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病因

    “我还问了他女儿几个问题。”

    “病人胸闷,口中发黏,大便溏而不爽。”

    周逸尘说的这些症状,之前的病历里都有记录,但是很零散。

    大家都被反复低烧这个最显眼的症状给误导了。

    现在被周逸尘这么拎出来,一条条摆在一起,一个模糊的方向,似乎正在慢慢变得清晰。

    周逸尘看着刘主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任,您看,这些症状合在一起,是不是很像湿邪困阻中焦的表现?”

    “咱们之前开的方子,大多是围绕着清热、滋阴去的。”

    “会不会……路子从一开始就偏了?”

    “湿邪困阻中焦”!

    这话一出,刘正宏的眼睛瞬间一亮。

    “哎呀!”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懊恼地摘下眼镜,揉着眉心。

    “光想着他发烧,就一门心思地给他清热解毒,忘了辨证论治的根本了!”

    “舌苔白腻,脉濡滑,胸闷纳呆,大便不爽……这不就是最典型的湿温嘛!”

    “热为标,湿为本!”

    “湿邪不去,这热怎么可能退得下去!”

    刘正宏越说越激动,看周逸尘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一块稀世璞玉。

    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很惊讶。

    钱卫国推了推眼镜,看周逸尘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行医二十年,自问经验丰富,可面对这个病人,也是束手无策。

    没想到,被一个刚来两天的年轻人,一语道破了。

    张兰芳看着周逸尘,眼睛里全是掩饰不住的佩服。

    而孙建军,则是彻底傻眼了。

    他张着嘴,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原本的优越感,早就被冲得一干二净。

    他现在才明白,人家这个县城来的进修医生,是有真本事的。

    刘正宏激动过后,立刻恢复过来。

    他看着周逸尘,语气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小周,好样的!”

    “既然病因让你给找着了,那这个病人就交给你来负责。”

    “建军,你把这个病人和小周交接一下。”刘正宏转过头,对孙建军说道。

    听到主任的话,孙建军神色复杂的点了点头。

    让他把手里的老大难病人,交给一个刚来两天的进修医生。

    说实话,脸上有点挂不住。

    感觉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火辣辣的。

    可转念一想,他又松了口气。

    这老大爷在他手里快一个月了,用尽了法子,病情就是不见好。

    家属天天来问,主任也隔三差五地过问,他自己压力也大得不行。

    现在甩出去,也算是个解脱。

    作为医生,他当然希望病人能被治好。

    只是这治好病人的人,不是自己,心里总归不是个滋味。

    孙建军心里五味杂陈,动作上却不慢。

    他回到自己座位,拉开抽屉,把三号床病人的所有资料都理了出来,往周逸尘的桌子上一放。

    “喏,都在这了。”

    “之前用的药,开的方子,还有西医那边的所有检查报告,都在里面。”

    周逸尘站起身,没有在意孙建军的态度。

    他双手接过那叠厚厚的病历,认真地说道:“谢谢孙医生。”

    这一声客气的孙医生,让孙建军心里更别扭了。

    他摆了摆手,拉开椅子坐下,没再说话,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假装认真地看了起来。

    办公室里,其他人看在眼里,也没人多说什么。

    大家都是一个科室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心里那点小九九,都清楚得很。

    周逸尘没管这些。

    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治病救人。

    他拿着病历,又仔细地翻看了一遍孙建军之前开的方子。

    果然,思路大多是清热解毒,兼顾扶正固本。

    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功夫。

    他把病历整理好,放到一旁,然后拉开自己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一本崭新的处方笺。

    这是他来报到的时候,护士长于秀芬给他的。

    这也是他来市人民医院之后,第一次正式开方。

    周逸尘拿起钢笔,拧开笔帽。

    办公室里很安静,所有人都假装在忙自己的事,但耳朵,其实都悄悄竖着。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一鸣惊人的年轻人,到底要开个什么神仙方子。

    周逸尘的表情很平静,眼神专注。

    他手里的钢笔,在处方笺上,写下了一行行清秀而有力的字。

    没有丝毫的犹豫。

    仿佛这个方子,早就在他脑子里盘算过千百遍了。

    钱卫国装作起身倒水,从周逸尘身后路过,不经意地瞟了一眼。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

    三仁汤?

    钱卫国愣了一下。

    这是清代名医吴鞠通《温病条辨》里的方子,专门用来治疗湿温病的。

    思路对,用方也精准。

    这个年轻人,是真有两把刷子。

    周逸尘很快就开好了方子,又在后面加了几味药,调整了一下剂量,使其更符合老大爷现在虚弱的身体状况。

    写完之后,他从头到尾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

    这才把笔帽盖上,撕下处方笺。

    “主任。”

    周逸尘拿着方子,走到了刘正宏的办公桌前。

    “您过目一下。”

    虽然刘正宏说了让他全权负责,但规矩就是规矩。

    尤其是在他还是个进修医生的情况下,把方子给主任审核,是最稳妥,也是最基本的尊重。

    刘正宏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接过了方子。

    他看得非常仔细,每一个药名,每一克剂量,都看得清清楚楚。

    “三仁汤加减……”

    刘正宏嘴里轻声念着,眉头舒展,不住地点头。

    “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思路清晰,用药精准。”

    “不错!”

    他抬起头,把方子递还给周逸尘。

    “就按这个方子开,先开三剂,看看效果。”

    “好的,主任。”

    周逸尘接过方子,心里也松了口气。

    来医院进修两天,这算是他接到的第一个正式任务。

    也是他在这里,治疗的第一个病人。

    他必须开个好头。

    周逸尘签上自己的名字,拿着方子走出了办公室。

    他没有直接去中药房划价。

    药要慢慢熬,见效也得等时候。

    老大爷在床上躺了快一个月,身子骨都虚了,精气神也泄得差不多了。

    光靠喝药,那股子憋闷的劲儿,没那么快散掉。

    他打算先用针灸,帮老大爷通一通气机,把堵住的关窍先打开。

    药力才能更好地走遍全身。

    这叫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