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开局十个神项羽 > 第一百零四章 长龙道之战

第一百零四章 长龙道之战

    第104章长龙道之战

    对于有价值的人才,杨玄还是不吝啬对其提海量的供情绪价值的。

    先是一副光脚跑入屠应熊帐篷内的感人戏码,然后双手抓紧对方袖口,一副怕屠应熊跑了的模样。

    四目相对只时,眼眶泛红,鼻角抽搐,一声「应熊」声调拉长,情感充沛,这下情绪彻底上来了,根本控制不住啊!

    直接就哭的稀里哗啦的,眼泪鼻涕直流,

    一边哭,还一边认错,态度极为诚恳,且半路话音一转,说要是有屠先生在,我怎能落得如此进退维谷的地步,变相的肯定了屠应熊对龙州军的巨大价值。

    文人求的是什麽?

    除了名垂青史外,不就是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嘛。

    杨家不是帝王,只是龙州门阀,但扶龙而上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嗯,虽然杨玄没有丝毫的真龙之气,但目光一转,看向沉默不语的二公子杨绍。

    锋芒内敛,胸有丘壑,倒是颇有些潜龙之相!

    「屠先生?」

    杨玄用袖子擦了擦泪水鼻涕,一脸诚恳的将屠应熊的思绪拉了回来。

    「请先生教我!」

    后者坐在塌上,脸色平静,但眉头却一直紧缩着。

    杨玄抬头,试探地说道:「要不,就依先生旧时之言,我这就叫人宣布大军班师回龙州?」

    「不可!」

    「不可。」

    前者是杨绍,后者是屠应熊。

    二者对视了一眼,似乎都对这种默契感很满意。

    屠应熊也顾不得拿架子了,毕竟,再拿架子,灶台就该烧没了。

    「使君,刘光宗不足为虑,眼下最重要的是启甸关,使君觉得,那启甸关可能挡住安东军的强盛兵峰否?」

    杨玄眨了眨眼睛,想了片刻,这才说道:「启甸关乃龙州第一关,眼下还有两万守军,依靠城坚兵精,守个月旬总该做得到吧?

    他是基于往日和慕容绍对战的经验而谈那慕容绍可是东夷名将,二者之间,杨玄虽然总是吃亏,但十几年下来,启甸关一直未失,靠的就是雄关之力。

    但屠应熊却不赞同。

    他举例道。

    「那启甸关,比之上城如何?」

    「这?」

    杨玄突然有些底气不足,因为上城直面启甸关,二者光论城池坚固,大概属于半斤八两的区别。

    屠应熊又给了杨玄致命一击,打断了后者的侥幸。

    「那上城守军八万,尚一夜被破,启甸关不过两万人,使君,安东兵峰,怕是不久就会出现在眼前了!」

    杨玄终于慌了。

    就像被人浇了一盆凉水冰水一样。

    那团原本气势汹汹,想要找安东军决一死战,以报长子之仇的怒火骤然熄灭。

    这下彻底清醒了!

    「先生,先生救我!」杨玄紧紧抓住屠应熊的手,仿佛溺水者在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来此,自然是为了救使君而来。」屠应熊这才站起身子,然后拉着杨玄,走到了刚刚铺开的舆图前。

    「使君且看。」

    「眼下我大军在长龙道内,龙头口为刘光宗部,那刘光宗有勇无谋,不足为惧,只需待半夜派两支伏兵,沿着两侧山脊处夜袭刘光宗部,黑夜晦涩难明,刘光宗摸不清我军主力在哪侧,必定分兵!

    他兵员不过六千,一旦分兵,地势之力削弱大半,到时候,我军当遣精锐之土,不惜一切的代价拿下一路山脊,只要冲出去一路人马,从后迁回,到时龙头口必破!

    我军可藉此扼守龙头口,长龙道在手,犹如坚城护身,且口道狭小,更甚那天下雄关,哪怕明日安东军来袭,也可抵挡对方兵峰!」

    杨玄倒不是不信屠应熊的建议,而是有些疑惑,

    「那安东既然兵峰强盛,为何不班师回龙州徐徐图之,何必再南出上龙道呢?」

    屠应熊突然有些头疼。

    杨绍也不得不开口解释。

    「父亲,我大军人员繁杂,行军缓慢,一日不过二三十里,若启甸关破,安东有骑兵快速奔袭,二者相距不过一百五十里,我军步卒如何跑的过骑兵?」

    杨玄这才想起,之前东夷国灭,就有情报显示,安东军有一支骑兵,疑似一夜奔袭三百馀里!

    「那还等什麽?」

    「快,不要等天黑了,现在就派兵夺取龙头口!」

    「让大军压上去,不计伤亡,誓要夺取长龙道!」

    原本一毛不拔的吝啬鬼,突然之间不光拔毛了,还将鸡杀了吃掉养足力气,这分明是准备杀人啊!

