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44章 独饮长生酒,甘苦谁得知

第144章 独饮长生酒,甘苦谁得知

    荆州,民间乡下。

    院落当中,刘川盘膝而坐,白发白眉,道骨仙风,吐纳搬运真气。

    四百多年来,刘川第一次以老者的容貌现世。

    于吉在一旁看书,他亦是八十多岁高龄,随时有逝世的风险。

    良久,刘川收功。

    于吉见状询问,道:“先生,好久没见你施法了。”

    “道重要,术法是外物,偶尔修行即可。”

    “先生的道成功了吗?”

    “还未成功。”

    地仙地仙,神人神人,人与仙,一字之差,咫尺天涯。

    刘川最近这些年方知修行困难,所谓的修行,并非服下丹药等真气运行突破。

    除了每日苦练,仍需一刹间的大道感悟。

    “游四海,地仙果,大道艰难,唯有殊死一搏。”

    不食谷的山人寿命一百;餐风露的真人寿命一百八十;乘云气的神人在真人基础上加寿三百,也就是四百八十岁。

    游四海的地仙加寿六百,寿命上限为一千零八十。

    若是真的成功,按照原先的历史时间线,刘川可一直活到唐朝。

    “殊死一搏……”于吉喃喃自语,真羡慕有殊死一搏的机会。

    刘备与诸葛亮面对曹操的倾巢大军,定下殊死一搏之策,如今刘川面对步步逼近的死亡,亦是殊死一搏。

    两边人实际都在与时间赛跑,刘川无暇他顾。

    “外面又有病人了。”

    刘川耳朵一动,对于吉说道

    两人前去迎接。

    刘川重操旧业,十余根丝线同时为十余人看病,或吩咐于吉抓药,或一根银针治愈。

    “多谢琅琊先生!”

    “琅琊先生真是神仙下凡。”

    “哎,医术而已,哪来的神仙。”刘川乐呵呵笑道。

    于吉觉得甚是有趣。

    道门众人拼了命证明是神仙,而真正有仙术的神仙,反倒拼了命证明不是。

    当真奇怪至极。

    不一会,人群中走出两名中年人。

    两人上前行礼。

    “在下华佗。”

    “在下张仲景。”

    “敢问阁下也是华山的道友?”

    两人总觉得刘川有些眼熟,但却说不出来哪里眼熟,似乎在哪见过。

    “道友何出此言?”刘川反问道。

    “悬丝诊脉,金针去病,这是华山圣母传下的秘法,通常只有华山圣母的徒子徒孙学会。”

    不管怎样,刘川的医术是他们两人所见之中最高,甚至师门长辈难以望其项背。

    或许华山一派,另有传承。

    “不一定,或许华山的医术也是学自于我。”刘川笑道。

    这句话其实说的没错,符宝的医术来源自于自己。

    “道友说笑了。”

    两人见刘川不愿意回答,于是作罢。

    当然,他们不是踢馆的,只是云游至此,顺道拜访医道高人。

    几人坐下闲聊。

    不一会,左慈带着弟子葛玄过来拜访。

    “左慈拜见琅琊子先生。”

    左慈见到刘川刹那,内心不由得有些失望。

    传说中的刘川是不老长青之人,而眼前的刘川,似乎与传说无甚关系。

    “原来是乌角先生,请坐。”

    几人皆是道门众人,很快熟络地聊了起来。

    “华山原本不叫华山,而隶属于道门,数十年前,张道陵天师的子孙子承父业,我们才分离出来。”

    张道陵之前,道门不在乎血缘,能者居之。

    张道陵之后,道门开始父死子继,为了证明父死子继的合法性,张家子孙自然要牢牢把握解读经文的权力,并且将自己的血脉吹捧得天地罕见,神灵所授。

    “从那之后,华山门派分出来,专司医道,因与五斗米道不冲突,双方一直平安无事。”华佗说道。

    “我见过张鲁,他真以为有天命在身。”左慈苦笑,“满口歪理邪说。”

    道门的分裂在于理念,理念不和,自然走不到哪里去。

    “你们都是错的,道门灵宝祖师不是那个意思,也许他只是讲过这些话,只不是被别人当做金科玉律。”刘川忽然开口。

    后人总因前人一句话打得死去活来,辩得你死我活。

    清规戒律,金科玉律,皆是因此而来。

    刘川从未说过禁止食用某些食物,又或是每日进行什么仪式,不过是后人断章取义。

    即便说过了,违反了又能如何?

    “道友知道真正的经义?”左慈看向刘川。

    “没有什么经义,如果有,那就是不在危害他人的情况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吧。”

    这句话简单,但也很难。

    红尘俗世,大多身不由己。

    外面战火纷乱,华佗等人暂时离不开,于是在此居住下来。

    夜晚。

    桃李树下,刘川盘坐调息。

    左慈寻上门来,月华之下,老道目光灼灼,好似看透人心。

    “琅琊子先生,可曾听过与你同名同姓的灵宝君刘川?”

    “刘川?自然知晓,取这个名字的人应当不少吧。”

    “也是。在下打搅了。”

    左慈转身离去。

    “道友,即便见到又能如何?”刘川转过身,询问道。

    “只愿见一眼正法而已。”

    绝地天通时代,最可悲之事,便是空有正法,而不得其门而入。

    有些人寻了一辈子仙,他们心中已然放弃,不过是为了一辈子的念想,临死前了无遗憾而已。

    “原来如此,你很像一个人。”

    “谁?”

    “司马迁,司马迁曾为了求仙,踏遍五湖四海。”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司马迁早年是不情愿的。

    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些人苦苦求索,终身不可得。

    “哈哈,司马迁。若是遇到神仙,我定会问他一句话。”

    “什么话?”

    “不可说不可说。”

    两人聊罢,天光乍破,群山披上一层金芒。

    左慈起身,再次踏上征程,露水打湿的肩膀。

    “左慈!”

    忽然,刘川叫住左慈。

    左慈转身。

    只见,世界仿佛变亮了起来。

    阳光明媚,桃李缤纷。

    白衣玄冠道人迎风而立。

    朱发碧眼,鹤姿玉骨,云雷环绕,蓝焰明灭。

    左慈了然一笑,不断摇头,道:“原来如此……”

    早该想到,只是不愿相信。

    “灵宝君,在下问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长生的滋味如何?”

    刘川眸中碧眼方瞳轮转,望着璀璨的朝阳霞光。

    这样的景色,见过不知几万次。

    年年如此,只是人换了一轮又一轮。

    “独饮长生酒,甘苦谁得知。”

    得到答案,左慈大笑离开,从此再无仙踪,世人只言左慈得道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