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凌佩仪非常详细的把新加坡星洲厂、马来西亚柔佛宏发厂,两个特许灌装厂的技改,以及陈记东南亚分公司组建情况向陈秉文汇报。
陈秉文也将港岛陈记本部,刚刚完成两百万袋劲霸速溶粉的生产对凌佩仪做了通报。
“老板,这真是双喜临门!”凌佩仪的声音带着笑意,透过电话传来。
双喜临门。
陈秉文点点头。
确实,内地订单圆满交付,打通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渠道;
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的特许灌装厂技改顺利完成,为我们东南亚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产能基础
同一天内,两个战略性项目同时取得关键性胜利,这意义非凡,确实是双喜临门!
他顿了顿,真诚地说道,“凌总监,这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项目,从谈判到落地执行,你全程主导,功不可没。”
“谢谢陈生的肯定!”凌佩仪谦逊了一句,“是总部支持得力,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只是做好了分内之事。”
“你的分内之事做得非常出色。”陈秉文肯定道,“东南亚公司既然已经组建完成,你暂时代理总经理的身份,全面负责起来。
争取尽快搭建好团队,理顺与各灌装厂的协作流程。
这期间,你可以物色一个合适人员作为东南亚分公司的负责人。
这个人选最好是熟悉当地情况,能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的人。
另外,首批‘脉动速溶浓缩粉’很快就会发出,东南亚市场的第一炮,必须打响。”
明白!请老板放心!”凌佩仪的回答干脆利落,随即她话锋一转,显然早有准备,“关于东南亚分公司常备负责人的人选,我目前倒是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目标,正想向您汇报。”
“哦?说说看。”陈秉文来了兴趣,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来。
“这个人叫李明哲,新加坡籍,三十五岁。
他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读的食品科学专业,毕业后在新加坡本地一家规模非常大的食品公司工作了八年。
从技术专员一路做到市场运营副总监,对饮料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非常熟悉,人脉也广。
最关键的是,他对新马一带的渠道网络、消费者偏好乃至政策法规,都了如指掌。
我之前与星洲厂、宏发厂谈判,私下里也咨询过他一些本地化的建议,非常专业且一针见血。”
凌佩仪的介绍里,突出了李明哲的几个核心优势:本地身份、专业背景、大公司经验、熟悉渠道、已有初步接触和验证。
陈秉文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心里快速权衡。
凌佩仪看人的眼光他是信得过的,她如此推荐,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李明哲的背景完美契合“熟悉当地、快速上手”的要求,大公司的任职经历更是金字招牌,能极大提升陈记在东南亚合作伙伴眼中的专业形象。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人选。”陈秉文沉吟道,“你和他深入谈过吗?他对加入陈记,负责整个东南亚业务,有多大意愿?”
“初步接触过,他对我们陈记的发展速度和战略布局很感兴趣,特别是‘脉动’产品和新颖的商业模式。
他认为这是一个能让他独当一面、施展拳脚的绝佳平台,兴趣很大。薪资待遇方面,他期望的价值在年薪一万五千美金左右,加上业绩分红。”
凌佩仪汇报得很实在,基本上把陈秉文想要了解的情况都说了。
一万五千美金的年薪,相当于每年七万到七万五千港币,低于公司目前总监的年薪。
他非常清楚,新加坡本地顶尖人才的薪资水平,虽然比港岛略低,但像李明哲这样拥有康奈尔名校背景、大型食品公司多年管理经验、且熟悉本地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年薪要求通常在2万美金左右,甚至更高。
李明哲开出的1.5万美金基础年薪,显然是考虑了陈记作为新兴企业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陈秉文看重的不是眼前这点薪资差额,而是李明哲能带来的巨大潜在价值。
一个熟悉本地规则、拥有广泛人脉、能快速打开局面的掌舵人,对于陈记东南亚分公司而言,其价值远非几万美金年薪所能衡量。
业绩分红机制,恰恰能将李明哲的个人利益与东南亚分公司的整体发展深度绑定,激发其最大潜能。
想到这里,陈秉文不再犹豫,果断拍板:“好!这个条件非常合理!凌总监,你代表我,正式向他发出邀请。
基础年薪就按他期望的1.5万美金执行,业绩分红比例你和他谈,原则是‘多劳多得,上不封顶’,让他看到足够的激励空间!”
