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风雪夜归 > 往事如刀

往事如刀

    往事如刀(第1/2页)

    第三十章祠堂秘辛,往事如刀

    孙郎中引我至桌边蒲团坐下,神色凝重如铁。他小心地从怀中取出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古朴玉佩,置于香炉烟气之上。玉佩触及烟气,发出微不可闻的轻鸣,一层淡金光晕将石室笼罩,隔绝内外。

    “此乃‘清静玉’,可防窥探。”他解释道,随即切入正题,“墨小友,你既见过那标记,当知此事非同小可。要应对它,需先知其根源。”

    他指向手抄本上的一处潦草图示,那正是邪祀标记的变体,旁边注释小字:【红白相冲,阴阳逆乱,祀主无面,祸延百年】。

    “约三十年前,李家坳发生一桩惨事。”孙郎中声音低沉,带着岁月的沉重,“当时村里最出色的猎户李茂山,与邻村姑娘秀荷定亲,本是红事。谁知迎亲当日,秀荷的花轿在山中遭遇山洪,送亲队伍无一生还,红事瞬间变白事。”

    我心中一凛,红白相冲!

    “噩耗传来,李茂山当场吐血昏厥。醒来后,他变得痴痴傻傻,整日抱着秀荷的嫁衣在山中游荡。七日后,有人在村后山涧发现他的尸体,怀里紧抱嫁衣,脸上……没有五官。”

    无面!我右臂印记隐隐发烫。

    “自那以后,村子便开始不太平。先是牲畜无故暴毙,死状诡异,像是被吸干精气。随后,有人开始夜半听到迎亲唢呐和送葬哀乐同时响起,有人声称看到无脸的新郎官在雾中游荡。村中老人相继离奇死亡,死前都喃喃说着‘红白事……都是我事……’。”

    孙郎中闭上眼,仿佛不忍回忆:“先父,也就是上一代郎中,察觉有异,依据祖传残卷调查,发现祸源可能指向山中一座早已荒废的古祠——当地人称之为‘无面祠’。他曾试图前往探查,却重伤而归,临终前死死抓住我的手,只说了一句:‘祠中有碑,碑上有誓,红白皆祀,万劫不复!’”

    无面祠!碑文!与我经历完全吻合!

    “先父死后,我继承遗志,暗中调查。发现那邪祀标记并非固定一处,而是会随着‘气脉’流转,出现在村中阴气汇聚之地。老槐树下的标记,已是今年第三次出现。每次标记显现,村中必有人心智失常,或暴毙而亡。我以残破的‘正心印’和药王秘传香药勉强压制,却始终无法根除。那邪祟之力,仿佛扎根于此地脉络,生生不息。”

    他看向我,眼中带着深深的无力感:“我怀疑,三十年前李茂山和秀荷的惨剧,并非偶然,而是某种邪恶祭祀的‘引子’!他们的怨气与魂魄,被那无面祠的力量利用,化作了滋养邪祀的养分,将这李家坳变成了它们的‘祀田’!”

    祀田!这个词让我毛骨悚然。难道整个村子,连同其上的生灵,都成了那邪祀持续收割的祭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往事如刀(第2/2页)

    “近来,邪祟活动越发频繁,标记出现间隔缩短。我担心……一场更大的祭祀,恐怕已在酝酿之中。”孙郎中忧心忡忡,“墨小友,你力量特殊,或能感知到我所不能察之事。依你之见,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沉吟片刻,冥棺传承中的信息与孙郎中所言相互印证,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清晰。这李家坳,早已深陷泥潭。

    “当务之急,是弄清标记出现的规律和目的。”我沉声道,“郎中可知,除了老槐树,村中还有哪些地方曾反复出现标记?下一次可能出现于何处?”

    孙郎中走到墙边,取下一张手绘的简陋村落地图,上面用朱砂标记了几个点:“据我多年记录,标记多在村口老槐、后山乱葬岗、以及……村中废弃的宗祠附近出现。时间上,似与月亏月盈有关,下次月圆之夜,就在三日后。”

    宗祠?我目光一凝。宗祠往往是一个宗族气运凝聚之地,若被邪气侵蚀,后果不堪设想。

    “宗祠如今是何状况?”

    “早已荒废多年。”孙郎中叹息,“自三十年前惨事发生后,宗祠便屡现怪事,无人敢近,逐渐破败。我曾数次想入内查探,皆被一股无形阴冷之力阻挡在外。”

    无形之力阻挡?看来,那废弃宗祠极有可能是邪祀的一个重要节点。

    “月圆之夜,邪气最盛。”我看向孙郎中,决然道,“届时,我欲往宗祠一探。”

    孙郎中脸色一变:“不可!那地方凶险异常!先父便是……”

    “若不查明根源,剪除节点,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我打断他,“邪祀之力已如附骨之疽,拖延下去,全村恐遭大难。我有自保手段,郎中只需在外策应,若情况不对,接应即可。”

    孙郎中看着我坚定的眼神,知我心意已决。他沉默良久,最终重重点头:“好!老夫虽不才,愿以毕生所学,助小友一臂之力!这三日,我需准备些克制阴邪的药物和符箓。”

    计议已定,窗外已透出蒙蒙天光。

    离开密室时,孙郎中郑重地将那枚“清静玉”递给我:“小友身负异力,易被邪祟窥伺。此玉虽不能御敌,却能遮掩气息,暂保周全。”

    我未推辞,接过玉佩贴身藏好。一股温润平和的气息笼罩周身,确实感觉隐晦了许多。

    回到杂物棚,天色已亮。村中炊烟再起,鸡鸣犬吠,看似与往常无异。但我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暗涌,正悄然逼近。

    月圆之夜,宗祠之行,吉凶未卜。但无论是为了报恩,还是为了解开自身与冥棺的谜团,这一趟,我都必须去。

    (第三十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