队折损近半,使团成员无重大伤亡。”墨寒顿了顿,“但有一人失踪。”

    苏瑶眉头微蹙:“谁?”

    “随行通译官,王大人。”

    苏瑶心头一紧。此人虽职位不高,却掌握大量关于大晟与西域诸国往来的机密文书,若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派人追查。”她语气冷肃,“务必在天亮之前找到他。”

    “是。”墨寒领命而去。

    苏瑶转身回到帐中,取出赵景辰临行前赠予她的玉佩,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思绪万千。

    “你必须回来。”她在心底默念,“我答应过他的。”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内,赵景辰一夜未眠。

    他坐在乾清宫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刚收到的情报??西域遇袭之事,极有可能与北狄左贤王之子李元昭有关。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情报中提及,户部尚书曾秘密接见过一名身份不明之人,疑似为北狄细作。

    赵景辰目光冷冽,缓缓起身,唤道:“李德全。”

    李德全立刻上前:“奴才在。”

    “传朕旨意,即刻拘押户部尚书,严加审讯。”赵景辰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李德全躬身退下。

    赵景辰负手立于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暗自思忖:淑妃……你到底还藏了多少底牌?

    ***

    翌日清晨,苏瑶整顿队伍,继续向乌孙国进发。

    途中,墨寒带来一个消息:失踪的通译官,在十里外的一处乱石堆中被发现,已经气绝身亡,而他随身携带的文书却不翼而飞。

    苏瑶脸色沉了下来:“敌人目标明确,显然是冲着文书而来。”

    墨寒点头:“属下怀疑,有人早已在我们内部安插了眼线。”

    苏瑶沉默片刻,缓缓开口:“继续前进,不可延误行程。同时,加强戒备,尤其是夜间巡逻,不得有丝毫松懈。”

    “是。”墨寒应声而去。

    苏瑶望向远方,眼神坚定如铁。无论前方有多少阴谋诡计,她都必须完成使命。

    不仅是为了赵景辰,更是为了大晟的未来。

    ***

    三日后,使团抵达乌孙王城。

    乌孙国王亲自出迎,设宴款待,并在朝堂之上当众宣布愿意与大晟结盟,共抗北狄。

    苏瑶代表皇帝签署盟书,正式确立两国友好关系。

    然而,就在宴会进行到一半时,一名乌孙官员匆匆入殿,面色惊慌地在国王耳边低语几句。

    国王脸色骤变,随即起身宣布休宴,紧急召见群臣。

    苏瑶察觉异样,低声对身旁翻译官道:“去打听发生了何事。”

    不久后,翻译官带回消息:北狄使者刚刚抵达乌孙边境,要求乌孙废除与大晟的盟约,并威胁若不答应,将大军压境。

    苏瑶心头一震,果然,北狄不会善罢甘休。

    她当即下令:“立刻修书一封,呈交乌孙国王,重申大晟愿以武力相助之意,并承诺给予乌孙更多商贸便利。”

    翻译官迅速照办。

    与此同时,她又召见墨寒:“立即派人前往边境,调查北狄使者的真实目的。”

    “是。”墨寒领命而去。

    苏瑶深知,这场外交之战,远比战场更为凶险。稍有不慎,便可能让整个西域局势逆转。

    她必须赢。

    ***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赵景辰终于从户部尚书口中撬出了关键信息。

    原来,淑妃早在数月前便秘密联络北狄,许诺若能助其扶持二皇子上位,便可开放边境贸易,并削弱大晟对西域的控制。

    而户部尚书,正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一环??他负责提供朝廷对西域的动向,并协助北狄策划袭击。

    赵景辰听完供词,脸色阴沉至极。

    他缓缓起身,冷冷下令:“将淑妃软禁于寝宫,不得外出一步。同时,彻查二皇子府邸,若有牵连,一并处置。”

    “是!”禁军统领领命而去。

    赵景辰站在御书房门口,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瑶儿,你在西域拼死守护的东西,朕也不会让它毁于一旦。”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