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50章 岁月劫灰,诛绝胡种

第150章 岁月劫灰,诛绝胡种

    阳光从门外射入,照亮此人面容。

    那是一张年轻的脸,眼眸如湖波平静。

    看着此人手中的令牌,诸葛复不由一窒,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又不敢相信,小心翼翼询问。

    “敢问阁下是……?”

    “我是刘川,字天汉,战国齐国琅琊人。你应是亮的子孙,今夕是何年?”

    “大司命诸葛复拜见素王,今夕是晋太元八年(383年

    )。”

    “一百六十三年啊……”

    刘川望着眼前之人,颇似故人的样貌,心中感慨万千。

    这次出来,就是亮的子孙了。

    这次闭关时间很长。

    按照历史事件,刘川应当是六百二十七岁,但他的寿命远远比这个数字还要小。

    延寿之神水对自己的作用是沉睡。

    刘川寿命耗尽,借助神水沉睡八十年。

    随后于梦中突破,期间因副作用,花了八十载修复肉身。

    所以,他的真实寿命应当是五百四十七岁,地仙寿命为一千零八十年,时间还长。

    刚从骊山下来,刘川便感应大汉龙旗,奔赴此地,岂料当年显赫三国的诸葛家族,竟沦落至斯。

    “诸葛家来时多少人?”

    “二百二十人。”

    “如今多少人?”

    “余一人。”诸葛复面色平静,道出的是鲜血淋淋的话语。

    “辛苦了。从今往后,我是你的兄长,侄子,孙辈。”

    “是,兄长!”诸葛复露出灿烂的笑容。

    素王回来,世事要变了。

    又是一个轮回,花开花落,总有一片叶子,恰似故人。

    诸葛复呈上大汉龙旗。

    “先祖武侯曾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亮,尽力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刘川没有接过旗帜,而是想着这句话,“我愧对你啊,亮。”

    漫长的长生生涯,每个故人都带着圆满离去。

    唯有诸葛亮抱憾终身。

    当年的遗憾,未道出的离别,未竟的事业,如今皆已被雨打风吹去。

    刘川第一次感受到无可挽回的遗憾,不知是天命,亦或是人祸,为何在自己寿命将尽时发生此事?

    “诛仙剑、南明离火、白羽扇在何处?”

    诸葛氏不至于如此贫困,毕竟琅琊地下埋着宝藏,自己曾特地留言他们自取。

    “皆随战乱流失。”诸葛复苦笑道。

    而他并不知所谓的宝藏,或许传承发生断代。

    “无妨,天下未亡,还来得及。”

    汉人的文明在南方。

    嗖嗖嗖!

    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刘川转身一看,原来是一群胡虏士兵围困此地。

    “诸葛复,你慕容混邪爷爷找你了!”

    门外传来鲜卑人的叫嚣声。

    “放火!”

    鲜卑人嚣张跋扈,根本不在乎影响,光天化日就要杀人。

    嗡!

    此时,刘川袖中飞出短剑。

    短剑飞行数圈,斩断所有胡虏首级。

    咕噜噜……。

    留着辫子的胡虏脑袋滚进来,死不瞑目。

    “大好江山,竟被胡虏所窃,可惜,亮还是没能找到天下太平之法。”

    诸葛复说:“在下定继承先祖遗志,为天下打造太平!”

    夕阳照耀山头,群山起伏连绵。

    似乎又是一篇史诗故事。

    刘川转过身,微微一笑。

    “不,这次我亲自出山。”

    说罢,刘川终于伸出手,接过当年传到诸葛亮手上的龙旗。

    又是一阵幽风吹来。

    恍惚间,刘川仿佛看到诸葛复身后站着一美貌青年。

    仪态风雅,羽扇纶巾。

    正是当年的诸葛亮,又神似刘川。

    本应寄情山水的隐士,却为了刘川而出山,操劳大半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至死不渝的亮,再等下一世吧。

    刘川接过大汉天命,龙旗再一次出现在手里。

    “走吧,此地不宜久留。”

    刘川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就走。

    “兄长,我们要去刺杀苻坚吗?”

