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带着拼夕夕在40 > 第109章 公开无人机

第109章 公开无人机

    不提阎锡山还好,一提,戴筱厉的脸又苦了几分。

    阎锡山可不是一般人。

    滑不溜丢的,怎可能在这个时候去得罪八路?

    他又不是傻子。八路卖青霉素、小五金给他,他只要倒手一卖,便是无数的钱。

    而且,他拿什么去遏制八路啊?

    东三联队啊……

    那个当年在淞沪会战直接把两个国军中央师打毁的精英联队就这样被八路消灭了!自己还没怎么死人!这可怕的战力,你让我去搞事?我阎锡山是个走中庸的人,可不会这么极端。

    别地的八路他阎锡山不清楚,但跟他临近的八路他可太清楚了。

    现在那几个团就是个怪物,鬼子在他们手里都讨不到便宜,自己拿什么去跟人干啊?更别提人家还跟自己做生意呢,有时钱不够,弄点古董代替也行。

    “怎么不说话?”

    “委座,阎锡山回电:八路火力强大,且掌握青霉素,不敢过于为难。”

    “不敢过于为难?!”常凯申咬牙,“我看他是被八路吓破胆了!还有,八路为什么只把青霉素卖给他?他是不是已经投了八路了?!”

    “阎老西一直反复横跳。”陈雷道:“他这样很正常。”

    “可恶!”常凯申重重捶了下桌子,“如果不是个个都有异心,抗战怎么会打成这样?如果他们都听我调令,包括八路军、新四军,我又怎会为难他们!?”

    说罢便是长长叹出一口气,“治大国如烹小鲜。为了这个国家不被四分五裂,我真是宵衣旰食,一刻都不敢忘记国父遗愿啊!”

    说完,怒气消了,反是有几分惆怅。

    自古帝王搞大一统都很容易,怎么到他这就不行了?

    如果没有军阀,没有红党,他也不至于被日本打成这样。

    常凯申此时已经完全忘记了,第一次果红合作后,是他单方面挑起了事端,杀害无数红党人士的事了。

    他就觉得红党不听话,老跟他作对,那些军阀也是滑不溜丢的。如果没有红党,没有军阀,果府一定能好好发展,打赢日本的。

    谁也不敢接话。

    这事他自己感叹没事,要别人接话了,准要倒血霉。

    过了许久,常凯申才挥挥手,“下去吧,好好宣扬下这件事。记住,各使馆、各外国记者都要请来,让他们看看我方的神器。”

    “是!”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连续两场雨后,重庆也冷了下来。

    前日得知八路军斩首了三个日少将后,曾阿牛便睡了两个晚上的好觉。

    他看见自己爹娘、妹妹弟弟欢喜地跑过来,跟他说:“夏国赢了,打走小鬼子了,再熬一熬,胜利就会来了。”

    梦很甜,很美。

    醒来时,看着破败的屋顶会失落。但想到八路军的神勇,曾阿牛就觉得:这是死去亲友给自己来的好消息。也许,真的只要再熬几年就会胜利了吧。

    起床快速梳洗下,便是要做豆腐了。

    待天亮,把充满香气的豆花、豆浆、豆腐摆出摊后,他又转身回了屋,把藏在床板下的报纸给拿了出来。

    报纸有两份:一份正太路大捷;一份是斩首大捷。

    这报纸他每天都要看好几遍,几乎已到了魔怔的状态。

    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咀嚼,每看一次,想死的念头就会少一些,精神也会好些。

    其实他都能背下来了,但只要空隙的时间,他还是会拿出来反复看。

    天亮了,街道上又热闹了起来。

    日军最近都没来轰炸,提心吊胆的日子稍微好过了一点。夏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坚强的民族。当轰炸停止,所有人在哀悼过后,便会坚强地站起来,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这两日的街头格外热闹。

    斩首三个少将在安玉看来还不够,最好能直接斩首天蝗,不然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

    可对于这个时代的民众来说,这等于是注入了强心剂。

    重庆的街头热闹了两天了,好多人都掏出钱,买一些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来庆祝。

    因此,天才刚刚亮,曾阿牛的摊位前就坐满了人。甚至,因着座位不够,许多人直接就坐在了他家破烂的门槛上,喝着豆浆,吃着豆花,听着大家议论这回的大胜。

    哪怕自己不说话,但听到别人说说,都会觉得安心。

    少将啊,开战以来,都没几个日少将战死的。可八路军倒好,一天内斩首了三个!解气!

    正吃着,报童的声音又响起了,“八路军斩首利器首度曝光!我国已掌握决胜苍穹之钥!”

    什么东西?

    大家听了这叫喊,都是懵了下。

    这话每个字都听得懂,怎么连一起就不懂了呢?

    曾阿牛反应最快,忙喊道:“给我了一份报纸!”

    虽然买了这份报纸买冬衣的钱又会少了些,但曾阿牛还是要买。他有预感:八路军能这么厉害,一定是搞到先进的飞机了。不然怎么能这么厉害?

    带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到了曾阿牛手里。边上的人忙催促,“曾小哥,报纸上说了啥子?快念来听哈。”

    曾阿牛瞪大眼,整个人都愣住了。

    边上人见他这样,更是好奇,“啷个了?啷个了?报纸上到底写了啥子?搞快念哈。”

    曾阿牛揉了揉自己眼睛,再看看报纸……

    没眼花。

    但这个……

    叫飞机?这么小?无人机?

    这都啥子嘛。

    “八,八路军有了一种飞机,叫无人机。”

    “哈?无人机是啥子?”

    “你们看……”

    曾阿牛把报纸摊开,“这是照片。边上还有个参照物,这是半个无人机,都没饭盒大。”

    大家好奇地围上来,一看也是傻眼了。

    这么小的飞机?

    这就是一日斩首日三少将的神器?

    这么小的东西,有这么大的破坏力?

    街头变得更热闹了起来,纷纷在议论无人机。

    这种新奇能改变战局的东西一下子成了重庆今日的热点。

    而在这片好奇的议论中,要说谁最震惊,恐怕就要属各使馆了。

    美国大使馆内,高思拿着放大镜,反复观察着报纸照片上的细节。一边看,一边嘴里喃喃道:“哦,我的上帝呀!我这是看到了什么?这么小的无人机?上帝,我们的无人机比这个大太多了,上帝,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