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怒甩渣夫,我原是大佬白月光 > 第256章 排名

第256章 排名

    两人的表现也逗笑了观众。

    当然,也有人进行吐槽。

    “童梦姿果然不靠谱,怎么提出这么无理的要求,感觉这一组可能没希望了。”

    “但是说真的,要是你在现场,你能忍得住?平时一个个看吃播都忍不住犯猪瘾,人家童梦姿娇生惯养的大小姐,现在只是要求吃一口烤串,我感觉也勉强还能理解。”

    “是啊,其实她一开始也努力工作了,只不过可能真的没吃过什么苦,所以很难从头坚持到底。”

    “你们没觉得这一对挺欢喜冤家的嘛?方正宇尽管眼神中满满都是对童梦姿的嫌弃,但最后还是给她烤肉了,还给她找了撒料,哈哈哈。”

    “那明明是没招了。”

    “我觉得谁和童梦姿待在一起,似乎都挺没招的。”

    “简直是没招姐。”

    “歪个话题,这家店的烤肉看起来真的很不错诶,我也饿了。”

    ……

    在观众的议论纷纷中,最后一组的任务时间也到了。

    任务结束之后,方正宇立刻摘掉了帽子、口罩和工作服。

    他几乎浑身都湿透了,看起来更是一副接近力气耗尽的状态。

    童梦姿情况稍微好一些,但由于她也从来没做过这么大工作量的事,所以看起来也累得不行。

    尽管这一组的任务内容在难度上并不高,但体力消耗的确不小。

    四组的表现已经全部展示完毕了。

    弹幕也很快活跃起来,纷纷在猜测这四组最后的分数排名。

    不过在排名上,观众和网友们也存在争议。

    有的人觉得,毫无疑问,第一名应该是许云昕和任霄那一组。

    两人配合完美,寓教于乐,也得到了小朋友们和老师、园长的一致认可。

    也有人觉得,第一名应该归属于邬蕾和季然这一组。

    这一组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堂班会课,更是关于人生哲学的探讨,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而且在邬蕾和季然这一组的内容播出之后,也有不少观众立刻晒出了自己跟着回答六个问题的答案。

    可以说,这一组的表现甚至也影响到了场外的观众!

    拿第一当然毫不过分!

    由于这两组表现太亮眼,一开始最为众人看好的钟星成组的呼声倒是并不高。

    但这也不难怪他,因为他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了。

    观众们都能看出来,饮品小推车最后的客流量几乎是一开始的十几倍,两人都快要做不过来了。

    这都是因为钟星成调整了销售策略,找到了共赢合作方。

    但纵然钟星成的表现不差,也敌不过许云昕和任霄这一组的表现太过恐怖。

    尤其是许云昕,简直是展现出了妖孽级别的能力。

    那副已经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小思想者》,很显然艺术价值绝对不低,等热度发酵之后,可能会被供上新的神坛。

    到时候,就连节目组,都能因为许云昕而沾上光。

    这种实力,是其他组都不具备的。

    邬蕾那一组在技艺的展示上不如许云昕这一组,但在深度和人生教育意义上,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如果节目组能以这一点作为评分标准。

    那邬蕾这一组的分数显然也不会低。

    至于方正宇和童梦姿这一组,观众们的想法倒是比较一致的。

    这一组其实表现得还算合格,可是奈何其他组的表现都太过优秀,所以如无意外,这一组肯定是要垫底了。

    最后的结果也没让观众们等太久。

    点评团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

    得出了最终的排名——

    第一名:许云昕、任霄组。

    第二名:邬蕾、季然组。

    第三名:郁采萱、钟星成组。

    第四名:童梦姿、方正宇组。

    这个结果虽然让某些观众有些意外和不满,但基本上还是符合网友的预测的,大部分人都很快接受了这个结果。

    点评团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从总打分情况来看,其实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并不算大。

    而在“合作分”这一项上,三组都拿到了九十八分左右接近满分的成绩!

    这说明,在点评团看来,三组成员互相之间的合作配合都很好。

    “发布任务者满意度”也是打分的重要标准。

    这一点上,得分最高的是许云昕、任霄组和郁采萱、钟星成组。

    这个标准也是和任务完成度挂钩的。

    幼儿园的老师和院长,乃至小朋友们,对两位新老师的表现都相当满意。

    而饮品小推车的原摊主,看到钟星成和郁采萱两人的表现后,也表示相当认可。

    邬蕾和季然这一组,在这一点上得分并没有那么高。

    或许是因为两人这堂班会课的主题超越了老师和校方的认知,所以他们反而在打分上略显保守和迟疑。

    不过这一点,很多网友也能理解。

    这种人生层面的教育,还是太过超前了。

    如果稍有偏差,反而会污染孩子们的单纯认知。

    教育本来就是存在滞后性的。

    最正确的东西,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就传达给学生们。

    很多人往往在成年和长大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的本真道理,竟然在学生时代的教材课本上,都有体现。

    这种现象被形容为:“曾经开的空枪,在多年后,子弹正中眉心”。

    教育的闭环,很有可能在多年之后才会形成。

    而邬蕾和季然的这一堂班会课,实际上是让孩子们在更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人生这个大命题的全貌,促使他们提前开始主动思考。

    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能否进行正确的思考,又能得到怎样的思考结果,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所以考虑到这一点,点评团经过激烈的争议之后,还是没有将邬蕾和季然这一组列为第一名。

    但是那位专家也颇为感慨地说道:“但我看得出来,这两位嘉宾并不是奔着完美完成任务、拿到高分数高排名而去的,他们是真的在想,他们能带给这些孩子们一堂怎样有意义的班会课。”

    “说教?训导?那些都没有意义,他们明白,他们能教给孩子们的,是他们走到人生这一步所累积的所有感受和智慧,这些,是他们能拿出来最好的东西。”

    “他们,足够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