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成龙快婿 > 第六十八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六十八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

    第六十八章人怕出名猪怕壮(第1/2页)

    仪鸾司,也就是顾老爷曾经跟陈清说过的…锦衣卫。

    陈清皱了皱眉头:“这种小事,仪鸾司也管?”

    “仪鸾司分南北。”

    姜世子慢悠悠的说道:“北边的自然是在京城,但是应天也有个仪鸾司,替陛下看着整个南方的动静。”

    “你弄出来的这个东西,在南方已经算是不小的动静了,仪鸾司当然要盯上你,哦对了。”

    他看着陈清,笑着说道:“上个月,你这东西就火到了应天,说不定仪鸾司早在上个月就已经在派人盯着你了,只是你没有发觉而已。”

    “话本小说而已。”

    陈大公子还是有些不理解:“仪鸾司有这么多人手?”

    “话本小说多了,但没有一个像你这么写的。”

    姜世子看了看陈清,意味深长的笑着说道:“江南一带,这些年老闹白莲教,你弄出来的这种大规模传播的东西,说不准会被人利用,拿来兴风作浪。”

    “可不就要盯着你?”

    陈清闻言,心中多少有些凛然。

    白莲教,这三个字他当然是听说过的,另一个世界里,这个教派曾经如同朱明投影在民间的阴影一般,相伴了朱明王朝二百余年。

    这个民间教派,影响力相当之大。

    这个世界,同样也有白莲教,但陈清只听说过,却没有见过,如今听这个姜家的小王爷一说,他顿时警惕了不少。

    这些教派里的人物,往往不尊朝廷,他们有时候,会比陈焕以及李夫人那样的人更加难对付,陈焕再如何欺负人,他至少会遵守国法。

    而白莲教这种组织,是真的会动辄杀人的!

    见陈清变了脸色,姜世子笑了笑,起身拍了拍陈清的肩膀,笑着说道:“也不用担心,那帮人跟耗子一样,只会躲在暗处,轻易不敢动作的,过几天我若是见了仪鸾司的人,替你打个招呼,让他们照应你一点。”

    “要是真有白教的人找上门来,你帮着揪出来一些,还算是你的功劳,到时候他们会引你入仪鸾司也说不定。”

    陈清叹了口气:“小王爷,我只是个常人,只想过一些寻常人的日子,可不想牵扯进这些事情里头来。”

    “那你就不该这样写书,闹出这么大的声势。”

    姜世子白了他一眼:“你自己去书铺瞧一瞧,哪有你这么一个回目一个回目印的?”

    陈清摸了摸鼻子,不说话了。

    “诶。”

    小胖子正跟陈清说话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什么,他眼珠子转了转,笑着说道:“陈清,你要是能进仪鸾司,那倒是一件好玩的事,等你进了仪鸾司,你那父亲见了你,非得打几个哆嗦不可!”

    陈清看着他,目光闪动,没有说话。

    从陈焕来了之后,陈清意识到,如果没有官面身份,自己恐怕一辈子都要被那个便宜老爹踩在脚底下。

    所以他才想去京城,想要谋个进身之阶。

    在不走科考路子的情况下,进身之阶似乎并不剩下太多了,如果能进仪鸾司,也是一条掌握权柄的路子。

    如果不走这条路,想要在姜齐朝廷里手握权柄,那就没剩下几条路了,或者从军,或者从龙。

    或者…牺牲自己二弟,进宫里去。

    最后一条肯定是不行,而从龙陈清也没有门路,从军…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头。

    进仪鸾司,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路子。

    如果不进仪鸾司,那么陈清还想要出人头地,那似乎就只能另起炉灶,自己开个新朝廷了。

    就在陈清思考这个事情的时候,姜世子已经为自己的天才想法拍手不止,他看着陈清,开口笑道:“陈清,你这几个月,把这侠记的声势,弄得再大些,要是仪鸾司的人不收你,等年底到了京城,我向陛下推荐你进仪鸾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八章人怕出名猪怕壮(第2/2页)

    说完这句话,这位姜世子眼珠子转了转,咳嗽了一声:“当然了,你要是能跟我回汴州做幕僚客卿,就更好了,不过看你这个样子,大概是不会愿意跟我回去。”

    这位周王世子,想法实在是有些跳脱,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一会儿一个念头,跟陈清在一块小半个时辰,他已经说了好些个想法。

    等他说完,陈清才看着他,笑着说道:“小王爷,你说的这些,都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不过年底我的确要去京城,到时候小王爷一定带上我。”

    “将来的事情,等进了京城之后再说。”

    “好。”

    姜世子起身,拉着陈清的衣袖,笑着说道:“不管往后如何,走走走,咱们吃酒去。”

    陈清也站了起来,点头笑道:“好,我请小王爷吃酒。”

    姜世子摇了摇头。

    “我姓姜,还能让你请客了?”

    说罢,他拉着陈清,朝外走去。

    两个人还算聊得来,这天一起喝了顿酒,一直到夜黑时分,陈清才跟他分别,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躺在床上。

    黑夜之中,陈清抬头看着床板,心中思绪万千。

    本来,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今天被那小胖子一说,似乎锦衣卫和白莲教这两个原本遥不可及的名词…

    都已经离他相当之近了。

    想到这里,陈大公子盖上被子,长叹了口气。

    “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

    次日,陈清揉了揉有些胀痛的太阳穴,从床上坐了起来,他还没有起床,就听到了外头院子里似乎有动静。

    陈大公子披上衣裳,刚推开房门,只见院子里,杨先生父女,正在从一辆推车上,往院子里搬运柴火。

    这个时代,柴是生活必需品之一,所谓柴米油盐,这东西甚至排在米油盐前头。

    尤其是在城里居住,每日烧水做饭,柴火是必需品。

    见陈清走了出来,杨先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笑着说道:“公子你醒了?”

    陈清揉了揉眼睛,看了看这父女俩,笑着说道:“先生这是做什么?”

    “早上过来,准备像往常一样,教公子练武的,见公子还在睡觉,就没有打扰。”

    “我跟小环看到公子这里没有柴火了,就在外头买了一车。”

    杨先生笑着说道:“再有半个月就要入秋了,天气眼见就得转凉,多备点柴总没有错。”

    陈清穿上衣裳,上前帮着一起搬运柴火,等到一车柴火卸完,陈清也出了点汗,与杨先生一起,坐在凉亭底下歇息。

    小环则是很懂事的去给两个人倒水去了。

    凉亭底下,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道:“我听邻居说,昨天公子这里,来了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是县老爷陪着一起来的。”

    陈清“嗯”了一声,摇头感慨道:“应天那里,现在也在传我抄的那些书,真不知道是福是祸了。”

    “公子写的东西出彩,自然是传的越远越好了。”

    杨先生笑着说道:“等以后,公子天下闻名了,就是这一派话本的开山鼻祖了。”

    陈清心里还在想昨天那小胖子说过的话,闻言只是随口应付了两句,思绪飘荡。

    “公子,西厢记如今我已经说的差不多,眼见着这武侠话本红火,我后面就准备开始说这武侠的话本了。”

    杨先生看着陈清,开口笑道:“我觉得,公子往后可以写一写民间教派的话本,跟武功结合,说不定会更加红火。”

    陈清闻言,猛地抬头看向杨先生。

    他看了看杨先生,又看了看端水过来的杨小环。

    神色立刻就有些不太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