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易学习的任命(第1/2页)
两日后,汉东省委常委会会议室,气氛庄重而略显沉闷。各项既定议程逐一进行完毕后,主持会议的沙瑞金习惯性地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常委们,目光最后落在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身上,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同志们,最后再强调一个问题。近期省纪委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京州市在一些重点领域,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监管方面,存在不少漏洞和风险隐患。这反映出京州市纪委的监督职责,履行得还不到位啊!张树立同志担任京州市纪委书记以来,工作虽然辛苦,但魄力不足,关键时刻缺乏担当精神,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要求。”
他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在场的常委们神色各异,但大多心知肚明——沙书记这是要对京州市纪委动手了。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都聚焦到了李达康脸上。京州是李达康的地盘,动他手下的纪委书记,无异于直接挑战他的权威,他会作何反应?
李达康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低垂,仿佛在认真研究面前的茶杯花纹,对沙瑞金的批评和众人的注视毫无反应,既没有出言反驳,也没有表示赞同。
沙瑞金将李达康的沉默尽收眼底,心中微微诧异,但面上不动声色,继续按照既定步骤推进:“鉴于京州市纪委工作的现状,我认为有必要对纪委书记的人选进行调整。春林同志,”他看向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组织部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接替人选可以考虑?”
吴春林早有准备,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提出了两三个备选名字,都是其他地市或省直机关的纪检系统干部,资历和能力都中规中矩。
沙瑞金听完,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抛出了自己真正属意的人选:“春林同志提的这几位同志都不错。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建议,供同志们参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提高了一些:“吕州市丰阳区委书记易学习同志,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位同志党性原则强,作风正派,敢于碰硬,在吕州工作期间,成绩有目共睹。由他来担任京州市纪委书记,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人选。相信以易学习同志的能力和魄力,一定能够迅速扭转京州市纪委工作的被动局面,为京州市的发展保驾护航。”
易学习这个名字一出,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常委们交换着眼神,都感到有些意外。易学习确实是条“硬汉子”,但让他从吕州市丰阳区委书记(正处级)直接提拔到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正厅级),这不仅是跨市调动,更是连跳两级!更重要的是,谁都知道易学习和李达康当年在金山县有过合作也有过分歧,关系颇为微妙。沙书记把这个“铁面包公”放到李达康身边,用意何在?
所有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投向李达康。这一次,目光中充满了探究和等待。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李达康在短暂的沉默后,竟然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熟虑后从大局出发的表情,平静地开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1章易学习的任命(第2/2页)
“瑞金书记的提议,我认真考虑了。”李达康的声音不高,但清晰地传遍整个会议室,“易学习同志确实是一位党性坚强、原则性强的优秀干部。他在吕州的工作,我也有所了解,敢于担当,成绩显著。京州市目前的纪检工作,的确需要这样一位有魄力、有经验的同志来加强。”
他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决心,语气变得坚定:“我代表京州市委,完全拥护省委对易学习同志的任命决定!欢迎易学习同志到京州来工作!我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京州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定能够打开新局面!”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连沙瑞金眼底都掠过一丝难以置信的诧异。他预想过李达康可能会被迫接受,可能会委婉提出不同人选,甚至可能激烈反对,但唯独没料到李达康会如此干脆利落、甚至可以说是“积极”地表示支持!
李达康的表态,瞬间打破了会场微妙的平衡。原本一些持观望态度、甚至准备看热闹的常委,见“苦主”李达康自己都点了头,哪里还会站出来当恶人?
宁方远微微眯了下眼睛,迅速权衡了一下。易学习是沙瑞金欣赏的人,调动符合沙瑞金的意图,而且这种人事安排属于党委系统内部事务,他作为政府负责人不便过多干涉。既然李达康这个直接相关方都同意了,他自然乐得顺水推舟。于是,他第二个表态:“易学习同志原则性强,能力突出,我同意瑞金书记的提议。”
副书记高育良心中更是念头飞转。他敏锐地察觉到李达康此举反常,背后必有深意。但眼下形势,沙瑞金意志坚决,李达康主动配合,他若反对,不仅徒劳无功,反而会得罪沙瑞金,显得自己不识大体。他推了推眼镜,用一贯沉稳的语调说:“易学习同志是位老纪检,作风过硬,由他出任京州市纪委书记,有利于加强监督,我赞成。”
省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等其他常委见状,也纷纷出言表示赞同。毕竟,连李达康自己都不在乎身边多一个“监军”,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好!”沙瑞金虽然对李达康的态度心存疑虑,但结果符合他的预期,他立刻抓住时机,“既然同志们都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春林同志,组织部抓紧时间走程序,尽快安排易学习同志到位履职!”
“是,瑞金书记!”吴春林连忙应下。
一项重要的人事任免,就在李达康出人意料的“配合”下,以全票赞成的结果迅速通过。易学习,这位以耿直著称的干部,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推上了汉东省政治风暴的最前沿,连升两级,肩负起整顿京州纪委、监督李达康的重任,同时也即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李达康精心设计的“驱虎吞狼”之计的关键一环。
散会后,李达康面无表情地第一个走出会议室。没有人知道,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正为计划的第一步顺利实施而暗自冷笑。沙瑞金得到了他想要的“利剑”,而李达康,则成功地将这把可能伤及自身的“剑”,引向了更强大的敌人。棋局,正按照他的设想,一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