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颇多,文化上却显得相对贫瘠。也不知是风水还是土地的原因,好些年都没出文人了。
这些商贾之家不信邪,为了家族后代,大家出了不少钱。以西州首富陆今朝为首,出资建了规模宏大的书院,聘请全国名师,奈何学生就跟榆木疙瘩似的,资质太过平常。哪怕在西州是不错的,和全国学子一比,就不够看了。
更别提陆锦澜这种,在西州就吊车尾的差等生了。
陆锦澜听说这些事之后,都替陆今朝心疼。这跟花几十万送孩子上补习班,而孩子只考十几分有什么区别?
她严重怀疑,她这个就读名额是钱砸出来的。这么大个西州城,她这一届只招了两百零三个人,就有她这个不学无术的。幸好只好招了两百多个,要是招了八百多个,说不定她要考八百多名了。
马车晃晃悠悠,洗墨提醒:“大少娘,咱们到了。”
陆锦澜刚一下马车,正瞧着西州书院匾额出神,肩膀忽然被人撞了一下。
一个娇憨的年轻女子亲昵的搭着她的肩膀,“陆少,好久不见啊。”
另一个圆脸白白胖胖的姑娘亲热得挽着她的手臂,“你怎么眼底乌青呢?没睡好啊?”
陆锦澜瞥了眼她们脑侧的提示条,得知这两位就是和自己轮流做倒数第一的孙少娘和殷少娘。
“我这两天复习功课,没怎么睡。”
两人愣了一下,放声大笑。
“你?复习功课?哈哈哈哈……”
“我说陆大少,你是不是怕我们没睡醒给我们讲笑话?你那课本跟刚发下来一样新,你还复习?别逗了。”
陆锦澜正笑着和二人闲聊,身侧忽然飘过去阴恻恻的一句:“差生就是差生,复习也没用。早就该退学,把名额让人有需要的人。”
三人脸色一变,殷少娘不由叫住那人,“吴思群你站住,少阴阳怪气的,是个娘们儿就把话说清楚。”
吴思群转过头,冷冷道:“抱歉,我只是忍不住说出事实而已。”
孙少娘忍不住打抱不平,“大家都是同学,你怎么这样说话呢?”
吴思群冷哼一声,“我讨厌蠢货,不行吗?”
“哼,你有多聪明啊?你上次不过考个一百八十名而已,轮得到你瞧不起我们吗?”
吴思群微微一笑,“在下不才,是一百八十名,但这个排名可比你们倒数一二三高出了一大截。”
陆锦澜看身边这两位气得牙痒痒,笑道:“不必无谓争执,咱们以这次考试定输赢。也不赌别的,谁考的差,谁就站在书院门口大喊三声‘我蠢钝如猪’,如何?”
话一出口,孙少和殷少吓了一跳。
吴思群爽快应道:“好,我考过你们三个,你们站在这儿喊。你们三个任何一个人考过我,我喊。”
陆锦澜:“一言为定。”
殷少、孙少:“哎?不是,打赌之前,能不能和我们商量一下?”
“怕什么,我对自己有信心。一百八十名就是这水平?如此傲慢无礼,有什么可怕的?我连她都考不过,我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页?不?是?ⅰ????????ě?n?②?〇????????????????则?为?屾?寨?站?点
陆锦澜拉着两人进了考场,考场内吵吵嚷嚷,吴思群不时投来挑衅的目光,直到师傅进门。
六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用教鞭敲了敲桌子,“肃静,考试开始。”
“嗯?”陆锦澜拿到试卷不禁一愣,怎么考这个?
她押错题了。
作者有话说:
----------------------
其实,孙殷二人见到陆锦澜这么高兴,是因为陆大少不来,她俩就要轮流倒数第一了……
第4章男人用得我用不得
陆锦澜一直以为这个世界考八股文,就是从书本中摘取一个句子,让考生按照严格的八股格式做文章。
她头脑灵活生性散漫,最讨厌这些条条框框。所有文体中,陆锦澜最烦的就是八股文。
可为了应付这场考试,这两天她搜肠刮肚,做梦都在研究八股文的写法。
结果打开试卷一看,考的是策问和诗赋。
陆锦澜心中涌起一丝微妙的感觉,虽然之前的准备没什么用,但又有一种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的畅然。
策问的题目非常务实,一题问如何防止官员贪污,另一题问嬅国边境和邻国时有冲突,该如何治理。
陆锦澜一看,这不跟国考的申论一个性质吗?作为考公圣体,这两道题目真是撞到她心坎上了。
现代读书人的优势是博古通今,策问这两个问题堪称千古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各有利弊。她可以择优选取,组织词句,转化成文言文写出来即可。
陆锦澜略微思索片刻,提笔作答。
在考卷上大谈专款专用,高薪养廉,监督官员资产等等。
片刻后忽然收起笔,眉心微蹙,暗暗思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该怎么写来着?
她笔尖微顿,随即从容写道:“以制为笼,囚权于其中。”
论完“权柄制于法度之笼”的事儿,又写了半天边境应敌之策。
陆锦澜在现代做的是民政基层,她哪里懂得什么边境治理?全靠文学素养和历史经验,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她在作答中极力主战。
两道策问做完,手腕都写酸了。
外面传来一声锣响,监考提醒考生,“还有一刻钟。”
十五分钟?诗赋题我还没看呢!
陆锦澜暗道糟糕,匆忙的翻到第三张,对着“不限题目不限韵”的要求,开始冥思苦想。
正常人不学作诗,但汉语言专业多少有点不正常,所以涉猎了一点。
她倒不是完全不能作,可时间太紧了,而且她也不知道同学们都是什么水平,怎么想都觉得不要冒然自作比较好。
为了冲一个好名次,当然是从脑海中拿来一首千古名篇比较稳妥。
但问题是……用别人的,是不是不太好?
此念一起,立刻掐灭。
啊呸!男人用得,我用不得?各位古人对不起,借一篇给俺应个急。
陆锦澜略微天人交战了一下,立刻提笔写道:《春江花月夜》——梦会张若虚偶得一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首诗在现代被评为孤篇盖全唐,她就不信她的同学人均诗仙诗圣,能把她比下去。
陆锦澜奋笔疾书,赶在收卷前写完最后一个字,成功交卷。
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考完了,陆锦澜一身轻松。
回到陆家,开始体验她陆家大少娘的潇洒生活。
有个做首富的娘,家里银钱是花不完的。陆家吃穿用度,都是西州城里一等一的好。
家里仆人近百,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做什么都有人伺候,周到的让她这个现代人适应了好几天才勉强习惯。
不过自从考完试她也没闲着,没事就去赚生命值。家里这些男人,她都凝视了个遍,还天天到街面上看。
西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