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元年初,公元194年。
曹操以不敬之罪下令斩杀名士边让,灭其满门,以震慑兖州人心,为再伐徐州做准备。
长子曹昂率军亲赴陈留边家,刀锋所过,老幼不留。
…
兖州,山阳郡。
官道之上,一辆牛车正沿着泗水北岸疾行。
「曹操,你没想到吧,边氏还有我这个漏网之鱼。」
「你我本无怨,可谁让你给我玩九族消消乐,你这不是逼着我给你曹家销户麽…」
牛车上的年轻公子,边嚼着胡饼边碎碎念着。
一月前魂穿汉末,两世记忆融合后,边哲赫然发现自己的身份竟是边让之子。
那个因直言不阿触了曹操逆鳞,即将被满门族灭的兖州名士。
曹操的屠刀来的太快,边哲救不了边家只能自救,抢先一步逃往山阳郡好友伊籍府中躲过一劫。
虽说与边家相处不久,感情说不上多深厚,边哲却是那种一饭之恩必报之人,再加上曹操全州通缉他这个「边氏馀孽」,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前边渡口上了船,我们就能走泗水直奔沛县。」
赶车的伊籍马鞭向前指了指,却又面露困惑:
「可我还是觉得,我们避往荆州才是上策,刘景升乃一州之牧,愚弟与那刘景升乃同乡,谋个一官半职当不在话下。」
「那刘玄德不过一平原相,还是公孙瓒表奏,兵不满万,地不过沛县一隅,我们去投奔他能有何前途?」
边哲咽下胡饼,而后意味深长道:
「机吧呀,你不懂,这天下间既能保我性命,又能助我报灭族之仇,还能让你我位极人臣配享太庙者,唯这刘玄德一人也。」
伊籍眼神惊奇中夹杂困惑。
显然他想不通,自己这位好友,何以会对一个连一方诸侯都算不上的小角色,竟有如此高的评价。
什麽位极人臣,配享太庙,更是不知所云。
「我还是看不出这刘玄德有何过人之处,不过你我刎颈之交,你即是执意去沛县投奔此人,我随你便是。」
说罢伊籍转过头来,一脸认真道:
「还有啊,我提醒你多少回了,我是表字机伯,不是机吧,别再叫错了。」
「是是是,机吧,不,机伯…」
嗖!
一箭从身后破空而来,擦着他耳边划过。
边哲吓了一跳,猛然回首,只见十馀名军卒,不知何时竟追了上来。
为首一员年轻武将,张弓搭箭再次对准了他们。
「是曹军,必是他们追到了山阳郡,有人告发了我们!」
伊籍脱口惊呼。
赶尽杀绝啊,这很曹操。
边哲胡饼一扔,一把夺过伊籍手中马鞭,拼了命狂抽。
「边哲,终于给我逮到你了!」
身后方向,曹昂嘴角钩起一抹冷笑。
原本他是奉曹操之命,往陈留斩杀边让全族,谁想却走了一个漏网之鱼。
于是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才一路追至山阳郡。
连射数箭不中,曹昂气到弓箭一扔,拍马拖枪疾追而上。
牛车怎跑得过战马,转眼已是追近。
「边氏馀孽,哪里逃!」
曹昂一声厉喝,手中大枪抡起就要下杀手。
边哲心头咯噔一下。
这厮武艺看起来算不上多强,收拾他和伊籍两个书生却绰绰有馀。
正面打不过,只能上手段了。
边哲丢下马鞭,右手佩剑出鞘,左手伸进腰囊里摸了把石灰粉。
眼瞅那曹将眼珠瞪到斗大,作势就要甩一把时。
一道寒光,从泗水方向破空而来。
正中曹昂左眼。
一声哀嚎声响起,曹昂便伏倒在了马背上。
百步穿杨,好俊的箭术!
边哲面露惊喜,暗暗喝彩。
后方曹军们大惊失色,怎敢再追,慌忙护着中箭的曹昂仓皇而退。
危机解除。
只是一切发生的太快,伊籍来不及反应,整个人已是目瞪口呆。
边哲却已冷静下来,松了手里的石灰粉,回头寻着来箭方向看去。
只见河畔苇丛中,一将左手执枪右手拿弓,策马徐徐而出。
白马银枪,百步穿杨,臂缠黑纱,还从沛县方向来…
莫非是他?
