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78章 灵宝出巡,荣归故里

第78章 灵宝出巡,荣归故里

    延年客舍。

    刘川、张苍、墨家公孙厘、扶苏、蒙毅五人落座。

    众人聚会,商讨水利。

    “首先,不要大规模征召民夫,以现在的戍军、外加失地流民即可。慢慢来,不要急于一时,花五到十年时间修建。”刘川定下基调。

    五到十年,众人不以为意,唯有扶苏欲言又止,不过还是没有反驳,毕竟是父皇亲自下令。

    墨家公孙厘说:“老朽派人绘制图纸。”

    “我负责协调地方。”公子扶苏说道。

    “在下为都水官,协助天汉处理事务。”张苍说道。

    刘川事务繁忙,经常被皇帝召见,大多数情况还是张苍代为转达。

    “我们先修缮郑国渠,而后再以郑国渠为基础,新修水渠,尽可能覆盖九成关中农田,再继续推进。”说罢,刘川看向公孙厘,“公孙工师,新犁以及耕种方式可以推广了。”

    “诺!!”

    公孙厘兴奋非常,这不是给自己添麻烦,而是青史留名的大事业。

    “哎哟!”

    此时,一小孩摔倒在地,将众人的菜洒了一地。

    “贵人恕罪!贵人恕罪!小子,还不快磕头认罪!”

    客舍掌柜眼光毒辣,岂不知经常来吃饭的几人非富即贵。

    “哎,小孩子不懂事,重新上一份便是。”扶苏摆手表示不在意。

    众人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接着谈论水利大事。

    “缺人手可以找章邯将军,蒙毅执掌戍卒,亦可调兵。”

    扶苏看向蒙毅。

    “在下定竭尽全力。”

    莲花池。

    满池无穷碧,花开团锦簇。

    此地由女侍把守,各个身怀内气,更有女版黄巾力士,虎背熊腰,望而生畏。

    达官贵人女眷来此医病。

    “谢莲花圣母!”

    “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女眷们千恩万谢,并留下巨额财物。

    这些一部分用作道观开支,另一部分将则是每隔一段时间,带领人手前往困苦之地,为老弱妇孺看病。

    此法迅速汇聚名望,人称“莲花圣母”,又有人认为是天上神女下凡,称“送子神”,亦或是“少司命”。

    堂中,符宝亦是白衣鹤氅打扮,长发随意盘起,雪颈修长,妙手施针。

    “方丈有请。”

    侍女过来传令。

    此地为女眷之所,外人不许进入,刘川也不带头破坏规矩。

    “方丈!”符宝上来就严肃地打招呼。

    “哟,圣母!少司命!”刘川打趣道。

    倒是符宝有些绷不住了,笑着打了刘川一拳。

    “三日后,我们下乡,窦浩带一部分人马赈济百姓,你负责安抚妇孺,务必将道家思想传下去。”

    “好。”

    这一年,众人信心满满干大事业。

    接下来这段时间。

    这位汉江侯往返于田地与宫廷。

    历经酷暑、寒霜、小雪、大水……。

    除了偶尔前去章台宫祈福(温养三足金乌、研究古尸、拿库房材料)以外,几乎不再理会朝政事务。

    因每日出行前呼后拥,徐福即使想报复也没机会。

    又因秦皇逼迫太甚,徐福整日疲于奔波,反倒令两人诡异地和平下来。

    泾河水口。

    秦军、刑徒、民夫铺天盖地动工。

    刘川穿着朴素短打,巡逻各坊,张苍与扶苏跟随身后。

    烈日炎炎,众人停下休息。

    工地采取聚餐制。

    众人混入人群,吃着粗茶淡饭。

    东西不多,粟米饭、麸饼,杂鱼羹。

    扶苏等人都晒黑了一个度,同样衣着简便,与周围人别无两样。

    因为嬴政支持,外加需要为刘川积德,这支徭役队伍待遇,堪称全国最好。

    “公子可还适应?”刘川问扶苏,自己在山里待了数年,比这更难吃的都吃过,这方面倒是没什么。

    扶苏等养尊处优的公子吃不消。

    扶苏放下餐具,感慨道:“习惯了,懂得吃苦,方成大事。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孟子是谁?这人爱胡说八道,你让他在这干一辈子试试。”

    扶苏正想呵斥,看到对方是个无知老头,顿时没了争辩的心思。

    “放宽心,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刘川拍了拍扶苏的肩膀。

    秦始皇三十一年末(是上一章写成三十二年了),汉江侯成功修缮郑国渠。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在郑国渠基础之上,汉江侯建白渠、汉阴渠、泾渠。

    两年水利,覆盖农田高达五十万亩。

    一时间,关中百姓称颂,曰:“无汉侯,不得粟”。

    于此同时,道教思想被关中百姓得知,民心开始思定。

    这一年,嬴政下令,封刘川“灵宝仙人”称号;又因符宝治好宫中嫔妃,赐华山。

    刘川名声大噪,青帝子的神话传说传遍关中。

    这一年,皇帝荣宠至极,乃是一等一的红人,远超越徐福。

    又因刘川整日沉迷水利,不为非作歹,道教名声良好,倒是没有引起民愤。

    咸阳宫。

    李斯上书,称:“汉江侯收买民心,道教蛊惑天下,陛下,请下旨杀刘川灭道教!否则民心不稳。”

    法家子弟为君王利剑,下意识排斥对集权不稳的现象。

    他们眼里无善恶之分。

    毁谤者杀,赞誉者亦杀。

    “臣反对!”儒家淳于越站出来,“汉江侯乃陛下所封,修渠疏河乃陛下所令。此举是陛下善待万民,阁下是说陛下收买民心?”

    双方争论不休。

    嬴政最终摆手,示意双方闭嘴,说:“此事改日再论,李斯,准备南巡事宜。”

    嬴政没有表态,到时想保刘川,或是想杀刘川,都有合适的理由。

    君主永远英明神武。

    “诺!!”

    秦皇第四次南巡。

    这一次打算前往齐楚之地。

    章台宫。

    徐福与刘川又再次碰面。

    刘川闭目养神,以神念输送真气,温养三足黑鸦。

    同时一心二用,感应上古玉尸构造。

    肌肤如玉,千年不腐。

    这具尸体,恐怕是真人之上。

    刘川闭着眼睛,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把徐福看得一愣一愣的。

    真的假的?这小子吓唬人?

    “好了,在下先回去了。”

    徐福盯着刘川的背影,直到消失不见。

    想了想,站在刘川方才的位置,学着刘川的动作摇头晃脑起来。

    山上。

    宫中侍人传旨。

    “……汉江侯跟随南巡……”

    使者走后,刘川将此消息告诉符宝。

    符宝听完雀跃。

    “太好了,我们可以回家乡了!”

    入秦七载,终得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