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开局十个神项羽 > 第七十章 东夷——吐玛王国

第七十章 东夷——吐玛王国

    第70章东夷——吐玛王国

    俗话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区区十万两黄金而已,就像让我屈尊纤贵,千里迢迢的去干人家首都?

    算了算了,旅游总行了吧?

    所以,当天晚上,陈珂召集了重要的部曲,在青泉简单开了次堂议,分别就徵兵丶练兵丶税收丶分田等议题做出了相应规划。

    陈珂还授予「翊武堂」和「秀才处」全权处理诸事,并且制定了在一个月后,全面攻占整个长缨府的军事计划。

    那时候新兵正好训练了两个月,多少也可以完成驻防了。

    堂议结束后,陈珂骑着绝影,默默地离开了青泉。

    此时草长莺飞,正是酷热时节。

    事实上,在六月初,魂断山脉的古道就已经开始融化了。

    长治与久安两座关隘,都曾经有消息汇报过,说在两侧关隘附近发现了不少探路的「马前卒」

    其中一部分是隶属某些位于抚州境内走私商养出来的探路老手,主要是检查古道是否有隐患,

    或者其它的威胁,为后面通商提前探好路。

    毕竟,一个大冬天的,什麽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某个去年还能通人的小路,今年可能就被泥石流给淹没了,出现塌陷什麽的突发状况,是在正常不过了,不然也不会说古道难,难于上青天了。

    另一边的探马,则明显是东夷国派来查看情况的细作。

    显然这个时候,东夷国已经猜到「杀略口」军堡已经出事了的状况,毕竟大半年不见凭空多出了一座关隘,看不到军堡,任由谁看到都会感到狐疑。

    自那以后,长治一侧先后在魂断山内发现了十几波暗探,就是为了探听关隘虚实的,长治守军的斥候斩杀近两百馀人,直至今日。

    踏着古老而郁郁葱葱的山林古道,感受到密林奇险的巍峨壮丽,顺着马帮数百年走出来山径,

    陈珂通过久安一侧的关隘,来到了「杀略口」的一片谷地内。

    耳聪目明的陈珂一眼便能看到,谷地旁边岩壁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地小点,正在不断往岩壁上攀爬。

    成百上千,个个身高六尺(一米八以上)的强壮大汉,正赤看上身,露出了线条分明的强壮肌肉,紧实饱满的躯体中蕴藏着恐怖的力量,汗水正不断从古铜色的皮肤滑落。

    乡兵们攀爬看干峰绝刃,对于足以摔死人的高度面不改色,速度也犹如猿猴般迅捷有力。

    这是长治久安二庄的固定科目。

    「山地特种作战」。

    嗯,名字是陈珂起的,科目内容是二郎和七郎负责制定的。

    「快点!再快点!」

    半年未见,二郎和七郎模样未变,依旧锋芒毕露,霸气凌人。

    但似乎察觉到了注视的目光,二人回头,哪怕隔着老远,依然认出了远处的那道身影。

    二郎和大郎面色顿时一喜,他们顾不得这些乡兵,只是吩咐了几名【破阵者】「后续训练交给你们」,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主公!」

    「主公!!!」

    二人纳头就拜,陈珂赶忙从绝影身上跳下,然后扶起二人。

    「辛苦你们了!」

    一番寒暄过后,三人联袂而去,回到了村庄之内。

    庭宴摆起,当天夜里,二庄一众高层参加了夜宴,并且进行了短暂地堂议。

    陈珂端起一杯村庄自酿的葡萄酒,在碧玉翡翠杯的点缀下送入口中,口感甚好。

    放下酒杯,陈珂甩了甩袖子问。

    「东夷那边,现在到底是什麽情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不,陈珂就来了。

    准备和东夷进行一番友好的「商」,为了体现双方打成一片的友好态势,还打算来个「东夷国都一日游」。

    顺便赚点小钱钱,再建个小「镇」!

    因此,来「杀略口」之前,陈珂已经传书给二郎七郎他们了,对方也一直在打探着东夷的相关情报。

    「主公。」

    二郎和七郎对视一眼,最终由二郎来陈禀。

    「从六月初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杀了东夷不少探子,眼下他们已经不敢再派人上来了。」

    「而且,因为长治关隘距离东夷的一侧都是高山峻岭,间隔足有上百里,对方物资运送不便,

    也无法派出大军前来报复,起码,短时间内不行。」

    这点陈珂早有预料。

    毕竟,就魂断山脉这种高山环境,即使对方能派出几千兵丁翻过连绵不绝的高山,但光辐重都需要徵调几万农夫来运送。

    且路途耗损巨大,山中的险峻路况,以及存在着不少的毒蛇猛兽,也势必会对兵丁和农夫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得不偿失,且没有那个本事。

    陈珂又问。

    「既然短时间内上不来,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主公,山下吐玛河的附近,东夷有座城,名叫多摩城,原有兵丁三千驻守,待六月发现上游高山峻岭内有我方关隘后,对方不知道从哪里紧急徵调了三千精锐骑兵,如今同样驻守在多摩城附近。」