边哲心中一喜,忙拱手道:
「人言常山赵子龙,箭术绝世,果然名不虚传。」
「多谢赵将军相救之恩!」
赵云眼眸一亮,奇道:
「小郎竟识得我赵云?」
还真被他猜对了。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赵云,还为其所救,缘分啊…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天下谁人不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边哲张口就是人情世故。
赵云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
「子龙将军这应该是拜辞了那玄德公,要回乡为亡兄守孝吧?」
边哲目光落在了赵云臂上所缠黑纱。
按照时间线,赵云在追随刘备救徐州,待曹操退兵之后,得知兄长病逝,便拜辞了刘备回乡守孝。
下一次相见,已经是六年之后的官渡之战。
听得边哲此言,赵云眼眸蓦然一聚。
他确实是因兄长病逝,想要回乡奔丧,不料途经这山阳郡地界,正撞上一队曹军追杀两个百姓。
厌恨于曹军在徐州的所作所为,赵云才想也不想便弯弓搭箭,出手相救。
不想救下的这小郎,气度举止颇为不凡,使得自己姓名便罢,竟然连他要回乡奔丧也一并猜出。
此人绝非寻常百姓!
念及于此,赵云挂住银枪,拱手道:
「小郎所言不错,云观小郎非是常人,不知尊姓大名?」
边哲忙拱手还礼:「在下陈留边哲,表字玄龄。」
边哲…姓边!
赵云眼眸一动,忙问道:
「那位被曹操所害的边让边元礼,不知与小郎有何关系?」
「正是先父。」
边哲选择了坦诚相告。
换成别人他也许会担心会为了悬赏,将他拿下送往兖州,对赵云他却放一万个心。
义薄云天赵子龙可不是白叫的。
赵云大吃一惊,显然没料到,眼前这年轻小郎竟是边让之子。
「我边家被抄家灭时,哲侥幸逃往我这位好友伊机伯府中躲过一劫,原本想前往沛县投奔玄德公,不料…」
边哲将来龙去脉讲过,拱手道:
「哲与玄德公素昧平生,不知子龙将军可否代为引荐?」
他想邀赵云同往沛县。
一来有赵云保护安全有保障,二来也能把赵云拐回到刘备身边。
徐州大战在即,刘备本就兵微将寡,若再走了一个赵子龙,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好,云就护送边先生去沛县!」
赵云不假思索便答应。
边哲松了口气,有赵云保护,此去沛县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机伯,还愣着做什麽,咱们走!」
边哲胳膊肘子撞了撞还在处于失神状态的伊籍。
「赵子龙…那刘玄德麾下,还有这等箭术非凡,侠肝义胆的猛士?」
「玄龄,你是怎麽知晓这赵子龙,怎从未听你提起过?」
缓过神来的伊籍,一边催动牛车跟随赵云南下,一边满心好奇低声问道。
「机吧啊,你先赶会车,我打个盹…」
边哲打了个哈欠敷衍了事,仰头便躺倒在了牛车上。
转眼已是打起了呼噜。
「满门被灭,又刚虚惊一场,竟然还睡得着?」
「这个边玄龄,似乎与从前颇不一样了,莫非精神遭逢重创,故而心智有变?」
望着鼾声如雷的边哲,伊籍喃喃自语,眼中掠起几分困惑。
…
五天后,边哲在赵云的护送下,终于抵达了沛县,亲眼见到了那位名垂千古的昭烈帝。
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果然与史书中描述中一样。
刘备对赵云的去而复返,自然是大为惊喜,当即便令准备酒宴,要为赵云接风。
赵云忙将边哲请上前来,将前因后果一一道出。
出身草根的刘备,早就习惯了被天下士人视若无睹,如今虽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坐镇小沛,本地豪姓名士却都不屑来登门拜访。
忽闻一位大名士之子,千里迢迢来投奔,自然是顿感受宠若惊。
当下刘备便设下酒宴,盛情款待边哲。
「令尊直言刚正之名享誉天下,备亦景仰已久,不想却为曹操所害,实为可惜。」
「还请边先生节哀才是。」
刘备一番宽慰之词,吊唁之言。
尔后收起慨叹,正色道:
「承蒙边先生看得起我刘备,愿以性命相托。」
「边先生尽管安心在我沛县住着便是,我刘备只要有一口气在,必保边先生周全!」
不愧是昭烈帝。
对自己这麽个流亡之士,能礼贤下士,以上宾之礼相待便罢。
明知他与曹操有深仇大恨,却仍敢收留死保,以命相护。
昭烈昭烈…果然名字可能起错,谥号却绝不会有错。
「人言玄德公礼贤下士,豪义仁厚,果然名不虚传。」
边哲面带感激一拜,尔后话锋一转:
「承蒙玄德公收留庇护,哲感激不尽!」
「听闻玄德公乃汉室后裔,素有匡扶社稷,救济斯民之心!」
「哲不才,想为玄德公献上一条兴复汉室之策!」
刘备神色陡然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