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从何夺得此图?”
刘川内心暗想。
刘川游历天下多年,从未见过此图。
王莽如何得知?
想到这里,刘川觉得有必要见一见王莽了。
“在下可解!”
刘川上前一步。
另外,还有数十个人一同站出来。
当然,这些人不会全部拉去见王莽,否则王莽这几日什么都干不了了。
“诸位博士阐述一下你们的论点。”一文人模样之人说道。
第一个是刘川。
“从此图来看,画中人物应当是楚国太一,其仙神风格颇似巫鬼。”
文士见状点点头,示意刘川通过考核,可以前去觐见王莽。
一行人前往未央宫。
……
未央宫之侧,水流之畔有处庄园。
微风轻拂,花香四溢。
王莽白发白须,身形健硕,似文士,又似武人,来回悠闲踱步,时而赏花,时而坐观湖中金鲤。
仿佛外界传来的天下皆反,旱灾、蝗灾、等等天灾并未存在。
王莽身后跟着他的儿子。
王莽对宫中一切信手拈来。
“这里是灵宝宫,当年汉太祖刘邦为灵宝侯刘川所留……当年为父任太子师时,曾经无数次路过此处禁地,这里除了天子不让外人进来,如今是我们的了。”
王莽笑着说道。
这座灵宝宫何尝不是他的人生履历。
曾经高不可攀的宫闱,如今已是寻常人家。
潜心修炼数十载,皓首穷经一生,终于攀上高位,大展宏图。
“刘川是什么人?父皇为何要杀刘川?”
“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为父若生在汉初,充其量是英布彭越之流,永无执掌天下之日。”王莽眼中闪烁着阴谋的光芒。
大汉立国,群星璀璨,将相云集。
这是强强对决的时代。
王莽自诩自身武力不亚于霸王,但面对汉初的局面,依然没有把握出头。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终将死去,但他们留下的威望太大,全天下搜捕刘川,则是为了打击汉室的权威。”
当然,新朝始终建立在汉朝的尸体之上,王莽不敢打击刘邦的直系后人,否则引起权贵反弹。
刘川身上的神话色彩较重,拥有和刘邦差不多的青帝子传说,打击青帝子就是打击赤帝子,拿他开刀最好不过。
“五郎,你要记住。”王莽直视太阳,“圣贤书也好,武功秘籍也罢,乃至乡约祖训,不过是工具,听即可,别全信。”
“前人的学问,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女人,被吾等取用的工具。”
“圣人伟大之处,在于圣人死了。”
他今日能打压刘川,明日亦可提拔刘川的道统,歪曲刘川的思想。
可批可尊,一念之间。
毕竟人死如灯灭,死人不能开口。
王莽指着皇家重地的牌匾,道:
“正如今日之灵宝宫,当年风流倜傥,神秘莫测的灵宝侯之宫,不也是任由我们出入?”
