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 第2827章 省长的邀请

第2827章 省长的邀请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沈青云刚坐在椅子上,还没来得及翻开抽屉里的王萌萌案材料,桌上的外线电话就响了。

    来电显示是“刘省长办公室”,他顿时愣了一下。

    刘汉生平时很少直接给他打电话,大多是通过秘书转达工作,这次亲自来电,想必有重要的事。

    “刘省长,我是沈青云。”

    他按下接听键,语气比平时多了几分恭敬。

    刘汉生即将退休,作为汉东的“老班长”,在省内干部中威望很高,沈青云一直很敬重他。

    “青云同志,忙吗?”

    刘汉生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汉东口音,温和却有力,背景里隐约能听到翻文件的沙沙声:“明天我打算去京州调研,主要看看经开区的企业复工和民生项目推进情况,想让你陪我一起去,方便吗?”

    沈青云有些意外,刘汉生调研通常带的是分管副省长或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很少带省委副书记,尤其是在他即将退休的节点。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立刻答应:“方便,省长,明天我随时待命,您定好时间和地点,我提前过去。”

    “好,那明天上午九点,在省委大楼门口集合,咱们一起出发。”

    刘汉生的语气里带着笑意,点点头说道:“林达康同志也会陪同,到时候咱们路上再细聊。”

    挂了电话,沈青云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刘汉生这个时候邀他调研,绝不仅仅是看看项目这么简单。

    结合沙瑞明上午的谈话,他心里有了个模糊的猜测:刘汉生或许是想在退休前,为汉东的政局过渡做些铺垫,而让他陪同调研,可能是要传递某种信号,比如对他的认可,或者希望他在政府工作中多承担一些责任。

    这个时候,秘书江阳敲门进来送文件,看到沈青云若有所思的样子,小声问道:“书记,您没事吧?刚才看您从沙书记办公室回来,好像有点不舒服。”

    “没事。”

    沈青云回过神,笑了笑说道:“对了,明天上午我要陪刘省长去京州调研,你把京州经开区最近的企业复工数据、民生项目进展,还有林达康同志之前汇报的光明纺织厂安置情况,都整理一份材料,今晚下班前给我。”

    “好的,我马上去办。”

    江阳点头离开,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稳”字,刚才从沙瑞明办公室出来时,沙瑞明把那张没落款的宣纸送给了他,说“留着做个纪念”。

    他看着纸上遒劲的笔画,心里渐渐有了主意:不管是沙瑞明的敲打,还是刘汉生的邀约,核心都是“稳定过渡”,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稳”的前提下,继续推进该做的事,不疾不徐,不偏不倚。

    ………………

    第二天上午九点,京州的晨光已经有些炽热。

    沈青云提前十分钟来到省委大楼门口,刘汉生的黑色轿车已经停在那里,车窗降下,刘汉生正靠在座椅上看文件,头发已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

    “省长,早上好。”

    沈青云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递过江阳整理的材料,对刘汉生说道:“这是京州经开区的相关情况,我提前让秘书整理了一下。”

    刘汉生接过材料,翻了两页,笑着说:“你做事还是这么细致。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咱们今天就是实地看看,听企业和老百姓说说心里话,比看材料实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沈青云,笑着说道:“常委会的情况,我听说了。文春林同志提的意见,你别往心里去,他那个人,有时候就是太看重程序,忽略了实际情况。”

    那天的常委会,刘汉生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参加,事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青云心里一暖,没想到刘汉生会主动提这件事。

    他笑了笑:“谢谢刘省长关心,我明白。昨天沙书记也找我聊了,让我注意节奏,顾全大局。”

    “瑞明同志说得对。”

    刘汉生点点头,语气变得严肃了些:“汉东的情况复杂,不是一天两天能理顺的。我在汉东工作了三十年,从县委书记到省长,见过太多起起落落。有时候,慢就是快,稳就是进,尤其是在换届前,不能出任何岔子。”