    陈珂站在高山峻岭之上看的真切,那刘光宗可就惨了。

    杨玄大军占据人数优势,可梯次推进,可以轮番进攻,从而让士卒保持一定的体力,反观刘光宗部就不行。

    哪怕占据着地势之力,但毕竟势单力薄。

    定裹之乱耗尽了定裹军的元气,导致兵力不足,且刘光宗暴怒而来,不顾士卒疲倦,眼下这帮人,可是都是在定襄血战了一昼夜,然后又被刘光宗一路急行军,紧急拉来长龙道和杨玄死磕了一夜,状态能好就奇了怪了,他们又不是「系统兵」。

    而且,为了能在杨玄大军走出长龙道之前堵住他,刘光宗抛弃了所有大型辐重,沿着魂断山和燕山夹缝一路急行军之下,像大型弓弩丶拒马丶重盾丶火油丶钩竿丶塞门刀车等等或攻击丶或防御的军械几乎都没有带来。

     反观杨玄部,此次是为了报仇雪恨攻伐上城而来,不仅带足了各种军械,眼下甚至还有顿辐车丶投石机这种大杀器。

    也就是刘光宗占据了地利,换个地方怕早就溃不成军了。

    看着双方血战在龙头口,反覆抢夺相关据点,陈珂掏出怀表看了一眼。

    嗯,他骑的是绝影,时速400公里每小时,启甸关到长龙道不过150里左右,他赶到这里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但【龙骑营】他们没这麽快。

    毕竟「龙骑士」带着人呢。

    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是一个到一个半小时之间的路程,大军应该就是能赶到长龙道外侧。

    陈珂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中日头正足的火球,现在响午还没过呢。

    北疆地处北方,往年的时候,九月早晚已经稍稍有些凉意了。

    但今年不同,酷热的厉害,再加上如今还烈日高悬,被太阳公公直面的士卒,状态可想而知。

    摸了一把顺着脑门落下的汗液,刘光宗红着眼,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将血红的长柄宝刀横在了大腿上。

    太特麽热了!

    还穿着铠甲,可不穿不行,毕竟打着仗呢!

    刘光宗是肃州人,年轻时也是好勇斗狼之辈,后来因伤了人,被衙门发配充军,进入了西北军中,成为了老国公魔下「敢死营」的一员。

    在与「和拓汗国」的大战中,因为表现英勇,被破格提拔,后来又跟老国公转战北疆,最终一路升至了护军,定囊将军等职衔。

    原本年轻时就被耽搁了,眼下三十有六才在定襄安了家,娶了婆娘有了娃,还没过几年好日子,结果被那狗娘养的荀存仪协同部曲给杀了!

    后来一抓到了怂患者一审问才知道杨玄搞的鬼。

    刘光宗杀他全家的心都有了!

    不光是荀存仪,杨玄全家他也想杀!

    恨是真的恨,不过,当投石车的数十斤石弹呼啸而来,前线阻挡杨玄部的兄弟们被砸成肉泥,

    两翼山脊上据山而守护兄第,也被山坡下的箭矢压的抬不起头来的时候,理智渐渐回归了脑袋。

    「将军,要不撤吧?这样打,兄弟们都拼光了!」

    「是啊将军,这可都是从大西北就跟随您的老卒了,折损在这里,老国公那里该如何交代?」

    直到这时,定襄军还不知道老国公没了的事情,毕竟,北疆皆乱,眼下交通不畅,除了少数飞鸽传书的渠道之外,各种公文的传递已经彻底闭塞了。

    「不行!」刘光宗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又抬头看了一眼烈日。

    「仇是我刘光宗的,叫兄弟们帮老子报仇,死了这麽多人是我对不住兄弟们,可是眼下不能撤,我们现在一撤,屁股就交给杨玄这个狗娘养的了,到时候,定裹军就彻底完了!」

    刘光宗没学过兵法,也没念过几年书,唯一认识的几百个字,还是当初老国公拿鞭子逼着他学的。

    但没见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打了这麽多年仗也不是白打的,否则也当不了定襄将军,哪怕是他打仗的方式都是野路子出身。

    「李二。」」

    「将军?」

    「我给你一百人,帮我去找点木头过来,乾的湿的都要,快点去,没带军械,咱们就自己造点!」

    「诺!」

    李二刚走,一个满脸是血的汉子,便赤着上身跑来了。

    「将军,龙头口那边,有些顶不住了!」

    「什麽?」

    刘光宗立马站起身子,拎起长柄宝刀,带着亲卫撒丫子就冲了上去。

    「我刘光宗又来了,兄弟们,跟在我身后躲好了,谁也别和老子抢人头!」

    「杀!」

    一刀将一个冲上缓坡的家伙枭首,任由鲜血喷溅在脸上,刘光宗满脸挣狞,哈哈大笑道。

    「狗娘养的杨玄,来杀你老子我啊!」

    陈珂:「...」

    嗓门太大,听不到都不行。

    不过,这人怎麽连他自己都骂?

    又过了片刻后,在主帅身先士卒的士气加持下,原本被杨玄部占据的缓坡不仅被夺了回来,那刘光宗还进行了一波反冲锋。

    直到,暂停的投石机再次呼啸而来。

    「狗娘养的,要赖—.」

    刘光宗部又被压了回去,还死了不少人。

    但这货搞了不少有干有湿的木头,在龙头口放了一把火,干木燃烧旺盛之后,又架上湿木,巨大的浓烟顺着龙头口,就朝着长龙道里飘落过去。

    一时间,长龙道内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的被呛的鼻涕眼泪横流。

    刘光宗则站在乱石堆上哈哈大笑。

    还高声咒骂杨玄老儿你出来之类的!

    但到很快就笑不出来,也骂不出来了。

    因为烟火飘了一阵,将杨玄部熏的够呛后,没过多久风向便转向了,这下受罪的反而就是刘光宗部了。

    只能说这家伙有点东西,但不多。

    只学兵家技巧,不学兵家阴阳观测可不行,刘光宗就吃了没预判风向的亏。

    反观李延陀见烟火改向,审视夺度,立刻趁机派兵夺回缓坡,一番咳咳咳的血战后,杨玄部第一次登上封堵的龙头口乱石堆上。

    大军占据了高地,以上冲下,刘光宗部发发可危。

    直到,大地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