    “没意义,不急。”刘川看向远方。

    他要做的不是刺杀一个两个人。

    刺杀一个苻坚,关中上百万胡虏不会凭空消失,反而引起军阀混战,死伤的又是作为炮灰的汉人。

    “那兄长目的是什么?”

    诸葛复不解,难道要放过胡虏。

    “放长线,钓大鱼。”刘川目光看向远方的山岭,平静的语气,映射的是将来的滔天血海,“百年血仇,诛绝胡种!”

    汉人的百年血仇,不是区区一个苻坚,又或是什么胡虏领袖可以偿还的。

    刘川要做的是杀死千千万万个苻坚,包括杀光未来的苻坚。

    汉文明经受这一次苦难就够了。

    刘川不在乎什么司马迁、又或是曹操。

    从长远历史来看,篡位之人被反篡,终结汉室之人被晋室终结,这都是一种轮回。

    司马氏的罪不在于篡魏。

    这点不重要,对于百姓而言,皇帝姓曹和姓司马没啥区别。

    司马氏的罪在于中原沦陷,没有守好河山。

    “北地山河遍是胡虏,怎能清除干净?”

    “汉人道统还在,现在还来得及,而且“杀”这个字用的不好,应该用“融合”。”

    融合的意思是将侵略者的血肉融合进华夏大地,让古老的农耕土地焕发生机。

    他不管后世观点如何,在当前看来,老实种地的汉人百姓的确是遭受到了外敌侵略。

    “而且光杀胡虏还不够,还要涤荡不正之风,儒家、道家、法家……我要让世人明白……”

    刘川顿了顿,说:

    “我们要的是正义,而不是赢了就是老祖宗。”

    “好好好,家仇可报,国仇有望。”

    抛弃幻想的诸葛复,内心唯有滔天复仇火焰。

    他泪流满面。

    “素王,我将跟随你,为人间创造太平。”

    “不。”刘川面色严肃,一字一顿,“我来不是叫世上享太平,乃是叫这世上动刀兵。”

    “遵命!”

    落日融金,金乌西坠。

    崇山峻岭吹来千年的风。

    刘川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衣袂飘飞,满是历史的劫灰。

    两人沿着小道离开,背影被夕阳拉得老长。

    “学过奇门遁甲,九阳神火功吗?”

    “没学过。”

    “无妨,时间还长。”

    “对了,承运(诸葛复),改个名字,诸葛氏目标太大,以后诸葛氏出世,最好改一下名。”

    “也好,我母亲姓李,乃是李广将军的后人,我便姓李,名暠(读浩)。”

    暠,光明也;又有怀念祖先孔明之意。

    “重新取个字,就叫定邦。”

    “好字,朗朗上口。”诸葛复夸赞道。

    字与名之间要有意思联系,刘川将光明与定邦放在一起,这就是先例。

    刘川思绪回到前世,笑道:“当然是好名字,定邦即是定国,此字的原型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望你好生学习。”

    定邦即是定国,李定国前半生反抗贪官污吏,后半生反抗异族入侵,实乃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在下孤陋寡闻,为何未曾听过这位老英雄的名字。”

    “他可能不再是英雄,可能是诗人,官员,大儒,或者平凡度过一生农夫工匠。”

    诸葛复一头雾水,定祖先说素王前知千年,后知千年,或许是未来的英雄。

    “他不能成为英雄,岂不是非常可惜?”

    “不可惜,是他之幸,亦是民族之幸。”

    此后,诸葛复正式改名李暠。

    当然,这不意味诸葛亮的嫡系就此绝迹,等将来结婚生子,由一人继承诸葛氏,成为守护素王秘密的大司命。

    “对了,我以后化名李川,字苍水,外人前这般介绍。”

    “是,兄长。”

    两人身影消失。

    东汉末年的故人,准备一个个平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