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58章 红尘道士,百代过客。

第58章 红尘道士,百代过客。

    牛车缓行,爷孙打着瞌睡,刘川盘坐车头,如往常闭目凝思。

    他正在思索前方道路。

    临淄已是过去,大祭酒也好,上卿也罢,随着齐国灭亡一切归零。

    当然,他不喜名利,也不在意过眼云烟的事物。

    高官厚禄,不过是为了炼丹。

    如果为了炼丹而去冒风险,那么就有些不值。

    因此,刘川拒绝投效秦国,回到乡下隐居。

    “将来唯有刘川,求道之士刘川。”

    丰沛安宁祥和,趁此机会研究道法。

    这八年积攒的钱粮,足以支撑自己消耗一段时间。

    “可惜没带回来,还有水法炼丹的黑水鼎,要是有个储物袋就好了。”

    东西藏得很严密,为了更加保密,刘川先前将大部分财产换成了黄金,得找个时间将财货运回来。

    “灵宝君!灵宝君!!”

    旁边传来一声大喊。

    刘川抬眼一看。

    “灵宝君请留步!”

    院中出来一名不认识的男子,男子怀中还抱着婴儿。

    “灵宝君,还真的是你!”

    “灵宝君,请救小儿一命!”

    刘季拦住车驾,面带惊喜之色,心念贵人,贵人还真的来了。

    刘季看向怀中的婴儿,内心暗道这小子还真有贵人相助。

    刘川望向此人,询问道:“阁下是…?”

    “在下刘季,曾有幸见过灵宝君数面,可惜无缘一续。”

    刘季衣裳破旧,身无长物,见刘川却没有怯场,仿佛数面之缘是多大的交情。

    “原来如此。”

    原来刘邦长这样,此人到底有何魔力?

    毫无疑问,刘邦是历史第一传奇人物,创造许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

    起家第一低,年龄第一老,创业第一快,大一统国祚第一长,影响第一深。

    更重要的是——民族第一大。

    作为后世人物,刘川还是第一次见刘邦,活的刘邦,这位汉族的创始人。

    不过,三十二岁的刘邦,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

    他想观察这个人,为什么他是汉高祖,为什么是汉族创始人。

    是历史出了差错,不小心选了个幸运儿?还是个人的奋斗?亦或是昭昭天命?

    心念流转万千,外界短短一瞬。

    婴儿啼哭声将他从思绪中拉出来。

    符宝也被吵醒,看着面色红彤彤的婴儿,眼中闪过一丝心疼,说:“师兄,先给孩子治病吧。”

    说罢,将婴儿从刘季手中接过来。

    刘川神念一扫,将婴儿身体状况原原本本扫视出来。

    问题不大,不是先天性疾病,应当是发烧。

    以这个时代,夭折率极高,寻常农家子弟没有条件治愈,如果不是自己干预,这个孩子恐怕也就到这了。

    刘川接过婴儿,以金针之法治疗,一边施针,一边询问。

    “孩子叫什么?”

    “刘肥。”

    此时,曹寡妇这才匆匆赶来,眼神离不开刘川怀中的婴儿。

    一针下去,婴儿面上诡异的潮红迅速消退。

    刘季和曹寡妇连连致谢。

    “灵宝君要去哪?”刘季问道,“不如去在下家中一坐。”

    “此处是家师家乡,接下来居住此处了。”

    说话同时,郑安期才从睡梦中悠悠转醒。

    见到坐着的众人,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季眼前一亮,爽朗一笑:“哈哈,原来是乡党,我和灵宝君说不定三百年前还是一家,这一次我一定尽地主之谊,灵宝君莫要推辞。”

    他向来仰慕慷慨侠客,诸如信陵君、平原君、灵宝君之流。

    倒不是因为刘川的身份,而是出于对侠客义士的仰慕。

    “好,劳烦老兄了。”

    刘川笑了笑。

    三百年是一家应该不可能,双方隔着两千多年。

    刘季在前方带路,转过头来看向郑安期:“仙翁,贵宅在何处,或许在下知晓。”

    郑安期仔细回想,半响才道:“老夫记得是在刘大眼家隔壁,刘大眼可还在?”

    “敢问仙翁,刘大眼可是叫刘煓?”

    “好像是…刘大眼是否健在?”

    刘季一拍大腿,笑道:“健在健在,刘大眼正是家父!”

    “好好好,原来是故人之后。”得知当年的小孩还在,郑安期老怀大慰。

    “家父很是想念仙翁,灵宝君,仙翁,神女,还请移步寒舍。”

    刘川摆摆手,道:“当不得灵宝君称呼,如今齐国已亡,我已不再是齐国上卿,阁下叫我天汉、或者灵宝即可。”

    “天汉兄,阁下现在是……?”

    刘季还以为刘川衣锦还乡,未曾想是孑然一身。

    “如今无大祭酒……”刘川看向远方,“唯有一道士而已。”

    道士者,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

    “道士……还是方士?”

    “道士重道,术道兼得;方士重术,术道皆失。”

    “懂了。”刘季似懂非懂,将话题略过。

    从此开始,刘川是历史第一位道士。

    方士转向道士,从术的求索,转向思想大道的探索。

    与庄周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起道家弟子,又多了关乎术法的追求。

    众人来到刘宅,隔壁的郑家老宅年久失修,早已坍塌,被刘太公改成养狗之地。

    刘季从屋中叫出一位老头。

    “安期兄?”

    “大眼!”

    故人相见,自是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这一辈只剩下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来来,天汉兄,尝尝我们沛县的狗肉!!”

    宴席开幕,宾客皆欢。

    符宝早早吃完,便和曹寡妇到后院逗弄婴儿去了。

    刘季一口一个天汉兄,令刘川很是不适应,三十五岁的刘邦比自己大十二岁。

    酒劲上头,两人渐渐熟络。

    刘季拍着胸膛,说:

    “别看在下落魄,当年灵宝医馆赠我盘缠,现在但凡我有一口吃的,定不会少你半分。”

    紧跟着,牛皮越吹越大,刘季再次说道:

    “今日阁下救我儿子一命,来日我刘季发迹了……”

    刘季打了个饱嗝。

    “发迹了如何?”刘川饶有兴趣问道。

    “哈哈,分阁下一半家业又如何?男儿大丈夫,说到做到。”

    “好。”刘川举杯遥敬,意味深长,“在下记住这句话了。”

    两人皆出身于市井,没有架子,相谈也算甚欢。

    宴席狼狈,刘季摇摇欲坠,又说起当年游历之事。

    刘川得知刘季曾打算投靠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话说,天汉兄,当年若是见到我,会不会升起招揽的念头。”刘季有些不死心。

    刘川不暇思索,放下酒杯。

    明月当头照,冷月褪酒意,他的目光如圆月澄明。

    “灵宝山庄素来清静,谁来结果一样,阁下也不行。”

    历史长河,百代过客。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似水中花井中月;冷眼旁观,身临其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