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一大早就跑到了唐家泊村的水利工地上,王林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和唐家泊村支书唐进芳、副书记唐大海聊天。
唐进芳说,全村劳力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家家户户都赚了钱,去年过了一个肥年。
陈光明道:“钱你们揣口袋里了,帐可得给我算明白!唐书记,工程结束后,我要让程刚下来查帐的!”
唐进芳拍着胸脯道,“陈镇长,你放心,所有的资金分配,都经过支委会研究,并且进行了公开,要是我们多拿了一分钱,你撤了我们的职。”
“再说,上面还有方委员盯着呢!他的眼神,可比钉子还厉害!”
方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陈光明心想,工程建设领域是腐败案件的高发地带,又着重强调了一顿,这时王林打来电话,说人武部长武树忠来了。
听说武树忠来了,陈光明有些吃惊,自己还想结识这位部长呢,没想到他竟然找上门来了。
陈光明回到镇政府,武树忠正在会议室里等他,看见陈光明进来,便站了起来。
陈光明打量着武树忠,这位四十多岁的武装部长站得笔直,像一棵经受过风雨的白杨树,身姿依旧挺拔得能撑起整片天空。他的脸庞是典型的军人轮廓,额角几道深浅不一的纹路里似乎藏着多年的训练日志,那是暴晒与风霜刻下的勋章,却丝毫不显苍老,反而让那双眼睛更显锐利。
武树忠也打量着陈光明。
腰杆笔直,犹如青松,依旧带着部队那种精气神。第一眼看去,是一把笔直的刺刀。
武忠心中暗暗叫了声好,伸出手道,“陈镇长,打扰了。”
陈光明急忙上前握手,“武部长,早知道您要来,我就在办公室等您。”
“咦,”武树忠摆了摆手,“我走到大山镇,想起一件事,也是一时兴起,就想进来看看......”
陈光明把武树忠请进办公室坐下,问道,“有什么事情,武部长请讲。”
两人都是军人出身,喜欢直来越去,武树忠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道:
“我听说赵氏集团要在明州县加大投资,能创造出很多工作岗位。前几年有些转业军人安置后,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又下了岗。陈镇长,看在他们昔日曾经为国流血流汗的份上,能不能帮忙安置?”
陈光明听了,心中敬佩不已。退伍军人安置这活,由各地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负责,后来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局,转由事务局负责。
也就是说,这项业务,与人武部长毫无关系,但武树忠却自愿拉下老脸,四处求人,只为了帮助退役军人。
陈光明毫不犹豫地道,“武部长,我也是军人出身,你放心好了,我会尽力协调赵总的!”
“咱们当过兵的人,干起工作都是好手,只要这些兄弟愿意来,保证能接收!”
武树忠没想到陈光明如此帮忙,内心非常感动。
想到自己又帮不上陈光明,武树忠只好传授一点心得:
“县里要调你去当开发区筹建办主任,你最好推脱掉。”
“什么!”陈光明懵了,“筹建办主任?武部长,到底是怎么回事?”
武树忠便把昨天晚上常委会研究过程简单讲了一遍,涉及到具体常委如何表态,他却没有说。
作为一名常委,这种觉悟还是有的。
陈光明听说包存顺推荐自己,更是惊讶得不得了。
这完全违背常识呀......
陈光明心里更纳闷的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常委告诉自己这个消息?
要知道上次常委会研究考核一事,过后有几个常委都给他打电话报喜。
陈光明越想,越觉得里面有陷阱,而且是个跳进去钻不出来的陷阱。
陈光明想了一会儿,想不明白,便问武树忠,“武部长为什么不建议我去筹建办?”
“筹建一个新单位,实在是太辛苦了!”
“筹建期团队规模小,又要同时承担‘向上汇报、横向协调、内部筹备’多重角色......既要对接上级部门的方案审批,又要协调财政、编制等部门的资源支持,压力很大,经常加班加点。”
“咱们这里的农民有句俗话,宁种熟地十亩,不耕生地一分,便是这个道理。筹建一个单位,至少折十年阳寿!”
武树忠的话,逗得陈光明哈哈大笑。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天,陈光明答应尽快落实此事,武树忠便起身告辞。
陈光明要留武树忠吃饭,武树忠坚决不答应,陈光明考虑到这位部长曾在常委会上替自己说过话,便拿出两条烟给他。
武树忠走后,陈光明坐在办公室里沉思,这件事实在太怪了,怪就怪在,不论是柏明,还是刘忠义,甚至王建军,都没提醒自己!
直觉告诉他,事情越反常,背后的陷阱就越大。
当务之急,是要打听出常委会上是怎么讨论这件事的,才能分析出利弊得失。
但找谁打听呢?
陈光明第一个想到的是汪道默,他给丁一配套,开常委会时做记录,他肯定知道全过程。
但陈光明在打电话时,又犹豫了,毕竟现在他和丁一不那么近乎,连带着汪道默也与自己疏远了许多。
就在这时,陈光明的手机响了,是人社局副局长张震打来的。
陈光明立刻接起电话,“张老哥,又要请我吃烧烤吗?”
张震哈哈笑道,“光明老弟,你是不是在寒碜我,上次吃烧烤,我没结账的事?”
