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 第334章 苦一苦官员,骂名我来担

第334章 苦一苦官员,骂名我来担

    第334章苦一苦官员,骂名我来担(第1/2页)

    在小李长官的一通骚操作之下,开荒速度大大增加。

    原本一天撑死了只能开荒两万亩荒地,日夜赶工以后,现在一天能开垦出三万五千亩来。

    虽然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夸张了,但是距离小李长官要求的一个月内将南阳全境荒地开发出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距离的。

    各县的县长为了圆满完成小李长官的任务,不被小李长官执行军法,纷纷开始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有以让富家子弟回家为条件,向有钱人家索要牲口工具的,有派人拿着鞭子下去监工的,还有将老弱妇孺组织起来,专门负责跟在后面平整土地的。

    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招数全部使了出来。

    还别说,这些招数还真有用,硬是又把每日开荒亩数给提升到了三万八千亩。

    好在刚收了小麦没多久,南阳境内存粮充足,小李长官又向南阳境内的所有地主借了一大笔粮食用来供给这些垦荒民众的吃喝,老百姓们不用饿着肚子开垦。

    要不然的话,按照这个劳作程度,一个月下来,怕是要累死不少人。

    “军座,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先开发的五万亩地已经抢种了红薯,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今年开荒出来的土地,很有可能实现当季种植并收获粮食”

    自觉已经做到够好的朱丰林,在得到红薯已经种下去的消息后,便兴冲冲的跑到李学文的指挥部里邀功。

    听到红薯已经种下去了,李学文先是一愣,随后便只觉得欣慰。

    虽然种红薯最耗地力,但这不是应急的吗,红薯周期短,产量高,只要挺过一年,能将涌进南阳的难民安顿下来,以后就好办了。

    龙颜大悦的小李长官当即拍了拍朱丰林的肩膀,为其画起了大饼:“朱专员,这件事你做的很好,我替几十万灾民谢谢你”

    “应该的,应该的,我是当地父母官,为老百姓做事,职责所在”朱丰林嘴上说着谦虚的话,眼神却是直勾勾的看着李学文,等待他的下一句话。

    对于朱丰林想听什么,小李长官心里一清二楚,当即便把他想听的话说了出来:“朱专员果然是党国的栋梁之材”

    “不管是吴博士的磺胺还是本次应对灾民的应急垦荒,朱专员都处置得宜,功在社稷,我会亲自向校长报告朱专员你的功劳,我看要不了多久,朱专员就能主持全省的工作了”

    “不敢,不敢,卑职不过区区一个行政区专员,怎么敢有主持一省的想法”

    “哎,没什么不敢的,朱专员不必过谦,你的能力,我是清楚的,主持一省工作,必定是游刃有余”

    这话听得朱丰林脸上笑开了花,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

    一省主席啊,这个位置自己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以李长官在校长心里的地位,如果李长官真的愿意帮忙,这个位置还真不是不可能。

    虽然如今鬼子兵锋正盛,但小鬼子毕竟国小民寡,哪有那么多兵力把华夏全给占了。

    在朱丰林看来,小鬼子应该只会沿着铁路线占领大城市,再加上河南的地理位置又重要,国府肯定不会轻易放弃河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4章苦一苦官员,骂名我来担(第2/2页)

    就算小鬼子攻下武汉,河南大半地区也会在国府手中,控制一省作为封疆大吏,还是很香的。

    为了能让李长官更加尽心尽力的帮自己运作,朱丰林想了想,觉得有必要再给忧国忧民的李长官一个好印象。

    当即便开口道:“军座,南阳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水利,但自晚清以来,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新开垦的土地急需水利灌溉,否则难以保证收成。”

    说到这里,朱丰林顿了顿,咬牙说道:“卑职愿捐出全部家产,用于兴修水利”

    嘶~

    看着愿意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的朱丰林,小李长官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下意识的摸了摸心口,忍不住生出了那么一丝愧疚心理。

    让这么一个‘党国忠臣’背上‘磺胺案’那么大一口黑锅,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咋地道?

    李学文面上带着钦佩之色,为难的说道:“朱专员忧国忧民,实在令人敬佩,不过...兴修水利花费巨大,哪怕是朱专员捐献全部身家,恐怕也不够啊....”

    “军座放心,第六区行政已经全部收归省里,去年财政还有一笔资金没有动用,再加上今年留给地方的财政,以及号召境内所有大小官员捐款,基本上能将修建水利的钱凑齐”朱丰林拍着胸脯保证道。

    “让地方官员捐款,这不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的,国家养士多年,如今难民成灾,也该到了我们官员奉献的时候了,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数十万难民吃上饭”

    说到这里,朱专员再次停顿了片刻,一脸坚定的说道:“苦一苦官员,骂名我来担”

    看着表情坚定的朱丰林,李学文一脸的感动,紧紧握住了对方的双手,眼眶微红,声音哽咽的说道:“朱专员真乃国士无双,有朱专员这样的忠臣,实乃党国之幸,百姓之福啊”

    “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帮你做到,下一任省内主席非你莫属”

    望着兴高采烈离开的朱丰林,李学文擦了擦硬挤出来的眼泪,脸上再次恢复面无表情的神色,重新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水利的事情一直是小李长官的一块心病,原本还想着从哪坑蒙拐骗来一笔钱,修一下境内的水利设施呢,没想到竟然被朱丰林给接了过去。

    这下好了,成功消除了小李长官的一个心病。

    至于刚刚答应朱丰林的事,小李长官一向言而有信,诚信小郎君之名外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不就是一个主席嘛,绝对在‘磺胺案’爆雷的前一天给他办了。

    一天之内,连续收到了两个好消息,心情大好的小李长官刚准备去找冷落了好几天的徐静怡时,负责难民工作的萧平波急匆匆的找了过来,向小李长官汇报了一个让人头疼的消息。

    “老李,逃难过来的难民里,有爆发瘟疫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