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 第586章 晋阳城,魏王会盟胡王

第586章 晋阳城,魏王会盟胡王

    并州,晋阳!

    城外早清理出一块巨大的校场。

    曹丕玄甲玉带立在高台,威风凛凛,颇有帝王之气。

    身后魏军甲胄如林,戈矛映日,连呼吸都齐整如鼓。

    台下四族首领各显彪悍:

    南胡刘豹披狐裘,腰悬嵌玉弯刀,身后骑兵裸臂露疤,马嘶声震耳;

    鲜卑轲比能面纹青墨,手按骨柄长弓,部众肩扛兽骨幡旗,眼神如鹰隼;

    氐族杨仆裹藤甲,佩青铜短匕,族人赤脚踩在碎石上,脚掌布满厚茧;

    羌族姚氏诸首领披羊毛毡,腰系牛羊骨串,部众腰间悬着风干的敌首,腥味弥漫。

    诸部身后,皆拥万骑精锐,锋刃可破坚城。

    然此际,尽敛其锐,未敢轻露锋芒。

    只因魏王所予之利,厚重难量;所表之诚,恳切至极。

    于诸胡而言,向来唯利是图,这般际遇,往昔纵是梦回,亦不敢妄念分毫。

    今时今日,竟俱摆在众胡眼前。

    曹丕抬手压了压台下山呼,玄甲玉带在秋风中微动,声线沉厚如钟:“诸部君长远道而来,晋阳春寒,孤已备下酒肉暖帐,此乃待客之礼,亦显孤结盟之诚。”

    众胡俱还礼:“多谢魏王!”

    他目光扫过四族首领,语气渐添郑重:“孤知诸部久居边地,或苦草场狭隘,或忧物资匮乏。今日结盟,孤有三诺:其一,许诸部在并州择地建城,与中原商旅互通有无,铁器、盐帛任尔交易;

    其二,若诸部有意南拓,往蜀、荆、扬、凉四地。

    孤当遣将为援,凡所攻掠郡县,土地子民归尔所有,孤决不干涉;

    其三,此后诸部岁贡减半,若遇天灾,更可暂免赋税,孤自遣粮官赈济。”

    众胡王互相观望,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曾经百年,一直想入中原之地。

    今终得魏王之允,安能不喜?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曹丕也是没有办法了。

    近岁以来,刘备势如燎原,其锐不可当,非寻常之力可遏。

    若仍袖手无为,迁延五六载,我大魏社稷恐将倾颓,再无立足之地。

    先父毕生心血创下的曹氏基业,亦将烟消云散,沦为尘埃。

    此等结局,于曹丕而言,纵粉身碎骨,亦绝难容忍!

    于是,他选择剑走偏锋,孤注一掷。

    用司马懿之计,引胡抗刘。

    他也不是没想过这么做可能引发的后果。

    但搏一搏,终好过坐以待毙。

    话音稍顿,曹丕按上腰间宝剑,锋芒隐现:“然孤亦有一求:江南刘备,假托汉室之名,常怀窥伺中原之心,屡犯汉中边境。今孤欲举大军图我汉祚江山,望诸部率精锐随行,共御南贼。他日功成,孤必再加封赏,裂土封侯,与诸部共享太平!”

    台下四族首领闻言,皆面露动容,交头接耳间,先前收敛的锋芒中,多了几分对利益的热切。

    他们才不管孰为正统,孰为伪祚。

    他们只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从而心安理得掠取别人的利益。

    故闻曹丕之言,齐声叫好。

    但狂欢过后,细细思来,谁知这是不是一种利用呢?

    待大事得定,回来就收拾我们几个,却又能如何?

    对此,曹丕给出了更为沉实的诚意!

    他抬手压下众胡轻议,目光扫过四族首领,声线沉而有力:

    “孤知诸部心有疑虑,口说无凭,今以骨肉为质,证孤结盟之诚!”

    他上前一步,指节轻叩案上锦册:

    “孤有四妹,皆娴淑知礼,承王室教养。今愿将长妹许配鲜卑拓跋部首领,次妹嫁羌人烧当王,三妹赐匈奴左贤王,幼妹配氐族杨氏王子。”

    语落时,帐中一片寂然,四族首领皆屏息凝神。

    只见四位穿着极为华丽的汉族女子走出帐中。

    众胡人瞪直了眼睛。

    曹丕续道:“诸妹嫁入各族,非为质子,实为纽带。

    往后诸部与大魏,便是姻亲之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孤之妹婿,便是孤之手足,他日共破南贼后,孤必依约划草场、开互市,让诸部子民安居乐业,绝无半分亏待!”

    他俯身取过腰间玉佩,亲手剖作四瓣,分递向四人:“此玉为凭,待诸妹出嫁之日,孤必亲送十里,以天子仪仗护其周全。若孤背约,便如这玉一般,身名俱裂,遭天下人唾弃!”

    这下,众胡再无疑虑。

    纷纷表达对魏王的敬服与归心。

    有的胡人甚至喊出了“魏王万岁”的口号!

    会盟进行得相当顺利,几个胡人首领很乐意的在会盟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后,魏王大宴众胡王数日。

    满案酒肉生辉,烤得喷香的牛羊肉堆如山丘,金樽中盛满佳酿。

    魏王亲执酒壶为诸胡王斟酒,胡部将领们则击节高歌,间或有武士舞剑助兴,寒光与烛火交映。

    众胡王亦敞怀痛饮,谈及共破南贼之约时,皆拍案称快,帐内欢声笑语与铿锵酒令交织,一派盟好相得的热烈景象。

    然而,就在酒宴进行到第七日,一卷羊皮书信从南胡传来,递到了左贤王刘豹的手中。

    刘豹的脸色登时变了。

    立刻去找曹丕,当着众胡王的面,含泪愤怒道:

    “魏王,今汝邀我等于此,却暗遣大军,袭我后营,杀我妻儿老小无数,此等背信弃义之举,与豺狼何异!我等诚心归附,却遭此血洗,若今日不给我等一个公道,我诸胡部众即便拼尽全族之力,也定要向魏王讨还血债!”

    这一番话,把曹丕骂懵了。

    众胡王却清醒过来,担忧自己会不会也上了曹丕的圈套。

    明着在这里邀人会盟,暗地里派遣军队,直袭胡营。

    “汝何出此言?”

    刘豹遂将羊皮书甩给曹丕。

    曹丕看完也是懵了。

    “此决非我大魏之军!”

    “所立汉旗,魏既属汉,怎与大王无关乎?”

    “汉旗?”

    “还有曹旗!”

    曹丕心中略思,判断道:“必是诸葛亮阴遣部曲伪立我曹魏之军,意在挑拨孤与盟友之契。”

    刘豹亦不知真假,指着曹丕道:“汝莫非诓我?”

    曹丕慨然指天道:“但一言有假,便立遭天劫!”

    “今当何为?”

    曹丕凛然道:“欲证盟友之诚,孤即刻遣兵与左贤王同往,尽起精锐之师,誓诛此伙贼寇,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