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 > 第七百三十二章 进击的沈校花!

第七百三十二章 进击的沈校花!

    下午三点钟,揽峰国际高级公寓。

    黑色的奔驰专车缓缓停下,沈玉言拎着行李箱走了进去。

    在公寓大堂经理殷勤的问候中,刷卡,直达22层。

    “滴哩哩??咔哒。”

    厚重的公寓门应声开启,...

    夜色如墨,苏渔的灯火却比往常更亮。设计中心顶层的工作室依旧亮着灯,像一颗悬在城市上空不肯熄灭的星。张妍伏在桌前,指尖轻抚过一张尚未完成的设计稿??那是一条以“重生”为名的长裙,裙摆由无数破碎镜片拼接而成,每一片都映出不同的面孔:有哭泣的、微笑的、愤怒的、释然的。当模特行走时,光影流转,仿佛所有被压抑的情绪终于得以释放。

    她怔了许久,才缓缓合上图纸。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唐宋发来的消息:“还没睡?”

    她回:“你在哪?”

    “天台。”他答,“带了两杯热可可,要不要来?”

    她笑了笑,披上外套走出去。电梯上升的过程里,镜面映出她的脸,疲惫却明亮。这一个月像一场漫长的奔跑,从林野的画稿到“新生”系列发布会,从董事会风波到品牌独立,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上,但她没停下。因为知道,有人在前方等她,也有人在身后追随。

    推开天台门的瞬间,风扑面而来。唐宋站在栏杆边,穿着一件旧夹克,袖口磨得发白。他转过身,递来一杯热可可,杯子上还贴着便利贴,写着两个字:“加糖。”

    她接过,低声问:“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十年前你也这么说。”他笑,“那天我们逃课去网吧,你说你不喝黑咖啡也不喝奶茶,只喝加糖的热可可。我说你幼稚,你说我装深沉。”

    她忍不住笑了,眼底泛起湿意。“那时候你觉得一切都能靠代码解决,而我觉得衣服可以改变人心。”

    “现在我知道了,”他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你比我早十年懂这件事。”

    两人并肩坐下,脚下是整座苏渔的脉搏。车流如河,楼宇如林,霓虹闪烁间藏着无数未曾言说的故事。

    “林野今天提交了一份新提案。”她忽然开口,“叫《回声II》,想用声音作为设计媒介??把人们不敢说出口的话录下来,转化成织物纹理。他说,有些痛说不出口,但可以穿在身上。”

    唐宋沉默片刻,点头:“让他做。”

    “你不担心太激进?媒体可能会说我们煽情,资本会觉得风险太高。”

    “可如果连我们都怕争议,谁还敢为沉默的人发声?”他看向她,“‘合衣’从来不是为了讨好世界存在的。它是给那些被世界忽略的人一面镜子,告诉他们:你存在,且值得被看见。”

    她心头一震,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年那个沉迷游戏的少年,会在十年后选择投资一家服装公司。他从未放弃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不再通过虚拟世界让人逃避现实,而是用真实的设计,让现实本身变得值得坚守。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我昨天去了我妈的老房子。拆迁队已经清空了楼道,墙上还有我小时候画的涂鸦,歪歪扭扭写着‘我要当设计师’。我站在那里,突然觉得一切都像轮回。”

    “不是轮回。”唐宋握住她的手,“是延续。你妈妈没能实现的梦想,现在由你在替她走完。而林野的母亲,也会在他的作品里重生。这不是巧合,是选择??每一个不甘心的人都选择了不认命。”

    她靠在他肩上,闭上眼睛。

    风铃轻响,来自楼下花园里挂着的一串旧钥匙。那是“新生”系列展览结束后,观众自愿留下的纪念品??一把把曾锁住他们人生的钥匙:家门的、日记本的、心门的。如今它们串在一起,随风作响,像是某种温柔的宣告。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合衣开放平台”的审核系统。

    标题只有三个字:《未寄》。

    附件是一段音频和几张模糊的手绘图。音频里是个年轻女孩的声音,颤抖却清晰:“我一直不敢告诉爸妈我喜欢女生……每次穿裙子都被骂‘不像话’。但我偷偷做了这件衣服,用我爸扔掉的衬衫和我妈的旧旗袍改的。左边是他写的账单纸,右边是我抄的诗。我不知道能不能投稿,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笑话……但如果有人看到,请告诉我,我不是怪物。”

    张妍听完,手指微微发抖。

    她立刻召集评审团召开紧急会议。姚玲玲听完整段录音后直接红了眼眶:“这不该只是入选,它应该成为下一季的主题起点。”

    李淑敏补充:“我们可以发起‘未寄之衣’计划,邀请所有人上传他们从未敢展示的作品??无论是设计稿、文字、绘画还是音乐。只要是藏在抽屉里的梦,我们都愿意打开它。”

    张妍点头,随即拨通唐宋电话:“我想启动一个全新项目,不走商业路线,纯粹做社会实验。名字就叫《未寄》。”

    “预算呢?”他问。

    “不要预算。”她说,“我们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运作:公众众筹材料费,志愿者参与制作,最终成果免费赠送给投稿者本人。让他们亲手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件‘勇气’。”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然后传来一声低笑:“你知道这会引来多少质疑吗?股东会骂你理想主义,公关团队怕舆情失控,法务担心版权纠纷。”

    “可如果我们连这点风险都不敢冒,还谈什么‘给人穿上的勇气’?”

