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戏本子

第四百七十一章 戏本子

    第四百七十一章戏本子(第1/2页)

    听到赵牧的安排,那些众人都有些担忧。

    让戏子演戏,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让那些读书人写戏本子?

    这可就有些难度了。

    哪怕如今天下大乱,科举之路几近中断。

    可所有人的思想,却依旧停留在过去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之中。

    写戏本子?

    这对于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而言,就跟下九流的东西差不多。

    他们怎么可能,屈尊去写一些不知所谓的戏本子?

    听到众人的担忧,赵牧并没有当回事。

    “无妨,我们要找的本就不是那些多么厉害的读书人。”

    赵牧环顾一圈,笑着解释道:“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出人头地的,到了二三十岁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人不照样比比皆是?”

    “只有成为秀才,方能免除一定的田税,也会有人来投献土地,因此我们也没必要死盯着那些秀才或者举人,只需要找几个童生便可。”

    “而且我们要的戏本子也不需要多么高深,只需要通俗易懂,越容易让人理解便可。”

    听着赵牧的话,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既然不是找那些厉害的读书人,那倒是也没什么问题。

    就算所有的读书人都心高气傲,可总有那么一些过的并不如意的人。

    何况现在的朝堂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回事,就连秋闱和春闱都能作假,何况那些县试和府试?

    有些厉害的读书人,未必就能取得相应的成绩。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说朝堂和那些世家暗箱操作的太厉害或者太明显。

    就拿每次春闱来说,基本上能够考中进士的绝大部分都是那些世家或者官宦子弟。

    只有极少的一小部分人,才是那些寒门子弟。

    除了那些朝堂暗箱操作的缘故,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寒门子弟的教育资源不行。

    古代的书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有时候一句话因为断句的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会差之千里。

    没有老师领着读,光靠一个人的理解其实是很难真正理解书中的意思的。

    而且,那些世家之所以厉害,靠的不仅仅只是土地兼并。

    他们更厉害的地方,在于知识的垄断!

    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

    除了缺少老师,他们还缺少许多书籍。

    像是那些常见的四书五经,其实也不难买到。

    就算买不到,他们也可以借书来抄。

    但对于这些书籍的理解或者注释,却未必能够搞得到。

    许多寒门学子,往往只会捧着那么几本书翻来覆去的读。

    而那些世家之中,却有专门的藏书阁,里面的书籍包罗万象。

    甚至,不乏许多外面都没有的孤本。

    光是这两点,就已经足够碾压那些寒门学子了。

    何况,那些世家子弟还有诸多人脉、资源?

    如此情况之下,寒门难出贵子也就正常了。

    世家的垄断,早已经涉及到所有人能够想到的方方面面。

    赵牧要做的,并非是立刻打破那些世家的垄断。

    他虽然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有教育普及了,才能筛选出更多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百七十一章戏本子(第2/2页)

    可他现在要做的,就只是找人写几个戏本子而已。

    即便是那些世家知道,也只会觉得赵牧找的那些读书人不争气,竟然会自甘下流!

    ……

    商定好了这件事,赵牧又让王虎将那些被欺压的百姓的事情整理出来,然后挑几个最悲惨的,交给那些读书人改编成戏本子。

    至于那些戏子,这个时代应当说是伶人,这倒也不算难找。

    戏班子什么的,就算术县没有,其他县也是能找到几个的。

    赵牧又没让他们搞那种唱腔,基本上都是大白话的对话,只要这些伶人把戏演出来了,后面也可以再找一些其他人来模仿。

    而且为了让这些戏班子放心,赵牧还专门给这些伶人安排了编制。

    忠武军,文艺宣传队!

    赵牧虽然没去过神都,连皇甫无极的面都没见过。

    但他现在是皇甫无极钦封的西路统帅,还是忠武将军乃至忠武侯。

    因此,他也有任命一些低级官员的权力。

    哪怕这些官员,可能是以前没有过的。

    可他那数万大军在,不管以前有没有,他只要说有那就有!

    虽然关中的许多官员并不看好赵牧,觉得赵牧就算官位再高也只是一个泥腿子出身。

    但下面那些人不知道啊!

    他们只知道赵牧是朝廷的侯爷,那他说话就是一言九鼎的!

    而那些戏班子的班主和伶人,更是一个个高兴的不行。

    按照大蕲的规矩,他们这些人就是贱籍。

    哪怕有些戏子可能比较出名,受人追捧。

    可归根结底,还不是给人卖笑脸的?

    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什么磨难。

    可现在跟着赵牧,他们便有了保障。

    而且,还是铁饭碗一般的存在。

    这怎么可能不高兴?

    至于说赵牧让他们演什么戏?

    那他们就更不在意了!

    别说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戏了,就算是让他们大冬天光着膀子去演戏,他们也甘愿!

    一切,为了饭碗!

    搞定好戏本子和演员的事情,赵牧又开始琢磨其他的方面。

    随着那些山民的投奔,以及在各县招募的百姓,赵牧麾下的实力越来越强。

    可,他相应的也要有许多事情要做。

    比如,麾下将领的职位要重新安排。

    那些士卒的武器,要从什么地方获得?

    他们驻扎的营地,需要的粮食等等。

    这都是一个个摆在赵牧面前的问题。

    对赵牧来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跟阚乔或者朝廷继续做战马生意。

    可战马这种紧俏的存在,对于赵牧而言也十分稀缺。

    先前已经交易出去一万多匹战马,他现在手里也就只有几千匹。

    若是继续交易的话,他手里的战马也不够用了。

    而且,就算全部交易出去,也换不来他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想到此处,赵牧便将主意打到那些商人身上。

    这些来术县的商人,基本上来自全国各地。

    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来自于距离术县最近的几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