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流量下水道,怎么越摆越火了 > 第136章 被用作dou+的话题#方盛#

第136章 被用作dou+的话题#方盛#

    第136章被用作dou+的话题#方盛#(4K)

    有道是在摆烂中发奋图强,方盛向来不懂厚此薄彼,有面向微博的,自然就有面向抖音的。

    经过魏莉莉的努力-手持手机拍方盛,一段简单的视频终于完成。

    无需滤镜,甚至都不用剪辑,直接输出上传抖音—

    配文:[问候各位元旦快乐#偶像训练班#]

    视频内容是方盛坐在单人沙发椅,侧面面向镜头,面带微笑的讲了几句话「大家元旦快乐,祝所有人新年发大财。」

    稍顿,方盛才接着说:「最近刷抖音看到大家把偶像训练班当dou+用,我也试试」

    说到这,方盛不由轻笑出声:「公司真舍得下血本,有种我拼命挣钱公司拼命花钱的感觉·—.」

    「只可惜,偶像训练班这个项目是我的提议,也只能是扶额苦笑了。」

    「我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发掘出一些具有东方魅力特色的新时代偶像。」

    「期待在偶像训练班与各位华语新偶像会面。」

    尽管是华璨唯一具有绝对自主权的艺人,但方盛从不逾矩。

    反正,不管是他想做还是不想做的,又或者是兴之所至的,都符合规矩。

    所以说,他小方提前四五十年适应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极具远见意识的。

    效果卓绝。

    具体到当下,一开始方盛的这条新抖音动态并没有太热闹。

    抖音的推送机制比较玄,直接刷反而很难刷到已关注列表的更新。

    只有部分真正的方粉直接从[朋友]板块第一时间刷到了。

    操作也是粉丝常态化操作,先赞丶后评丶再分享最后才去关注视频内容。

    起初粉丝只道是寻常·

    「我方,刚刷完微博,没想到还有抖音日常视频问候!」

    「我方要天天开心呀/锅哥比心.表情包」

    「元旦快乐,麽麽麽麽麽。」

    ......

    然后,第一批方粉在完成基操的同时一心二用听完了视频,再回头一看,立马情绪高涨—

    「真的吗真的吗?去偶像训练班能见到我方?」

    「现在就报名!万一呢万一呢!」

    「我我我我!我方,选我选我,我也想当偶像!」

    「我方真是太有魅力了,因为淋过雨所以要给所有人撑一把伞吗?」

    「我方始终不忘来时路!」

    ......

    即便方盛没有明确他在偶像训练班的身份,但方粉一想到能见到方盛还可能有机会长时间待在一起—·

    哇!

    整个人所在的环境都要冒粉红泡泡了。

    只要是粉丝,不管是娱乐圈的还是网红圈的,都很难拒绝这种机会。

    而且,按目前已经公开的消息,能很清晰的知道背后有两个电视台,以及网络海选阶段的巨量流量,万一呢..·

    万一那个新时代偶像真就是自己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嘛!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流量的推送,越来越多的路人网友刷到了方盛新发的视频。

    热闹越来越汹涌—

    「不是,锅哥你个浓眉大眼的,背地里居然搞了这麽大个事情?偶像训练班是你发起的?」

    「锅哥:什麽七璨八璨的,不过是马前卒罢了,爷们就是要重塑偶像赛道!」

    「锅哥:别人都是撕伞,我不一样,我希望人人如我!」

    「网友:偶像训练班什麽门槛?锅哥:像我一样就行。」

    「本来只想做个普通人,奈何—我摊牌了,我也要当偶像,这偶像他方盛能当,我不能?」

    ......

    某种意义上,方盛这条抖音让一批绝对没想过要当偶像的选手报名了海选。

    甚至可以说比之前的GG宣传效果还要好。

    因为这批人中有一多半是真的想要打通海选,然后去见方盛。

    至于见面了要做什麽,等通关海选了也来得及想。

    左右无非是二板斧一一当面上嘴脸丶造谣生事。

    总不能真去「朝盛』吧。

    午前,方盛新年第一天公开亮相掀起的这一波流量终于彻底爆发。

    不论是微博丶抖音还是其馀社交媒体平台,有一个算一个,都能看到『方盛」的名号。

    当然,风评照例是毁誉参半。

    但,怎麽算怎麽都可以说一句天下无人不识君。

    充分体现出了什麽叫内娱顶流,

    比起方盛发的微博,这条时长仅仅几十秒钟的抖音短视频,更让营销号自媒体激动万分。

    连诸如芒台娱乐等主流的娱乐媒体都有下场发表看法一「偶像训练班是一个重磅级偶像产业业务,根据公开消息,华璨娱乐将在一年内投入数亿资金推动该项目,旨在挖掘出最具东方魅力的新时代偶像出人意料的是,方盛先生竟然是偶像训练班项目发起人·