    「那就是六千了。」

    陈珂碾摩着手上的杯子。

    「东夷国内是什麽情况?」

    二郎闻听当即翻开案前的蓝皮书册,仿佛在作报告一样。

    「主公,根据商社商人传来的信息。

    东夷国自称为「吐玛王国」,东夷国是中原人的叫法。

    这个国家地势狭长,山地较多,南北最远距离有2000馀里,东西最宽处不过400里,最短处也不过150馀里,西边为魂断山脉,东侧则为茫茫大海。

    全国人口估算在二三百万之间。

    由吐玛人丶乌人丶穆人丶漕人等,还有少数的雍人组成。」

    「等等。」陈珂打断了二郎:「什麽穆人丶漕人的,我怎麽都没听过?」

    二郎回应。

    「主公,这些都是已经被灭亡了的国家和部落,在国破家亡之后,到处逃难,很多还都是胡人那边的,就连雍国立国之前也有不少失意的中原人跑到这里来躲避战火。」

    「原来如此,一帮失败者联盟啊,怪不得中原人叫他们东夷。

    你继续。」陈珂示意。

    「诺。

    因东夷地处大雍北疆的东侧,南边有启甸关这种地方威胁着,且曾与大雍发生过几次战争,隐隐处于敌对的状态。

    北方黑河下游地区还与草原接壤,东夷国也时长受到草原诸部的袭扰和劫掠,因此,东夷国武备为先,民生次之。

    其中北部的黑河下游,为防范草原诸部兵峰最盛,有六个「伽玛」的编制。

    「伽玛」在「吐玛人」的语言中,寓意着「勇士」,这是东夷特有的编制,每个编制约一万二千人左右,六个「伽玛」,总数应该在七万人上下。

    眼下,据说其中两个「伽玛」就在黑河之中逆流而上,正在劫掠隶属抚州的河西府,还与抚州派出的援军大战了两场,双方各有胜负。

    原因嘛,属下也查了,大抵是今年东夷国全年降雨不足,多地乾旱,就连他们的圣河吐玛河下游都快干了,东夷国今年不说颗粒无收,却也不太好过,因此,才想办法外出劫掠,以缓解自身粮食不足的困境。」

    海边上的国家,竟然还会出现乾旱?

    会的。

    沿海国家是否乾旱,取决于本地降水和蒸发的平衡关系,而非简单靠海这一地理特徵所能弥补的。

    现代有些沿海国家,照样会发生乾旱。

    当然,眼下在古代,其实不光是东夷国,北疆的形式也不容乐观。

    因为除了保民寺那天晚上,陈珂在北疆就没见过雨。

    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了。

    古代用的是阴历记日,早秋七八月,中秋九月,晚秋十月,一些早秋作物,眼下都已经快要丰收了,但整个作物的生长周期,竟然只下了一次雨,这对于庄家来说,可不是个好兆头。

    尤其是,今年这麽多人揭竿而起,那麽多世家跳出来,其实未尝没有转移矛盾的因素,毕竟,

    今年若是出现绝收,那怕是要饿死很多人了。

    想到这里,陈珂叹了口气。

    「你继续。」

    「诺。」

    「除了东夷国北方乾旱,南方也一样,许多河水支流甚至已经乾涸了。

    为缓解粮食不足,东夷国甚至想要从北疆的龙州买粮食,但龙州那边似乎不打算卖,因此,东夷国集结了四个「伽玛」的编制,似有准备进犯龙丶廖二州交界的启甸关之意,摆出了一副随时准备强行劫掠附近农庄和田地的架势。」

    「除了南北两端集结的重兵,因有魂断山脉阻挡,东夷国在这片狭长的腹地内驻守的军队并不多,根据估算,大概也只有3-4个「伽玛」的编制,最多不超过5万人。」

    陈珂点了点头,然后询问了东夷国首都的兵力布置。

    「白马圣城呢?」

    二郎回应着,甚至还起身来到陈珂面前,铺开了一张商人绘画的地形图,众人都围过来,二郎指着地图说道。

    「白马圣城在多摩城以东,约三百四十里处,地处吐玛河下游的北岸,除了常年驻守的5000圣卫禁军之外,只有一个「伽玛」的编制驻扎在附近。

    袭击此地只有两条路线,一是乘船顺流而下,二是沿着吐玛河东进,然后抢夺白玉桥,从这条贯通吐玛河南北的石桥北上攻白马圣城。」

    陈珂想了想,第一条路太慢了,兵贵神速,只能选择第二条了。

    但想要速度快,就必须要有马。

    陈珂算了一下,眼下长治久安,大概有系统战马一千多匹,兵员却有近四千。

    当然,如果刨除调离到草原的那二百多人,眼下大概只有三千八百人了。

    村庄是基本盘,是后勤的根基,肯定要留人驻守的,因此,此次最多只能带走三千人出去,可系统马只有一千多匹,战马依旧有些不够用。

    不过,他突然想到了之前二郎描述的一个信息。

    最近东夷国竟然派遣了三千骑兵援助多摩城,眼下正驻守在吐玛河的上游?

    嗯,这倒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