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30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第30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

    待众人离开,男子摘下面具,露出赤红如漆的脸庞,长袖下滑,右臂干枯如木材,色呈漆黑,隐隐泛着金属光泽。

    此乃两种仙人骨:【丹颜】【玄金手】。

    长生卒若想成为长生使,必须掌握一条【仙人骨】,当初公孙璞掌握的是羽人腹。

    掌握两种仙人骨,便能成为八主之一的左膀右臂。

    若是再掌握【仙人体】,则是成为阴阳家少主,八主有了空缺,由少主补上。

    此次左使前来,正是为了以人血炼丹,汲取上古宝物独特气息,形成特殊内气,以练成强悍的【绿发瘦骨】仙人体。

    “稷下学宫,田衡,尔等杀了公孙璞,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田衡就这样白白为刘川背了锅。

    左使站在高处,俯瞰下方芸芸众生。

    操纵君王,愚弄百姓,修炼绝学,超凡脱俗,玩弄天下于股掌。

    “虽无长寿神通,与上古炼气士又有何异?”

    左使高高在上。

    阴阳家的抱负,超越一切君王霸业。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上古力量,在幕后操控尘世运转。

    左使闭上眼睛,感受俯瞰万灵众生的权力。

    官道,车舆疾驰,溅起一路烟尘。

    刘川坐在车头,心境平和,默运真气。

    两位弟子时不时侧目打量。

    师父不知为何气质大变,浑身散发着玄之又玄的气息,又仿佛融入自然,令人下意识忽略。

    一旦眼神注意到师父,再也无法忽视,如天上太阳一般耀眼。

    刘川睁开眼睛,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大哥如何了。

    燕国,蓟都。

    燕国位于冀北、辽西之燕地,古名为焉。因地处偏僻,甚至与中原王朝相隔数百年未曾联系。

    历经十余代君主励精图治,吞并周围数国,使得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韩、赵两国接连被灭,七雄只剩下齐楚燕魏,燕国亦是危在旦夕。

    太子丹曾在秦国当人质,知道秦国的强悍,也见过英明神武的秦王政。

    “杀了秦王,定能拖延秦军脚步。”

    太子丹想出刺秦这一招。

    蓟城相比于临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但作为附近数百里唯一的大城,该有的还是有。

    城内某处别业,此地占地广袤,园林百亩,燕国建筑粗犷,服饰便捷修身,不同于齐楚之地的宽袍大袖,别有一番异国风情。

    泉林千亩,湖畔千尺,林中奇花异草,神骏怪兽,宫殿连绵,僮仆数千。

    亭中,琴声悠悠,流水潺潺。

    荆轲披着狐裘大氅,玉杯盛满玉液酒,美艳侍女在一旁服侍。

    太子丹给足了礼遇,不仅奉荆轲为上卿,还赠予山庄与数千仆人。

    太子丹每日登门问候,备办山珍海味,赠予奇珍异宝。

    荆轲与太子丹同游,荆轲捡起瓦片投向水中乌龟,太子丹便赠予金丸;荆轲见太子丹千里马,随口说了句“千里马肝美”,太子丹便杀马取肝。

    只要是荆轲的要求,太子丹无一不满足。

    右侧琴师身形高挑,男生女相,气质阴柔,十指如穿花蝴蝶拨动琴弦,演奏慷慨激昂的乐曲。

    暮色四合,残阳下坠,一缕薄光照映湖边小筑,荆轲思绪万千。

    他不在乎功名利禄,也不在乎国仇家恨。刘川兄弟说的话是对的,战国七雄,不过是华夏家务事,不必光站另一边,以平常心对待即可。

    他在乎故人之情,知遇之恩。

    铮!

    那一声,划破苍穹,似长剑劈开巨山磐石,冷峻刺骨。

    琴声渐渐变得急促,如千万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出鞘齐鸣。

    琴声蕴含剑意,荆轲闭上眼眸,心中琴声得到具象化,两人仿佛以心拆招交手。

    一柱香后,琴声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不绝。

    荆轲看向旁边的琴师,道:“渐离,你的琴剑已臻至化境了啊。”

    高渐离笑道:“托阁下的福,在下才能更上一层楼。”

    高渐离是荆轲在燕国结识的剑道高手,两人整日切磋剑术,彼此受益良多。

    这一日,太子丹再次来访。

    见面即下拜。

    “先生,秦国扫清了赵境,下一步就要挥师北上直取燕国,燕国弱小,举全国之力也无法与秦军抗衡,请先生救命!”

    荆轲起身,缓缓说道:“你就算再不来,我也会出手。”

    “不过,在下独自一人,无法抵挡千军万马。剑客杀人不过十步,现在到秦国去,秦王不会轻易让我接近,必须要有秦王信任的东西。”

    “何物?孤不惜一切代价找出来。”

    “樊於期将军!秦国悬赏千金,封邑万户购买梵将军首级,若是将樊将军首级与燕国地图献出,秦王一定召见我等,到时即可借机行事。”

    “不可,樊将军千里迢迢投靠燕国,孤岂能取其首级,岂不是失信于天下人,对不起这位忠厚的老将军,阁下另想办法吧。”

    太子丹毫不犹豫拒绝。

    “好。”

    荆轲一言不发。

    他不急,太子丹一定急。

    原本他的谋划是说服樊於期自杀。

    但两年的临淄隐居生涯,在刘川师徒几人影响下,荆轲心境变得平和不少。

    剑道偏激凌厉,转为中正平和。

    不愿将无辜的人牵扯其中,世上没有完美的计划,大不了硬着头皮上。

    之后数日,太子丹心腹门客将消息透露给樊於期。

    夜晚,使者寻到樊於期宅邸,向其讲述了太子丹的谋划。

    樊於期全家被秦国所杀,闻言毫不犹豫自杀授首。

    次日。

    太子丹再次登门,左右提着木匣与燕国地图帛书。

    “先生,事情已办好。”

    “我还差一名帮手,武艺高强才行。”荆轲说道。

    “孤可以推荐一人,此人名为秦舞阳,燕国少年天才,十三岁杀人,常人不敢与其对视,出门必有鸟兽散。”

    “哦?还有这等豪杰,殿下快请来一见。”

    下午,随从带一人来访。

    那人身高九尺,目似猛兽,浑身上下散发凶厉之气,好似随时暴起杀人。

    荆轲大失所望。

    色厉内荏,好勇斗狠之人,不足以谋大事。

    此人比起刘川差多了,不如刘川一根毫毛。

    刘川看似中庸,实际做事丝毫不含糊,两次半夜杀人,足以见其勇武。

    太子丹催促得紧,荆轲不再挑剔。

    “那就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