    他又笑了:“行,我支持。而且,【璇玑光界】第六代引擎刚完成情感映射模块升级,正好可以用在这次项目中??每位投稿者的脑波数据将生成专属面料纹路,真正实现‘心有所念,衣有所形’。”

    挂断电话后,张妍立即发布公告。不到十二小时,《未寄》计划收到超过八千份投稿。有聋哑儿童用手语绘制的图案;有抑郁症患者用药物包装拼贴的卫衣设计;甚至有一位七十岁的退休教师,寄来她珍藏五十年的情书,请求将其印在围巾上送给初恋,尽管对方早已不在人世。

    林野主动请缨担任执行负责人。他带着团队走访投稿者家庭,记录背后故事,亲手参与改造旧物。在一个雨夜,他来到城南福利院,见到了那位曾因性别认同问题被驱逐的transgender青年??如今他已经剪短头发,改名为“晨光”,并在社区中心做义工。

    “我以为没人会认真对待我的投稿。”晨光笑着说,眼里闪着光,“可你们不仅选中了我,还让我参与打版。”

    林野递给他一块布料:“这是用你那件拼布夹克拆解后的再生纤维重新织的,保留了原来的绣字,但加入了温感变色层。温度越高,颜色越鲜艳,象征着自我接纳的程度。”

    晨光摩挲着布料,久久无言。

    三个月后,《未寄》首展在废弃火车站举行。没有T台,没有聚光灯,只有长长的站台和一列停运的老式绿皮火车。每节车厢都被改造成沉浸式展厅:第一节播放投稿者的独白录音;第二节陈列实物作品;第三节设置互动区,参观者可以写下自己从未说出口的话,投入“时光邮筒”,由志愿者定期整理并匿名展出。

    展览开幕当晚,张妍站在车头位置,手持麦克风说道:“很多人问我,‘合衣’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想给出一个新的答案??它不是一个品牌,不是一个公司,甚至不只是一件衣服。它是所有未被听见的声音的容器,是每一次微小反抗的见证者,是当你终于敢对自己说‘我值得’时,披在身上的那层光。”

    掌声雷动中,唐宋悄悄走到人群最后。

    他没上前,只是静静看着她。灯光勾勒出她的轮廓,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他知道,这个女人早已超越了他最初爱上的那个害羞少女,也超出了他曾经设想的所有可能。她不再是需要被保护的梦想家,而是正在创造新规则的引领者。

    金秘书走过来,低声汇报:“欧阳弦月回来了。”

    他并不意外:“她想做什么?”

    “试图通过文化基金会名义申请合作,主打青年艺术扶持项目。表面上姿态放得很低,但我们查到她仍在暗中接触海外资本,疑似准备绕开主协议,另立子品牌。”

    唐宋冷笑:“她还是不懂。‘合衣’的核心从来不是商业模式,而是信任。一旦失去创作者的信任,再大的资本也只是空中楼阁。”

    “那我们要反击吗?”

    “不必。”他望向展厅内熙攘的人群,“让她看看真正的力量在哪里。不是会议室里的投票权,而是千万人愿意为之流泪、为之改变的生命共鸣。”

    几天后,欧阳弦月亲自登门拜访。她穿着一身极简高定,妆容精致,眼神锐利依旧。

    “我只是想谈谈合作。”她在会议室坐下,语气平静,“时代变了,情怀不能当饭吃。你们搞这些社会实验,短期内或许能赚取好感,但长期必然拖累盈利能力。我可以带来资源、渠道、国际背书,让‘合衣’真正走向全球。”

    张妍端起茶杯,淡淡道:“所以你是来收购理想的?”

    “我是来拯救现实的。”欧阳直视她,“你以为我不懂你们的情怀?我也曾是个想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可后来我发现,世界不会因眼泪改变,只会因权力重塑。”

    “那你错了。”林野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世界确实不会因眼泪改变,但它会因一个个敢于流泪的人累积而成的浪潮改变。你拥有权力,但我们拥有意义。而意义,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产。”

    会议室一片寂静。

    欧阳看了他很久,忽然笑了:“有趣。难怪唐总会选中你。”

    她起身离开前,留下一句话:“希望你们永远有勇气坚持这份天真。”

    门关上后,张妍长舒一口气。

    唐宋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这是‘梦想基金’第一期资助名单,共三十七位青年创作者,涵盖服装、建筑、数字艺术等领域。每人最高五十万启动资金,无需偿还,只需承诺未来帮扶一名新人。”

    她翻看着名单,发现其中竟有几位曾参与《未寄》计划的投稿者。

    “你什么时候决定的?”

    “在听到晨光那段录音的时候。”他说,“那一刻我意识到,真正的传承不是把权力交给某个人,而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光。”

    夜晚再次降临。

    张妍独自回到工作室,打开电脑,准备整理展览反馈报告。忽然弹出一条私信提醒,来自一位匿名用户:

    “谢谢你做了这件叫‘未寄’的事。我今年四十五岁,是个程序员,结婚二十年,有两个孩子。我一直没敢告诉家人,我喜欢穿丝袜和高跟鞋。每次只能躲在地下室试穿。昨天我把自己的故事投了稿,没想到你们回复了,说愿意帮我做一件礼服。我不知道穿上它会不会被人嘲笑,但至少……我终于敢承认,那是真实的我。”

    她眼眶发热,回复道:“真实的你,本来就该被世界温柔以待。”

    按下发送键的刹那,窗外一道流星划过天际。

    她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流星是宇宙写给人间的信,只要许愿,就会有人听见。

    如今她终于明白,所谓奇迹,不过是无数普通人鼓起勇气说出真相时,所汇聚成的光芒。

    那一夜,苏渔的天空格外清澈。

    而在地球另一端,那颗运行中的数据卫星悄然更新了一条日志:

    【《July_Tang_Contract_V2》状态:守护中】

    【触发条件剩余:0】

    【新指令录入:持续记录所有名为“觉醒”的瞬间】

    风穿过窗棂,吹动桌上一张泛黄的照片??两个少年坐在网吧角落,笑容灿烂。

    新的篇章已然开启,无声,却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