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开局穿越杨宇霆,辅佐少帅抗日 > 第398章 老普鲁士正黑旗

第398章 老普鲁士正黑旗

    1932年8月8日午后,杨春元又一次踏上了柏林这片土地,和上次是的目的不同,他一次来可谓是公私兼顾。

    他身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他此次来柏林的任务明确且十分轻松,就是与德国国防部中将埃里希·冯·里希特霍芬将军,也就是自己的岳父,商讨第二批6个德械师装备的转运事宜。

    汽车驶过柏林的街道,沿途的建筑既有普鲁士时期的庄重典雅,又隐约透着一丝躁动。街角的海报栏上,纳粹党“卐”字标志的宣传画与社民党、中央党的竞选标语挤在一起,成了这座城市此刻独特的气息。

    7月31日德国国会选举刚过,纳粹党以37.4%的得票率拿下230席,成了国会第一大党,但兴登堡总统领导的老普鲁士军政集团,仍在攥着权力不肯松手,死也不想任命小胡子为国会总理。

    半小时后,汽车停在了国防部大楼前。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庄严肃穆,门前站岗的士兵身着深绿色军装,靴筒擦得锃亮。

    杨春元刚下车,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正门走来,埃里希中将身着笔挺的国防军中将制服,胸前挂满了一战时期的铁十字勋章,银灰色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唯有眼角的皱纹比上次见要深邃了几分。

    作为兴登堡最信任的老部下,他从骨子里透着普鲁士军官的骄傲,对纳粹党那群“街头起家的煽动者”向来没什么好感。

    “春元,一路辛苦了。”埃里希走上前,先用德语问候,随即又生硬地切换成中文,为了和女儿夏洛特的丈夫顺畅沟通,他特意请了柏林大学的中文教授,学了半年,虽磕磕绊绊,却足够真诚。

    杨春元的德语也显得很正宗,一股子老普鲁士味道,他握住岳父的手“岳父大人,劳您亲自等候。此次前来,就是为了6个德械师的转运,东北军那边还等着这批装备充实防线。”

    两人并肩走进国防部大楼,路过的军官看到埃里希,都会停下脚步敬一个标准的普鲁士军礼,眼神里满是敬畏。

    办公室内,巨大的实木办公桌上摊开着一张欧洲与东亚的联合地图,红色的箭头从德国汉堡港出发,穿过北海、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最终指向中国东北的大连港,这是初步拟定的转运路线。埃里希指着地图上的汉堡港,语气严肃“6个德械师已在汉堡港装箱,下月启航。转运要协调海军护航,现在国会里那群‘小胡子’的人天天闹腾,装备还是尽快运走的好。”

    提到“小胡子”,埃里希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屑。杨春元心中了然,他来之前就听父亲杨宇霆提过,德国现在内部割裂相当严重,老普鲁士集团靠军队和官僚体系掌权,纳粹党靠选民支持占了国会优势,双方明争暗斗,几乎没有一天是消停的,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兴登堡日薄西山,逐渐老去,而小胡子却是如日中天。

    “东北军已在大连港准备好卸货码头与仓储仓库。”杨春元俯身看着地图,指尖落在大连港的位置“只要装备能安全抵达,后续接收没问题。只是海军护航的费用与时间,还需您多费心。”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两人围绕转运路线的安全性、护航舰艇的数量、费用的分摊比例展开细致讨论。埃里希时不时拿起钢笔在文件上标注,偶尔会停下来喝一口不加糖的黑咖啡,他说这是普鲁士军官的习惯,能让人保持头脑清醒。杨春元则用铅笔在草稿纸上演算,将每一笔费用都换算成东北军军饷,确保不会给本就紧张的东北财政增加过多负担。

    当讨论到装甲车的装卸效率时,埃里希突然放下钢笔“夏洛特身体恢复的怎么样?景行成长的还健康吗?”

    提到妻儿,杨春元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柔和的笑意。这次来柏林前,他特意让夏洛特抱着景行拍了张照片,此刻正夹在文件袋的扉页里。他掏出照片递给埃里希“您看,景行的眼睛像夏洛特,又大又亮,就是性子像我,摔倒了不哭闹,自己能爬起来。”

    埃里希接过照片,眼神扫过外孙的笑脸,嘴角的笑意都压不住了“像,真像夏洛特小时候。等这批德械师的事敲定了,我真想抽时间去沈阳一趟,看看景行,也看看你们在东北的生活,总比在柏林看这群政客吵架强。”

    下午五点,讨论终于结束,两人在文件上签下名字,随后,埃里希带着杨春元去了柏林市中心的一家餐厅,刚走到餐厅门口,便见一个穿着浅灰色羊毛西装、戴着圆框眼镜的男人朝他们挥手,那人头发微卷,眼角与埃里希有几分相似,只是气质更显儒雅,少了军人的锐利。

    “埃里希,我还以为你们要迟到了。”男人走上前,先用德语与埃里希拥抱,随后看向杨春元,主动伸出手“这位就是夏洛特的丈夫,杨先生吧?我是海因里希·冯·里希特霍芬,埃里希的弟弟,在柏林大学教历史学。”

    杨春元握住海因里希的手,只觉对方掌心温润,带着书卷气“海因里希叔叔,久仰。夏洛特在家书里提过您,说您对东亚历史很有研究。”

    “只是兴趣而已。”海因里希笑了笑,推了推眼镜。

    三人走进餐厅,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角落里的手风琴手正演奏着《霍斯特·威塞尔之歌》的反调,《啤酒桶波尔卡》,欢快的旋律驱散了办公时的严肃氛围。

    侍者端上烤猪肘、酸菜与巴伐利亚黑啤酒,埃里希给杨春元和海因里希各倒了一杯,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还是这里的黑啤对味,上次海因里希带我去的那家咖啡馆,卖的都是些加了奶泡的甜水,哪有一点普鲁士味道。”

    海因里希无奈地摇了摇头“哥,现在柏林的年轻人都爱喝那个。再说了,咖啡馆里能听到不少有意思的讨论,上周我还听到两个学生在聊关于小胡子和凡尔赛合约事情。”

    埃里希听到这话,放下酒杯,语气带着几分严肃“现在的国际社会,都被这些糊涂人给搞坏了。你看‘小胡子’那群人,整天喊着‘生存空间’,说白了就是想抢别人的东西。昨天我去总统府,听兴登堡总统说,纳粹党天天在国会搞罢工,一定要让小胡子当上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