    尽管从一开始华璨就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推动项目,但很显然,方盛先生的公开表态和支持将使得偶像训练班的网络热度走向巅峰!

    笔者相信,一定会有一批新的优质偶像诞生!」

    主流娱乐媒体的公开看法基本偏正面,算是某种利益相关。

    因为很多卫视台都做过偶像出道的综艺,

    或者应该这麽说,当前最新一代的顶流有半数以上是通过这样那样的偶像综艺出道的。

    马敬轩是这样,方盛是这样,还有其他一些超人气明星。

    不管是主流娱乐媒体还是超人气明星,都没法公开的直接攻击偶像训练班这个项目。

    哪怕会产生一些不那麽妙的影响。

    前者如果公开发言攻击,意味着要麽是否定自己的出道路,要麽在否定方盛等人的出道路。

    后者如果明牌针锋相对,那以后想搞任何选秀类综艺都得掂量掂量。

    你做初一就不能怪别人做十五。

    换句话说,这才是偶像训练班一经推广,立马获得广泛流量的核心原因之一。

    一个偶像训练班才能选走多少人?这麽大的手笔,等于说拓宽了整个行业的可选馀地,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会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18岁的人。

    不会有永远的偶像,但永远会有偶像。

    偶像是一种需求。

    造星是制造新鲜血液,这是整个娱乐产业都离不开的东西。

    有别于主流娱乐媒体的是,部分营销号的切入倾向性。

    其中有观点认为一「我相信偶像训练班是方盛的手笔,但方盛有点迷之自信,仿佛只要他一出手,就一定会成功,浑然忘了艺术世界的最大分水岭是天赋。」

    「强行造星不可取,方盛这是要带着华璨走向深渊啊,凡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不能一口气吃个胖子,砸钱管用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是偶像?」

    「确实一代人需要一代人的偶像,方盛都出道三年了,新一代还没冒头。不过,说句公道话,

    现在方盛这麽火急火燎的搞,我不好说。」

    「......」

    尽管营销号带节奏的意图十分明显,并且也很卖力,但效果很差。

    这会几的风向完全不在节奏上。

    连带着此前由微博蔓延到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的那点节奏也没人关注了。

    几乎所有活跃的娱乐向网友都在忙一个事情—

    「我也试试#方盛#」

    「买方盛了#方盛#」

    「我想去一个有方盛的地方#方盛#」

    「卖方盛了#方盛#」

    起初,很多网友看的一头雾水,特别是视频内容与文案根本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但一想到自己都刷到了,总得有点原因,然后就破案了。

    「不是哥们,你们怎麽研究的,把方盛当dou+也能好使?」

    「那可太好使了,我之前发了好几十个视频,播放量过百的一个都没,刚才带方盛,播放量已经过万了。」

    「比偶像训练班话题还要更好使,那个推流没那麽精准。」

    「偷偷告诉你们,其实从差不多半年前带方盛话题就特别好使了,可惜之前是独享小众赛道,

    现在变成了全民公众赛道。」

    .....

    终于,#方盛#变成了一个———.dou+。

    怎麽说呢,如果一个东西用起来像dou+,效果也像dou+,还不像dou+那麽复杂那麽多要求,那麽他就是dou+。

    不!

    是比dou+更好用的流量密码!