年前,在县城烧烤一条街,陈光明与张吃烧烤,后来王浩去了,张借故离开。
陈光明笑道,“那能呢,本来也应该是我请你。对了,你今天有什么事情?”
张震笑得更热烈了,“我今天是来祝贺你的,听说很快你就要有升迁之喜。我已经到你楼下了。”
陈光明听说张震来了,便下楼迎他上来。
两人坐下,张震提起陈光明要去开发区任职的事,陈光明叹了口气,“张局长,一个开发区筹建办的主任,有什么好祝贺的,这是拿我当驴使唤呀!”
张震缓缓说道:“我知道这个消息后,思考了半天,才想出其中的关键所在。”
“据我所知,常委会上,几个常委都有自己的人选,最后大家同意你,不仅仅是包存顺提议,丁一同意,其他常委其实是怀了心思的。”
“他们打算的是,让你先去把架子搭起来,两年后,他们再为自己的人争这一把手的位置!”
陈光明恍然大悟,“特么的,原来是让我去开荒,开好后别人去吃现成的!这可是苦差事!”
“太感谢你了,张局长,如果不是你点拨我,我真被他们卖了,还要帮他们数钱......”
张震摇了摇头,“不,别人看起来,是苦差事,如果你把握好了,倒可以提前晋升副处级!”
“这是一个好机会,你要把握住!”
陈光明疑惑地问道,“怎么说?”
“陈镇长,你听我给你分析。”
“虽说筹建新单位极其辛苦,但你如果把开发区申报成功,筹建完毕,这开发区离了你就转不了,那这副处级,不就是你的了吗?”
“到时候,即使别人想来摘果子,领导也得掂量掉量,离了你,这开发区还搞不搞。”
陈光明茅塞顿开!
当下明州县把申报成立开发区,作为发展经济的大事,自己可以同时申报,同时招商,同时建设,只要把开发区搞得红红火火,两年后,谁能摘走这胜利果实?
而且开发区一把手是明定的副处级,不依靠家族力量,只靠近自己,短时间到了副处级,这可太棒了!
陈光明感激地道,“谢谢张局长提醒!”
张震笑道,“不过,这只是好的一面,还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你离开大山镇后,杨晋达必然杀回来,到时候,那些依附你的人,必然被他收拾。”
“两年后,如果你在开发区呆不下去,大山镇也没了立足之地,可就惨喽!”
陈光明想了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自己虽然以镇长身份兼职开发区筹建办主任,但必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开发区那里,大山镇,便成了杨晋达的天下。
自己长期不在大山镇,刘一菲战斗力又不足,牛进波虽然战斗力爆表,但却不足以服众,黄明和姜浩都老了,方达和王志文,会不会再变呢?
搞不好的话,最终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陈光明挠了挠头,看着面前的张震,突然想起一个办法!
把杨晋达换了,不就得了!
至于换谁来当党委书记......必须是与自己同心同德,思路相近,而且与杨晋达势不两立的。
这个人选,不就在眼前么!
陈光明相信,张震也是冲这个来的!
陈光明猜得没错,张副局长此次所来,所图甚大。
张震空有一肚子济世救国的决心,却连乡镇一把手都没当上,一辈子万年老二,是他最大的遗憾。
他得罪了包存顺,自知在明州县,再无出头之日。
他也试图投靠丁一,借助丁一的力量东山再起,但丁一怎么看得起他这样的过时干部,更何况丁一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
但春节前后,张震敏锐地发现,联合陈光明,或许有一丝希望!
起因正是大山镇考核结果的转变。
在上次参加书记办公会,汇报大山镇考核结果时,张震是汇报人之一,他清楚知道,丁一和包存顺都是主张让大山镇成为四档单位的,但在随后召开的常委会上,却神奇地翻了过来!
张震非常好奇,他托人打听了一下,得知了那次常委会全过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竟然有这么多常委支持陈光明!
县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就连从不表态的人武部长也公开支持他!
这可是常委人数的一半!
于是,张震便默默调查起陈光明这个人来。
但越是调查,越是糊涂。看似一个毫无根基的人,却偏偏得了市长的青睐。
于是张震笃定,陈光明与张志远有着很亲近的关系。
因此,张震便格外关注陈光明的一举一动,茅山金矿的官司出乎意料地反转,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当张震得知昨天常委会又涉及到陈光明时,他辗转反侧,一晚上没睡,最终帮着陈光明想出一个办法。
也是为自己想出一条晋升通道来。
这就是,让陈光明放心大胆去做开发区筹建办主任,同时在这里扎下根,成为开发区首任主任,晋升副处级。
自己则借陈光明的力量,把杨晋达赶走,到大山镇当党委书记,给陈光明看家护院。
万一陈光明在开发区呆不下去,回到大山镇,这里还是他的天下。
张震盯着陈光明。
陈光明也盯着张震。
他试探地说道:“张局长,会不会有一种结果,开发区筹建完毕,我被人赶回来,可是大山镇,已经变成别人的天下?”
“那样我就是丧家之犬了,哈哈哈......”
张震微微一笑,决定挑破了明说。
他换了个称呼:“兄弟......”
“我可以来给你看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