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执灯人 > 第047章:你和谢大人,都是好人

第047章:你和谢大人,都是好人

    洛氏看着女儿的眼睛,试探着问:“你真这么想?”

    “我和他,不过是年少时的一时冲动。”郑嘉欣一字一顿,像是在说服洛氏,更像是在说服自己,“当年他不告而别,我就当他死了。”

    死了……

    两个字,说得轻,却像耗尽了她所有力气。

    她轻轻挣开洛氏的手,语气里多了几分坚定:“娘,我清醒了,不会再糊涂了。”

    洛氏看着女儿坚定的模样,悬着的心落了半截。

    只要女儿能和顾元辞彻底划清界限,郑家就不会被连累。

    哪怕她辨不出女儿这话是真是假。

    但此刻,她宁愿信这是真的。

    可只有郑嘉欣自己知道,这些,都是违心的话。

    是用来安抚母亲的。

    转而,郑嘉欣去了鸳鸯居——她知道,温毓在等她。

    两人就在廊下说话。

    温毓看着郑嘉欣紧绷的侧脸,轻声开口:“谢大人是在护你。”

    郑嘉欣今日要是真被贵妃娘娘带走,贵妃娘娘必定会用刑逼供。

    即便她真不知道顾元辞的下落。

    贵妃娘娘也宁杀错不放过,会要了她的命!

    谢景不准郑嘉欣踏出郑府,还命人在府外看守,实则是为防止贵妃娘娘暗中派人将郑嘉欣带走。

    有大理寺这道保命符,郑嘉欣会安然无恙。

    所以,谢景是在保她的命啊!

    “我知道,阿毓,我没那么糊涂。”郑嘉欣默了默,声音低了下去,“可现在……一点元辞的消息都没有。”

    “怎么会没有,谢大人不是告诉你了吗?”

    “什么?”郑嘉欣愣了愣。

    “二月开春。”温毓提醒她。

    郑嘉欣猛然一惊,反应过来。

    郑嘉欣猛地反应过来,眼里闪过一丝光亮。

    温毓看着她的模样,继续说道:“谢大人手里定是握了明确的线索,才会这般暗示你。二月春分没几日了,到那时,案子定会转机的。”

    郑嘉欣重重点头,语气里带着感激:“阿毓,你和谢大人,都是好人。”

    好人?

    温毓觉得,这个词很新鲜。

    但她当然觉得自己是好人。

    天大的好人!

    郑嘉欣走后,温毓仍站在廊下,寒风卷着雪粒落在她的发间。

    她在别的事。

    今日的事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

    她原本想着,把案子交给谢景,以他的能力,定能查清真相,还顾元辞清白、挣回军功。

    同时掩住郑嘉欣和顾元辞的关系,护她名节周全。

    可现在看来,有人故意要把郑嘉欣推到明面上。

    谁对她们有这么大的恨?

    云雀拿着柄小巧的弯刀走过来,低声说:“主子,不管是谁在背后搞鬼,找出来割了他的舌头,永绝后患。”

    温毓低头笑了笑,抬手推开她递来的刀,伸出纤细的十指,指尖隐隐泛着淡红:“用不上你的刀子。”她语气轻柔,眼底却藏着冷意,“这双手,也该用血来养一养了。”

    这一晚,郑府上下没人能睡安稳。

    洛氏头疼得像是要炸开,喝了安神药也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告密者的影子和顾元辞的事,越想越乱。

    大儿媳闻讯赶来,坐在床边絮絮叨叨说家常。

    琐碎的话语像温水,总算让她紧绷的神经松缓了些。

    西跨院却是另一番景象。

    双胞胎围着母亲许姨娘,叽叽喳喳就今天的事问个不停。

    许姨娘被吵得耳朵疼,正没处躲,正好嬷嬷拿了几包药进来:“夫人,给常姨娘的药配好了,是现在送过去?还是明天再送?”

    她像是抓着救命稻草,立刻推开双胞胎。

    “好了好了,都别烦我了,我去给常姨娘送药。”

    常姨娘从去年起就病着。

    缠绵床榻大半年。

    许氏说自己家乡有偏方,找人配了药,给常姨娘喝。

    是有些效果。

    便找人又配了几剂。

    原是嬷嬷送过去,实在不想听双胞胎烦人,索性自己去一趟。

    常姨娘卧在榻上,脸色不大好。

    今天皇城侍卫来搜查时,她吓坏了。

    许氏进来,她勉强撑着坐起身,声音虚弱:“家里没事吧?那些侍卫……没找到什么吧?”

    “没事,搜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就走了。”许氏把药包递给常姨娘的身边嬷嬷,“再喝一段时间。”

    常姨娘:“劳烦你了。”

    “自家人,应该的。”

    “你跟我说说,今日到底怎么回事啊?”常姨娘的胸口现在还突突的跳。

    许姨娘告诉她:“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四姑娘当年遇难,被姓顾的救了,带回府里养了一段时间的伤,就给送出去了,就因这一段,就说四姑娘在府里藏了罪犯,也太严重了。也不知是谁,把这事捅到贵妃娘娘那去了,虚惊一场。”

    常姨娘胆子小,听说是旧事,又没出事,才松了口气。

    许姨娘:“府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你先顾着自己。”

    “幸好有你送的这几副药,喝了好了很多。”

    “老家的偏方,管用的。”

    两人说了会话,许姨娘才走。

    刚出院门,就撞上了郑逢安。

    少年穿着一身青布衫,手里攥着弹弓,见了她,默默往旁边让了让,低着头不说话。

    许氏看了他一眼,没多说什么,径直走了过去。

    走远后,许氏仍忍不住跟身边的婆子嘀咕:“整天就知道攥着弹弓瞎晃,半点正事不干,将来可怎么好。”

    婆子连忙劝道:“夫人消消气,人各有造化,随他去吧,咱们管不着的,别气着您自己。”

    这话刚落,“嗒”的一声轻响。

    一颗弹珠突然飞来,正砸在婆子脚边的青石板上。

    婆子吓了一跳,猛地回头去看。

    院门口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

    许氏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不满:“你看看这六少爷,越发没规矩了,拿着弹弓到处乱打,再这样下去,早晚要闯出祸来……常姨娘也是,身子再弱,也该好好管管他。”

    嬷嬷捡起脚边的弹珠,递到许氏眼前:“夫人您瞧瞧,常姨娘那病歪歪的样子,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精力管少爷啊。”

    许氏瞥了眼弹珠,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跟个孩子置气不值当,咱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