    甚至有好事网友做了明确对比视频,发现至少在当前阶段,价值500块以内的dou+还不如#方盛#效果好。

    而且#方盛#是快速起效,dou+动辄6小时起步,根本没法比。

    还有这样那样的罗嗦操作。

    不像#方盛#,只用在发布视频时,加入方盛关键词或者#方盛#话题即可。

    事实上,应该这麽说,话题#方盛#有dou+效果终于瞒不住了。

    而按抖音的常规推送逻辑,越是现在一窝蜂的上,越是会有更多流量汇聚。

    效果越是会出类拔萃。

    所以,消息传播的范围愈发广泛丶引发的『动荡」愈发汹涌。

    新年第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也注定是内娱超人气丶顶流圈难受的一天。

    前脚才感受了一番方盛公开表态的无法无天丶我行我素丶天不怕地不怕丶挤兑。

    少数几个内娱选手还因此不小心红温或者是破防。

    后脚又来了更大的动静。

    始终关注方盛一举一动的吴蓉女士依旧是最先获悉动静。

    当听闻方盛明牌承认自己是偶像训练班项目的发起人,并将参与项目中,吴蓉反而松了口气:「果然。」

    「背后果然是方盛,他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彻底的转变。」

    「如今到底是攻守易形了,而且我们在他方盛眼里,都不算盘菜了。」

    「他都不是针对某个人,是针对整一代的人气偶像明星。」

    自言自语的念叨了许许多多,吴蓉长叹一声,摇摇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现在没有了优势,竞争烈度还增强。难,难,难!」

    吴蓉思来想去,才想到一个能跟马敬轩解释的描述一如今的马敬轩就像是既没了应届生身份,又没了工作,还得被迫跟应届生竞争的新手。

    出道三年,仍是新人。

    这就很他妈难受。

    然后,吴蓉就听到了第二个大消息:「什麽?!他的名字都能当dou+用了?!」

    「比dou+还好用?这怎麽可能?dou+不是要花钱的吗?!」

    吴蓉首次如此震惊,以至于手足无措,口不择言,思绪混乱。

    好半天才找回神思:「这算是有点自己吓自己了,也没什麽大不了的,风一阵雨一阵而已。」

    吴蓉觉得这顶多算是给方盛带去一波热度,对热度时长爆表的方盛来说,无关紧要。

    都顶流了,想再升咖,差的不是这一星半点的东西。

    非要量化形容,以方盛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要升咖需要更多的代表作加持。

    比如至少还要有两个以上的出圈影视剧角色,如果不是主演,得到破圈级,

    此外还要让市场认为有长红的气象·这个东西很玄学,量化就是市场反馈出的价值在增长。

    最后,就是需要有更多的商业活动加持,这部分如果换算成热搜,至少要能带着商业活动上30

    次以上的热搜。

    其实就是送30个商业活动上热搜。

    吴蓉很快再次恢复斗志:「且看吧,有我在,敬轩也没那麽容易彻底无人问津!」

    有意思的是,除了吴蓉,现在内娱第二关心方盛的是章戈。

    经纪人很迅速的就简要汇报了新动静,一点没掺杂自己的个人看法。

    这回章戈没吱声,像是在扮演哑巴听众。

    他都打算不论刀山火海都要再次勇闯电影圈了。

    已经都已看淡。

    见状,经纪人只好多嘴问了句:「如果真是针对一代人,想换血,那他的目标会是什麽?」

    章戈:「.」

    他像看傻子一样看着经纪人,这勾八还用问麽?

    整个华语娱乐圈,他章戈就是最大的靶子,必须面对后来者的挑战。

    当然,前提是他们能走到挑战位。

    经纪人像是没看到章戈的眼神,自顾自往下说:「都说他作风比较摆,但我反而更担心。」

    「万一越摆越火了怎麽办?」

    「眼下已经能算是实例了,摆烂一个月,重新公开亮相,人名都成dou+了—」

    章戈还是没哎声,他何尝看不明白,但他也毫无办法。

    每个人的路子不同。

    身为当事人,方盛的消息反而比较滞后,吃过午饭他才得知毫己成了dou+。

    稍加思考,他给出了乐见其成的态度。

    当dou+反正看不到坏处,再说这种热闹通常持续不了多久。

    反而是魏莉莉汇报的其馀事务让方盛来了点兴趣。

    「张樊宇等歌手来羊城游玩,想联袂拜访方总,希望方总能腾出一点时间接待。」

    「林东他们仁明天上午到羊城,希望能跟方总会谈商议票房分成与新电影的合作事务。」

    PS:高估自己最近的精神状态了,还是只有1更,最近莫名其妙的身心俱疲,可能他妈真的有大姨夫,我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