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430章 彭羕勇而敢猜,元让濒临绝望

第430章 彭羕勇而敢猜,元让濒临绝望

    “此当如何?”

    莫说夏侯惇本人了,在场所有人皆不知“此当如何”。

    似乎除了找,也没别的办法。

    若真找不到怎么办?

    也就别回许都了,众文武一起抹脖子自尽得了。

    于是,再派人找。

    可找了足足三天,未有半点消息和踪迹。

    还有好几拨人马,差点走丢回不来了。

    盖因此地沙碛广布,黄土覆地,偶有阵风,使沙丘漂移。

    别说踩踏脚印了,就算深挖数尺,不出半日,也看不出半点痕迹。

    而周遭村镇,数十里之遥,俱已打听。

    并无人所见。

    夏侯惇颓然坐于帐中,自觉此生已至穷途。

    而一个让他不敢去想,却又不得不去想的结果总在面前浮现。

    那就是,曹操已殒命多时。

    其身埋在黄沙千里之某处,再无活命之机。

    否则,怎无半点消息。

    “君侯,该进膳了。”彭羕端来了饭食。

    “本将军……吃不下!”

    “君侯已三日未进粒米,再若不食,身必……颓败。”

    “丞相未得消息,我安有心进食……”夏侯惇目光呆滞,神情低落。

    彭羕并没说什么,将食案放在一旁,而拱手后退下。

    “且慢!”

    彭羕站定,回头。

    夏侯惇却已抬起了脸:“彭先生,我有一事相问。”

    彭羕拱手:“将军请讲。”

    “你说,丞相是否……”

    夏侯惇哽咽了片刻,含着泪咬着牙说出了最后四个字:“还在人世?”

    荀攸张松杨修俱不在此。

    今能问计者,唯有彭羕。

    彭羕低头沉思了一会,又抬起头:“君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夏侯惇似生怒意,双指一指:

    “汝敢言假?”

    彭羕无奈哼笑,微微抬头:“恕羕直言,丞相十有八九恐殒命黄沙之地。”

    “什么?”

    夏侯惇果然暴怒,拔剑倾身。

    一手抓着彭羕领子,一手握剑按在彭羕的脖子上。

    但面对此危,彭羕竟丝毫不慌,而是叹息道:“若得吾命换此言为假,羕愿受此戮也!”

    说完,双目一闭,脖子一伸,作引颈就戮,慷慨赴死之态。

    “嘡啷!”

    夏侯惇宝剑落地。

    左手也松开了彭羕的领子。

    他含着泪缓缓言道:

    “先生请直言,何以判断孟德已死于非命焉?”

    彭羕缓了缓神,拾起宝剑,递还给夏侯惇。

    夏侯惇接过了宝剑,收入鞘中。

    彭羕叹了口气:“将军,今三周之地,已遍探矣,皆无丞相音讯。若西行远涉,乃万仞高岭,绝非丞相去处……若丞相在此,早会差人寻联君侯,又何至于此?”

    彭羕说得很有道理。

    曹操若在,应该会派人联络于他。

    可如今俱无消息。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曹操去了西边的万仞高岭?

    夏侯惇认为,绝无此等可能。

    因为那里并非归凉之途……

    等等!

    夏侯惇好像想到了什么: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丞相为避马超,故而绕路而行?”

    彭羕无奈叹气:“君侯可知,高岭通往何处?”

    “何……何处?”

    “发羌所居,黄土高阜也!”

    “啊?”

    夏侯惇自知,那里是荒陬万里,人迹罕至,风沙酷烈之地。

    中原诸侯,无人觊觎那里。

    丞相就算是要躲避马超,亦无必要躲向那里。

    你看看咱们,在西平之地盘桓至此,仍未被马超之军再袭。

    何故南辕北辙,奔逃那般之远?

    此非自送绝路耶?

    但至此时,夏侯惇仍然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

    “汝既言丞相已薨,然何不见其尸?”

    夏侯惇已做好了决定。

    若曹操真死于这场沙暴,他也要寻找到曹操的尸体,以带回许都安葬。

    对自己,对曹家,对天下也算有个交待。

    而彭羕接下来的话,恰好打消了他的决定。

    “君侯可知,马超素谙凉州地利,既已克捷,何以不乘胜而进,反至此杳无踪迹耶?”

    这正是夏侯惇疑惑之事。

    按常理,马超既经此大胜,纵避沙暴,今沙暴已息数日,夏侯惇于西平大张旗鼓寻曹操亦有数日,何以马超竟杳无踪迹?

    令人想不通,完全没有道理。

    但在彭羕看来,只有一种可能。

    “马超之志,唯在丞相耳!倘若丞相未被其所获,他自会再引兵寻之,哪怕翻遍西平之地,也要寻得丞相;然……倘丞相已为其所害,或为其所执,则……则其再无引兵至此之必要矣。”

    一番话,完美的解释了为何没能发现丞相的尸体,更完美的解释了马超为何没在此地?

    是啊,倘若丞相为其所夺……

    那他自不会再将咱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想到此,夏侯惇又颓然坐下。

    一行泪水簌簌下。

    而主营帐外,众将闻此言,皆含泪绝望,崩溃大哭。

    ……

    那么问题来了,马超又去往何处?

    原来,马超心知所遇之沙暴百年不遇。

    自退阴平暂避。

    后见阴平狭道俱被山火所毁,亦无雷定消息,心觉担忧。

    马岱却劝他:“必是曹贼纵火,雷将军或退居北地。”

    如今马超亦无法通过阴平道与雷定通联,心再一想,若得往东,可至绵竹广汉!

    曹操既已败退,刘皇叔必已获益州全境。

    念及于此,马超大喜。

    他今已诛曹洪,必得大功。

    猜测曹操恐难脱沙暴之厄。

    纵使其侥幸得脱,北向趋往凉州,必遇诸葛军师之营垒,曹贼亦无从遁形。

    马超自知刘皇叔以夏侯惇换回马腾归凉后,便仰慕皇叔大名,早渴望一见。

    今得此机,正好先见皇叔,正经归附,再图后计。

    于是,马超既不追曹操了,也不联雷定了,而是直接率兵往东,迫不及待的和刘备见面去了。

    那么,刘备现在又在何处?

    他在筹备粮草。

    短短半个月,他已奔波数地。

    三十万斛,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为了保全益州百姓,他责无旁贷。

    所幸,正值秋收之时。

    终举益州之全境之力,必全此数。

    当然,刘备此征,所亏欠之地亦无数,不少地方百姓甚至献出过冬之粮。

    刘备唯有保证,待荆州粮草运入,再行补还。

    纵使益州伤筋动骨,粮草终是凑齐了。

    正欲再遣使联曹,却得消息,曹操主力大军北退阴平现在却不知去往何处。

    川北大地上,却有大批残败饥困的曹军残卒,正流往绵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