他顿了顿,补充道:“职位名称,定为‘陈记食品(东南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直接向你汇报。
但实际权限,等同于分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东南亚区域的日常运营、市场拓展以及与星洲、宏发等特许灌装厂的协作。
你带他一个月,让他快速熟悉我们的产品、流程、文化以及核心合作伙伴,之后由他全面接手。
你需要逐步抽身返回港岛总部,把精力放在整个公司宏观战略协调和资源整合上。”
陈秉文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高授权、强激励、扶上马送一程。
既给了李明哲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充分的信任,也明确了凌佩仪的监督和指导责任。
“太好了,陈生!我立刻就去和李明哲深入沟通,尽快落实此事。”
“保持沟通,有任何进展随时告诉我。”陈秉文最后叮嘱了一句。
“明白!”
电话挂断,听筒里只剩下忙音。
陈秉文将听筒放回座机,身体向后靠在办公椅上。
解决了东南亚分公司掌舵人的问题,让他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有了李明哲这样熟悉本地市场的专业人才坐镇,陈记在东南亚的业务将进入一个更加精细化、本地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而凌佩仪,这位陈记的运营总监,是时候回到公司总部,承担起更重要的职责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秘书阿丽探进头来:“陈总,思远影业的吴思远先生来访,没有预约,但他说有急事想见您。”
吴思远?
他怎么会突然找来?
陈秉文虽然略感意外,但还是立刻安排道:“请吴导进来。”
很快,吴思远在阿丽的引导下走进办公室。
与陈秉文上次见他时那种带着焦虑的状态截然不同,此刻的吴思远可谓是意气风发,满面红光。
走起路来都虎虎生风,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陈生!冒昧打扰,冒昧打扰!”
吴思远一进来就热情地伸出双手,声音洪亮,带着十足的喜气。
陈秉文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笑着与他握手:“吴生,稀客啊。
看你这气色,《醉拳》的成绩一定是好得不得了。”
他引着吴思远到会客区的沙发坐下。
“何止是好!是爆啊!爆到七彩啊!”吴思远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和陈秉文分享喜悦,“陈生,你真是我的福星!
《醉拳》能成为今年度的票房冠军!完全是仰仗你的投资和指点!
上映五周,票房已经冲破一千万港币!
打破了许氏兄弟《卖身契》的纪录!
现在每天还有很多观众排队买票,戏院都舍不得落画!
程龙这次真是红到发紫!
连带着我们思远影业都跟着出了名!”
这段时间,陈秉文一直忙于陈记自身事务,但没怎么关心《醉拳》后续的票房成绩。
现在听吴思远说的这个票房成绩。
比记忆中前世《醉拳》的票房还要高出一大截!
看来,这一世或许是因为他的投资缓解了吴思远后期的压力,使得宣传更到位,或是排片更有利,从而激发了更大的票房潜力。
“恭喜吴生!恭喜思远影业!这可是载入港片史册的成绩!”
陈秉文由衷地祝贺道。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意味着他当初那二十万港币的投资,将获得远超预期的回报。
“同喜同喜!陈生,这里面有你一大份功劳啊!”
说着,吴思远紧紧握着陈秉文的手,“而且,我今天来,是特地来感谢你的!
真的,太感谢你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一下情绪后继续说道:“陈生,这几天,湾湾、韩国、日本、新加坡的片商纷纷找到我,想要购买《醉拳》的海外发行权。
湾湾那边开价两百万保底加百分之十五票房分成!
韩国也开到了一百二十万!
这价钱,比之前翻了好几倍!
都是托陈生你的福!””
吴思远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后怕的神情:“幸亏当时你坚决反对!
要不然,我差点就把湾湾、韩国的发行权几十万就卖掉了!
那我现在真是要后悔得跳维多利亚港了!
陈生,你这一句话,救了我几百万啊!”
吴思远说得情真意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