    说话间,车子驶离省委大院,朝着京州经开区方向开去。

    沿途的街道干净整洁,初夏的槐花开得正盛,细碎的花瓣落在车窗上,带着淡淡的香气。

    刘汉生看着窗外的街景,感慨不已的说道:“京州这几年变化真大,林达康同志还是有能力的,敢闯敢干,就是有时候太急了点,光明纺织厂的安置,要是再稳妥点,就不会有那么多信访了。”

    沈青云附和道:“林书记确实有冲劲,后续我会跟他沟通,让他在推进工作时多考虑民生诉求,毕竟稳定是第一位的。”

    九点半,车子到达京州经开区。

    林达康已经在管委会门口等候,穿着浅蓝色衬衫,领口系得严实,脸上带着标志性的干练笑容。

    “刘省长,沈书记,欢迎来经开区调研。”

    他上前与两人握手,手掌宽厚有力,热情的说道:“咱们今天先去两家重点企业,再去看看新建的安置小区,您看行吗?”

    “就按你说的来。”

    刘汉生点头,率先朝着不远处的“汉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走去。

    这家公司是经开区的龙头企业,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池,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百分之四十。

    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工人们穿着蓝色工装,戴着口罩,专注地操作着设备。

    公司董事长张山磊迎了上来,手里拿着安全帽:“刘省长,沈书记,林书记,快请进,这边是我们的正极材料生产线,刚引进的新设备,产能比之前提高了百分之三十。”

    刘汉生戴上安全帽,走到生产线旁,仔细看着设备运转情况,不时询问:“现在工人工资能按时发吗?有没有遇到供应链问题?”

    “工资每月十五号准时发,从不拖欠!”

    张山磊连忙回答道:“供应链之前有点紧张,多亏了经开区管委会帮忙协调,现在原材料能保证供应。就是希望政府能再给点税收优惠,咱们研发投入太大,压力有点大。”

    刘汉生点点头,看向跟在身后的经开区主任:“企业的诉求要记下来,回去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在现有政策框架内,给企业更多支持。新能源是朝阳产业,要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发展得更好。”

    沈青云在一旁补充道:“除了税收优惠,还可以协调银行给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解决研发资金问题。后续我让省金融办对接一下,尽快给企业答复。”

    张磊听了,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谢谢刘省长,谢谢沈书记!有政府的支持,我们肯定能把企业做得更好,为汉东的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离开新能源公司,一行人又去了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企业,刘汉生重点关注了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情况,叮嘱企业“既要保证生产,也要做好员工的防疫措施,不能掉以轻心”。

    上午十一点,调研队伍来到新建的“和谐家园”安置小区。

    小区里绿树成荫,健身器材整齐地摆放在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坐在长椅上聊天,孩子们在旁边的滑梯上玩耍,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是经开区为拆迁户建设的安置小区,共安置了五百八十户居民,上个月刚交房。

    刘汉生走到一位正在浇花的老人面前,笑着问:“大爷,您住在这里还习惯吗?房子质量怎么样?”

    老人放下水壶,认出了刘汉生,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刘省长!您怎么来了?住得习惯,习惯!这房子比以前的老房子好多了,又宽敞又亮堂,小区环境也好,谢谢政府,谢谢你们!”

    刘汉生拍了拍老人的手,语气温和:“您满意就好。有什么问题,随时跟社区反映,政府会帮你们解决的。”

    林达康在一旁介绍:“小区里配套了社区医院、幼儿园和超市,居民出门就能看病、购物、送孩子上学,生活很方便。后续我们还会在小区里建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沈青云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感慨:基层工作,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住得舒心、过得安心。之前王萌萌父母的遭遇,正是因为有些干部忘了这份初心,才让老百姓寒了心。

    他暗暗下定决心,不管遇到多大阻力,都要把王萌萌案查清楚,给老百姓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