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这个是垃圾桶。”
小战士把陆翔的名字记在了心里。
这个人看起来不怎么正经,要格外注意。
当然,小战士也没放在脸上,只走到桌子前,把下面的塑料垃圾桶拉了出来,然后又把桌上的一次性垃圾袋扯了个下来套在垃圾桶上,“这是一次性的垃圾袋,平常东西可以扔这里面。不过倒垃圾要到我们指定的地方去倒。我叫孟春生,是A排的生活指导员,有什么不懂的,就到入口处的红色铁皮房子那儿去找我。”
陆翔已经麻了。
看着又像是赛璐珞,而这种半透明的奶白色加蓝边的袋子,他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了。
“你们先休息,等下听到喇叭喊,就到101前面的空地集合,我带你们去吃午饭。”
陆翔与同住的几个人纷纷点头。
等小战士一走,陆翔便放松了下来。
这个八路军看着脸还稚嫩,但总觉得不像一般人。他带他们来时,身份牌都被他看过。这年头,能读书认字的,都不能当成普通人看。且陆翔能看出来,这个看着年岁不大的八路眼里有杀气。
这种眼神他很熟悉。
那是经历过反复厮杀,手刃无数人命才会有的眼神。
一个打过无数敌人,还能认字的人,决不能将他当小孩看,不然会吃大亏。
等人走了,他也轻松了许多,开始询问起自己的室友。
“俺叫王一鸣。”陆翔自我介绍着,“俺是河南人,你们呐?”
“俺就是本地哒。”一个年约三十四五,脸上满是胡子的人应着,“俺叫杨二庄。”男人挠了挠自己乱糟糟的头发,“俺是从矿场里被解救出来的,家人早没了,要不是八路军,俺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年。”
“俺叫宋十。”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头道:“俺今年家里啥也没了,只能来太原城里找事做。但人家都不要俄老汉,没找到活,就只能要饭。八路军要再不来,这冬天,俺就活到头哩。”宋十说着就舔了舔唇,“这几日,八路军给吃的面条可真好吃。白|花|花的面条里淋了香油,盐放得十足,老汉吃了几天,都觉得自己胖了。”
几天是不可能吃胖一个人的。毕竟,安玉未到达前,很多物资运转还比较艰难。能给难民吃的也只有干面条,外加一点酱菜。
不过,这样的食物在这些难民眼里已经是顶好的伙食了。说真的,他们以前还吃不到这样的伙食呢。
因着吃的好了,所以就总会觉得自己长点肉了。这时代,能长肉才是好事。宋十吃了几天的饱饭,就觉得自己长肉了,又能多活几年了。
他眼底有期待,“啊呀,听刚来后生说,住进这儿来,伙食能好哩。老天爷,再好的伙食,老汉可是想不来咧。咋,莫非是给咱吃肉包子咧?俺个老天爷,要是能让俺吃上几天肉包子,老汉就是死了,也记八路军个好!”
“您别说这话。”杨二庄道:“快不用这么个说!早先前就听人说哩,八路军收复的地处尽吃细粮。您眊眊这房舍,俺爹俺娘、俺爷爷娘娘都没见过这亮堂玻璃窗。还听说八路军每到一个地处就修路架桥,一个月工钱能买一百五十斤白面,咱的好光景还在后头咧!”
“我六十了,怕是不要俺哩。”宋十眼里有些黯淡,“老了,就么用咧。”
“八路军活菩萨,定饿不着咱们。”
几人相互安慰着,而一旁的陆翔听着这几人的对话却是心里越来越凉。
只是几顿饱饭,一个房子,这些人就心向着八路了。长此以往,山西会是谁的山西?他可不觉得果府能拿回这里,阎锡山都不能,更别说果府了。
他随意应付了几句,便找了个床铺坐下。
其他几人看了,倒也没说什么。杨二庄与另一个人将下铺主动让给了宋十,自己爬上铺去了。
“呀,这床真软和咧。”刚坐上|床,宋十就惊呼了起来,“这棉被,厚实得咧。”
“以后冻不着咧。”杨二庄也十分欣喜。
以前的日子都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哪怕杨二庄之前能找到活干,但雇主可舍不得给他这么厚实的被子盖。
安玉选的被子都很厚实,八斤的厚被子,再加上塑料汤婆子,应该可以让这些失去家园的百姓感到一些温暖。
至于成本?完全不用担心。
每打下一个城,银元一换,老物件一收,足以应对民生了。
况且这些东西在拼夕夕上也便宜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一条八斤重的棉被也就12元一条。随便换几个大洋,就够了。
很快,外面就有人拿着大喇叭喊了起来,“A区一排去101前排队,打饭去了。”
一听吃饭,屋里几个人的眼睛就亮了,陆翔也是如此。
D国是一回事,吃饭又是一回事。
被日军关进去后,他真是饿怕了。
忙起身,穿好鞋子,跟几个室友往外走。
到了101前,已有许多人在排队。
“都不要挤,排好队,饭做了很多,人人都能吃饱哈!”
孟春生拿着喇叭一边喊着,一边指挥着,“站两排,别挤。”
许是八路军给的太多,这些民众竟是意外地配合。这让陆翔看着,心里又不是个滋味了。
这样下去,谁还记得果府与委员长?
“来,一人到这筐子里拿一个大号搪瓷杯、一个小号搪瓷杯、一双筷子、一个勺子。”
在101室前,已放了几个筐子,里面放着超大号的搪瓷杯、筷子和汤勺。
一个超大号搪瓷杯才1元,比买不锈钢餐盘划算。虽然知道一个城能换来很多钱,但想到以后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所以能省还是省的。
筷子、搪瓷杯、勺子一套加起来才1.8元拼夕夕币。但就在后世不值钱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的人看起来却是不可思议。
陆翔拿到了搪瓷杯。
他看着搪瓷杯上的图案与字,陷入了呆滞。
搪瓷杯是白色底的,但上面有个红黑两色的图,上面印着工农兵的图案,下面还有一排字: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把吃饭的事直接印到杯子上,这八路军到底阔气成什么样了?这么有底气?
而且,这搪瓷杯质量也太好了吧?
尽管1916年,上海就有了国内首家搪瓷厂(光大工厂),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搪瓷对时人来说都是金贵的东西。
而现在……
八路竟然在给难民集体发搪瓷杯,他们到底从外星人那里得到了多少援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