正是因为这点,王莽这才肆无忌惮。
前人的道德束缚不了他。
如果王莽是真正的大儒,那就爬不到如今的位置。
“儿臣受教了。”儿子恭敬行礼。
这时,常侍前来汇报。
“陛下,儒士们带到了。”
“带到方丈室来。”
方丈室是灵宝侯闭关清修之所。
室内无窗,内有青铜丹鼎、蒲团、仙人烛灯,以及墙壁上的仙神。
这里一事一物,皆与古时没有区别。
只是多了一件物品,一人高的太一将行图。
王莽关闭大门,点燃蜡烛,光影斑驳,面色阴晴不定。
此物是他最大的秘密,即便是亲生儿子也不能告知。
此图随着流星从天外飞来,降落至王莽家中。
当然,令王莽崛起的并不是此物,而是……。
王莽来到后殿,小心翼翼撬开石板,从中拿出匣子,匣子盛放着雪白的白纸,质地柔软细腻,文字清晰规整,但与现在文字截然不同。
王莽将其称之为天书。
上面记载了玄之又玄的文字,王莽解读出了大部分,写的是历代土地矛盾以及后世对其的改善。
只可惜火焰烧毁了部分天书内容。
“西汉指的是前汉,新朝已被我取代,东汉应是灭了新朝……哎,天书并未书写朝代存续。”
王莽正是根据只言片语,抓住西汉社会根本矛盾,一举取而代之。
建立新朝之后,王莽又有些焦虑,按照天书上的内容,新朝之后是东汉,东汉为魏晋三国。
也就是说他所建立的王朝也会灭亡。
“按照天书上的内容,解决办法是公有制改革;公有制即是周代王田制,土地公有,不得买卖;以五均官抑制物价……”
因此王莽打算复古改革,结合天书上的内容和自己对儒学的了解,不管不顾,将政令推行下去。
“周代有八百年,如此一来,即便新朝亡了也无憾。”
即便天下纷乱,王莽的自信来源于这本天书,这本预言天下的天书。
按照天书上的内容所说,古代王朝更替之后,经过新朝的恢复秩序,盛世很快到来。
因为此时人少,土地足以供应人口。
王莽这些年的胡作非为,四处出征,本质上是消耗过多人口。
即便天下大乱,王莽依然无所畏惧,他有天下最强之军,最强之武功。
哪怕剩下关中,他自信还能重新收拾旧山河。
届时,地广人稀,盛世到来。
“哈哈,只怕天下不够乱。”
念及此,王莽豪迈一笑。
“等我完全解读天书与天图之日,便是成就前无古人的霸业之时,哈哈,悠悠苍天,何厚于我!”
“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书当中出现的这句话被王莽挂在墙上,以当做激励。
王莽摩挲着天书,满怀感慨遗憾。
天书玄妙难测,封面的姓名一栏已被烧坏。
“学号又是何物?这行天书(20210675)何解?”
“西北大学历史系又是什么?”
有些字单个认识,连起来就有点一头雾水。
太多太多的谜题。
“玄之又玄,妙不可言;写下天书的神仙又是何等风采?可惜,我等凡人,无眼得见。”
洞察千年的神明以流星的方式启示,王莽不得不相信自己有天命在身。
“我大新,当以流星而兴!”
王莽胸怀壮志。
“陛下,人到了。”内侍传来消息。
“宣!”王莽将匣子藏好,一个个接见学者。
可惜这些学者要么说是祥瑞,进而吹捧自己;要么结合古代经义,扯出一堆似是而非的玩意。
“走走……”王莽不耐烦挥退众人。
很快,进来一名年轻人。
这名年轻人令王莽有些意外,这么多老头子,怎么选了个年轻人。
“你叫何名?”
“回陛下,在下叫刘秀。”
“刘秀,你有何见解?”
“在下认为,此乃楚国神话中的太一。”
“嗯。”王莽点点头,这点他早就摸索出来了。
“此物,不是此世之物,可能来自仙界,兴许是太一神赐予人间的祥瑞。此物的出现,不超过五十年。”
“哦?何出此言?”听闻此言,王莽坐直了身子。
此人说对了,此物来自四十年前的流星。
刘川一边胡扯,一边用神念扫视此图。
没错,果然是太一将行图,图中太一并未怀抱金丹。
不过神念感应为何没有动静?
这时,刘川注意到墙上挂着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这不是李白的诗吗?”
这家伙难道还真是穿越者?
这倒是让刘川来了兴致。
他想多观察几天。
“剩下的在下不知,仍需多研究研究。”
“好,朕封你为五经博士,太平亭侯,在宫内专心研究此图。”
王莽很是高兴,即便没有完全解读,还是如约封侯。
太平亭侯是长安一个亭的名字。
“多谢陛下!”刘川作揖。
太平亭侯……又封侯了?自己甚至连新朝的侯都有,这个不是一般的稀有。
难道自己要完成全朝代封侯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