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讨策略,联合应对(第1/2页)
飞舟舱门开启的瞬间,苏砚抬手按了按胸口。寒晶匣贴着皮肤,温度微弱但稳定。他迈出第一步,踏上中央议政殿前的白玉石阶,风从高台边缘卷过,吹动衣角。
洛九璃跟在他左后方半步距离,呼吸比在飞舟上平稳了些,脚步虽缓却未迟疑。玄月一言不发,刀柄始终握在掌心,目光扫过两侧列队的守卫。萧千绝落在最后,断刀插在腰侧布带里,肩头绷紧,像是随时准备拔刃。
红石长阶尽头,两名执戟将领拦住去路。
“来者止步,通报身份。”
苏砚没有说话,只抬起左臂。逆命刻印纹路自手腕蔓延至肘部,在晨光下泛起一层幽蓝波光。四周人群顿时骚动,守将脸色一变,迅速退开半步,让出通道。
他们穿过拱门,步入大殿。
议政殿内已聚集数十人。三大宗门长老端坐高位,边军统帅立于沙盘旁,刻印联盟代表围聚一角低声议论。空气凝滞,话语声压得极低,却掩不住其中裂痕。
一名天衍宗老宿拄杖起身,声音沙哑:“据点崩塌不过数日,你们带回的拓片便宣称能改写大陆命格?荒谬!虚影之核早已湮灭于古史,岂是几个年轻人可妄言重启?”
话音未落,玄兵阁副阁主冷笑接道:“更可疑的是这位萧家传人。其父三月前曾私会幽冥殿使节,信件内容至今未明。如今他孤身归来,难保不是对方棋子。”
萧千绝瞳孔一缩,右手猛然攥紧刀柄,指节泛白。但他没有开口,只是缓缓向前踏了一步,站到了苏砚右侧。
苏砚静立片刻,忽然转头看向玄月。
她点头,抽出刀鞘暗格中的小瓷瓶,倒出一小撮灰烬。那灰呈暗褐色,带着焦灼后的颗粒感。她指尖凝聚一丝刻能,轻轻一托——灰烬悬浮而起,缓缓旋转。
一道残破符文浮现空中,扭曲却不散,与拓片上的核心印记完全一致。
“这是从据点最深处带出的残留物。”苏砚开口,“它不属于任何现存刻印体系,而是某种正在复苏的原始结构投影。你们可以质疑拓片,但无法伪造这种共鸣痕迹。”
殿中一时寂静。
洛九璃缓步上前,站到苏砚左侧。她抬手,指尖划过虚空,一组复杂咒文凭空显现,层层嵌套,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封印回路。
“这是拓片第三段的逆向解析。”她的声音清冷,“若为伪造,不可能还原失传已久的‘锁魂引’结构。而这段文字的作用,正是抽取万灵刻印本源,汇入核心——也就是你们口中的虚影之核。”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我以高阶刻印师之名起誓,此物真实无妄。”
喧哗声渐弱。
就在此时,云隐殿一位执事冷声道:“即便威胁属实,也未必需要联合应对。各宗自有防御阵法,何必交出兵权?”
边军统帅立即反驳:“若敌人已在各大城池埋下奸细,单靠宗门自守如何防得住?必须由军方统筹调度!”
争论再度爆发。
天衍宗主张掌控情报流通,玄兵阁要求主导前线作战,云隐殿坚持阵法调度权归己方。各方争执不下,会议陷入僵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商讨策略,联合应对(第2/2页)
苏砚终于迈步,走向中央玉台。
他没有争夺话语权,而是伸手按在沙盘边缘,低声说道:“我不争统帅之位,也不替任何人代言。但我提一个办法——分域共治,轮值统帅。”
众人安静下来。
“每七日更换一次总指挥,由三方推举,前线执行权归实战小队。如此既防一家独大,又能保持应变灵活。”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其次,设立刻印监察台,监督所有势力内部刻印活动,防止渗透。这项工作,”他看向洛九璃,“由她牵头。”
洛九璃微微颔首,未多言语。
“第三,组建影哨组,专司敌后侦查与清除内鬼。”苏砚转向玄月,“你来负责。”
玄月嘴角微扬,收起瓷瓶,将灰烬重新封存。
“至于兵力调配与防线布控,”苏砚最后说,“交由边军与三大宗门共同拟定,每日通报进展,违令者视同叛盟。”
殿内沉默持续了许久。
终于,天衍宗长老缓缓点头:“此制虽损部分权柄,但确能避免内耗……我同意。”
边军统帅沉吟后道:“只要监察机制透明,我也认可。”
云隐殿主祭闭目良久,终是睁开眼:“若真要对抗幽冥殿,唯有放下私利。联盟可立。”
三轮表决过后,诏令当场拟就。墨迹未干,已有传令官快步离殿,奔赴四方。
“天元守契”正式成立。
苏砚站在玉台旁,看着众人陆续起身签署盟约文书。洛九璃被人搀扶着走向偏厅,准备起草第一道监察令。萧千绝离开大殿,径直前往校场召集旧部整编。玄月则悄然退入廊柱阴影,展开一张密图,笔尖蘸墨,开始标注潜行路线。
一名使者走近苏砚,低声问:“接下来是否需安排休整?”
苏砚摇头,目光落在沙盘中央那座标记为“朔月祭坛”的黑点上。
“他们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他说,“下一个朔月还有十八天。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他们在大陆埋下的所有节点。”
使者皱眉:“可目前仅凭拓片线索,难以定位具体位置。”
苏砚伸手入怀,取出寒晶匣,打开一角。残卷静静躺在其中,表面浮现出几道尚未完全解读的纹路。
“这些符号,我在据点最后一刻见过。”他说,“它们不是地图,而是坐标序列。每一次共鸣,都会激活下一个目标。”
他合上匣子,抬头看向殿外。
阳光正斜照在高墙上,映出一道长长的裂痕。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匣面,忽然察觉一丝异样——那裂痕的位置,竟与残卷背面一道隐线完全重合。
他猛地低头,再次掀开匣盖,将残卷翻转。
背面灰尘被指尖抹开,露出一行极细的刻痕,弯折如蛇,末端指向西北方向。
苏砚瞳孔骤缩。
这行字不在原拓片上。
是后来被人加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