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361章 刘备宴二贤,仲景诊孝直

第361章 刘备宴二贤,仲景诊孝直

    费祎临行前经由刘璋嘱咐,自是清楚此番前来的目的。

    一者监察法孝直有无异常之举,二者探察刘备其人,是否果如传闻中仁义绝伦,值不值得主公与之联盟。

    这关系到主公的命运,也关系到益州的命运。

    法正也知道这个费祎绝非等闲之辈。

    怕言多有失,一路多亦沉默寡言。

    翻山越岭行了多日,二人率使队得入荆州之地。

    早有兖州名士伊籍,携礼迎小队,于道旁遥相候之。

    见二人车队渐近,伊籍长揖及地,朗声道:“某乃刘皇叔麾下从事伊籍。敢问二位先生,可是益州来使法孝直、费文伟?”

    法正肃容还礼,道:“在下法正,字孝直。”

    费祎亦拱手揖之,道:“在下费祎,字文伟。”

    伊籍大喜道:“刘皇叔已于五里外设席,恭候二位多时。容某驰马往告,待二位先生车驾既近,正可入席!”

    法正心中一喜。

    原来照比入曹操府赴宴,刘皇叔想得更加周到。

    随即抱拳:“有劳!”

    当即有快马立刻回禀刘备。

    伊籍作陪,又往前行缓行三里左右,乃见刘备已殷切盼侯。

    此时此刻,刘备心中无比激动。

    此二人者,一乃前世献益州,又助其于正面战阵破曹操之顶尖谋士;

    一为阿斗青年时之恩师,又是肩挑蜀汉社稷之肱股重臣。

    二者皆为刘备萦怀已久、渴慕至极之英才。

    欣悦与欣赏之情,自然流露于表。

    待法正、费祎车驾停稳,方踏前两步拱手为礼:“孝直先生、文伟先生远涉山水,备在此敬候多时了。”

    二人被如此重视,自然心中感激:“多谢皇叔。”

    法正扶轼下车时,刘备已退后半步,抬手虚引,生怕袍角沾染半点脏污。

    又虚引费祎至布置好的草路。

    法正抬头,得见不远处炊烟袅袅,定是厨灶在备席之间。

    刘备的周到准备,让法正对其印象远胜于曹操。

    而这一见面,让刘备的心不禁咯噔一下。

    原来,法正月前逃离曹营时颇为仓惶,一路少食少饮,备尝艰辛,致使其面容消瘦,神色略显憔悴。

    刘备心念一动,忆起刘禅曾言,法孝直体弱多病,早逝于人世。

    今观其状,莫非此时已染宿疾于体内?

    当尽早医治,免得沉疴日深,悔之晚矣。

    当即目露关切,语气和缓道:“见先生面容清减,神色稍倦,可是旅途劳顿所致?亦或贵体可有不适?某已遣人延请荆州名医与城中相侯,待此宴过后,容医者诊视一二,方不负远来之苦。”

    这让法正有点纳闷。

    刘皇叔礼数固为周至,何以便面即备医官?

    不过法正素来身体不佳,亦常于益州寻访医官诊治,却既诊不出是何病由,又无无根绝良方,久而久之,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今若有机会得名医医治,也算是意外之喜。

    当即拜谢入宴相请。

    这期间,刘备对二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常亲斟酒,又另备一双玉筷子,亲为二人夹各种荆香美食。

    费祎心中感慨,素闻刘皇叔仁义之名播于四海,今日观之,果然谦冲仁厚,亲贤若渴,实非寻常诸侯所能及也。

    对刘备的态度,自然也十分肯定。

    而法正则暗中察之,观刘备可有似曹操明相敬而实轻慢之意。

    然并无半分!

    刘备待彼与费祎,直如待恩人一般:费祎言时,刘皇叔倾耳聆听,面露欣赏之色;于我更是关怀备至,每言必称谢,又频嘱仆从添汤换热羹,其情殷殷,其意拳拳,直如父兄待子弟般周至。

    这在刘璋帐下亦未尝感受半分啊!

    刘备感谢道:“承蒙刘益州止兵相助,护汉中无虞,刘备在此甚为感谢!”

    法正回道:“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主刘季玉乃忧张鲁作难,方才与其为盟,然素闻皇叔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天下,我主早有与皇叔修好之意。今汉中乃汉室根基所在,我主岂忍见其遭曹贼蹂躏?止兵相助,实乃大义所趋,何足言谢!”

    刘备感慨:“如此甚好!吾刘氏宗亲若能并辔而行,砥节砺行,共图兴复汉室基业,实乃天下之幸也!”

    提到此事,费祎则抱拳相问:“在下有一事不解,还望皇叔坦言。”

    “费先生但问无妨。”

    “皇叔既言,刘氏宗亲共图兴复汉室基业乃天下之幸,却不知宗亲刘琰刘威硕因何下狱,又因何而故?”

    刘备心知,定是刘琰之死让刘璋产生怀疑,故差费祎相问。

    对此,刘备选择的是坦言相告。

    他长叹了一口气,面露惋惜之色。

    “吾与威硕于豫州相知,本为至交。虽吾势微,亦待之甚厚。后吾七顾茅庐,得遇卧龙先生,其为吾运筹帷幄,助成基业,实乃首功之臣。然威硕竟言卧龙得汉中后有自立谋反之意,吾心甚明,此语若出,必损卧龙清誉,遂将其下狱,欲交与卧龙处置。未料其竟暴毙于狱中,实为痛惋也!”

    这番话,在法正和费祎耳中听起来,却有着不同的感悟。

    于法正观之,这有啥可计较之处?

    肱股之臣为主公运筹帷幄、南征北讨,立功无数。

    背后却有宵小之徒多言构陷。

    依我法正来看,就算将他千刀万剐了都不可惜!

    刘皇叔的做法一点问题都没有!

    而在费祎看来,尽管刘备解释了刘琰之死,但还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

    刘备言谈间,似乎隐藏了什么细节。

    那到底是什么呢?

    此时不便细问,但亦要小心谨慎行事。

    此宴既罢,刘备遥二人使队入城歇息。

    更令法正笃定,刘皇叔乃其心中明主。

    然费祎在侧,诸多机宜不便与皇叔尽言。

    待来日得近之时,再与皇叔密议谋取益州之事可也。

    很快,法正的机会来了。

    就在当晚,法正下榻的驿馆,刘备真带着荆襄名医张仲景来了。

    法正自知张仲景有名医之名,却不认为自己得了什么病。

    “明公,此是何为?”

    刘备执住法正之手,目光殷切诚恳:“孝直啊,备久闻孝直之名,心中甚为敬仰。勿怪备冒昧唐突,观卿貌有隐疾,望允神医诊视。”

    那感觉,真就像关心自己多年好友一般。

    法正尽管不解,但想着人家是大名鼎鼎的神医,也难得一遇。

    反正都是免费检查,看就看吧。

    遂允张仲景检查。

    几番验查与问询过后,张仲景捋着须髯,神色渐渐的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