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37章 今天是烦人蝉载着冰块精

第237章 今天是烦人蝉载着冰块精

    隔音隔物的阵法布置好后,接下来的几天,姐弟俩便陆陆续续地搬家了。

    正好也是楼上跟楼下的区别,搬家的事也不着急,陈拾安照常要上课,李婉音如今也要全职出摊,两人便只是在有空的时候,今天搬一点、明天搬...

    清晨的粥香弥漫在老屋的每个角落,阿亮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走出来,碗沿还细心地垫了块布防烫。他把粥放在林小凡面前的木桌上,又递上一双洗净的竹筷。

    “你昨晚睡得比前些年都沉。”阿亮说,“至少有六个小时没翻身。”

    林小凡笑了笑,低头吹了口气,热气拂上面颊,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他慢慢喝了几口,忽然问:“你今天是不是该回学校上课?”

    “请假了。”阿亮坐到对面,语气平静,“老师,你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人守着。我不是来照顾你的,是来完成一个交接。”

    林小凡抬眼看他。

    “你说过,‘守夜人’不是职位,是传递。谁接过那枚铜钱,谁就成了下一个点灯的人。”阿亮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布袋,倒出一枚磨损严重的古铜钱,轻轻推到桌中央。“这是我第一次做倾听时,你塞给我的。现在,我把它还给你??不是归还,是告诉你:它已经在更多人手里流转了。”

    林小凡的手指微微颤抖。他没有立刻去碰那枚铜钱,而是望着窗外槐树新抽的嫩芽,良久才开口:“你知道吗?我曾经以为,只要让更多孩子开口说话,这个世界就会变好一点。可后来我发现,最难开口的,其实是大人。”

    “我妈昨天给我打电话。”阿亮低声说,“她说她终于敢看我的日记了。以前她总怕看到‘我不想活了’这几个字,所以从来不翻。但现在她明白了,逃避比那五个字更伤人。”

    林小凡点点头:“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犯错,不代表不爱。”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教育部心理教育中心发来的内部简报截图:**全国首批“心灵守望者”认证讲师名单公示**。张莉的名字赫然在列,备注写着“树洞信箱系统设计者”。

    紧接着是一条语音消息:“林老师,我们决定把‘五分钟脆弱时间’做成标准化课程模块,配教学视频和学生反馈模板。已经有两百多所私立学校主动申请试点。另外……云南那个画全家福的孩子,今天被班主任请上了讲台分享他的画。全班鼓掌的时候,他说了一句:‘原来我也能拥有完整的家。’”

    林小凡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这一刻的温度刻进肺里。

    阿亮看着他,忽然说:“你还记得陈志吗?那个在网吧通宵三天后冲进你办公室,说‘我再也装不下去了’的男孩?”

    “当然记得。”林小凡睁开眼,“他写了整整八页纸,全是关于如何假装快乐。他说每次回家,爸妈都会问‘今天开不开心’,他就笑着说‘开心啊’,然后躲在厕所里抠手腕。”

    “他现在是我们学校的志愿者组长。”阿亮笑了,“上周他还组织了一场‘沉默对话’活动??所有人戴耳塞,在纸上写字交流。结束后有个女生哭了,说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没人打断她说话。”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上的铜钱上,映出一圈微弱却清晰的光晕。

    林小凡缓缓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上写着《倾听记录?2016-2019》,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学生的原话、情绪状态、后续跟进情况。他在最后一页停住,提笔写下:

    >“今天,我收到一位毕业生的信。她说:‘林老师,我现在是一名护士。每当病人握住我的手说不出话时,我就想起你教我的??有时候,安静比语言更有力量。’

    >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是让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存在,值得被另一个人认真对待。”

    写完,他合上本子,转身对阿亮说:“我想去一趟城东职高。”

    “你现在身体……”

    “不是讲课。”林小凡穿上外套,“是去听一堂课。他们的心理老师是我培训过的实习生,今天第一次独立主持团体辅导。我要做的,只是坐在角落,像个普通听众一样。”

    阿亮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点头:“行,我陪你去。但如果你中途喘不过气,我们必须立刻离开。”

    车行四十分钟,抵达城东职高。校园不大,但干净整洁,操场边立着一块标语牌:“技能成就人生,心灵照亮未来。”教学楼走廊贴满了学生创作的心理漫画,一幅画着两个背影,caption是:“谢谢你那天没说我矫情,而是问我疼不疼。”

    他们悄悄走进高二(4)班教室。心理老师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叫苏晴,戴着圆框眼镜,声音轻柔但坚定。她正带着学生们玩“情绪拼图”游戏??每人写下最近一次强烈的情绪体验,撕成碎片混在一起,再由其他人尝试重组并回应。

    一个男生拼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我妈骂我是废物,说我不如隔壁卖烧烤的儿子赚钱。我摔门出去,在桥上站了很久。风吹得很冷,但我更怕回去。”

    >

    >??拼图编号7

    苏晴没有急着点评,而是问全班:“谁能回应这段话?不用解决,只说你想说的话。”

    一只手举了起来。是个女生:“我想说……我也曾在桥上站过。那天你没跳,不是因为你不怕死,是因为你还想看看明天会不会不一样。你已经在自救了。”

    教室里响起低低的啜泣声。

    另一个男生举手:“我爸也总拿我和别人比。后来我才懂,他们不是不爱我们,是他们自己也没被好好爱过。”

    林小凡坐在最后一排,手指紧紧攥着衣角。他的胸口又开始隐隐作痛,但他咬牙忍住,目光始终没离开讲台。

    课程结束时,苏晴宣布下周将启动“匿名心语墙”,鼓励学生贴出不敢说出口的话。她特别强调:“这里没有评判,只有见证。你们写的每一个字,都会被看见,哪怕只是被风读一遍。”

    下课铃响,学生们陆续离开。苏晴收拾教案时,一眼看到了林小凡,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来。

    “林老师!”她的声音有些发抖,“您……您怎么来了?”

    “来学习。”林小凡微笑,“你刚才那一句‘他们不是不爱我们,是他们自己也没被好好爱过’,比我当年说得都透彻。”

    苏晴眼眶红了:“是您教会我的。那次培训,您让我们每个人都写下童年最孤独的一刻。我写了我爸打我的夜晚,您蹲下来对我说:‘你现在安全了。’那是我第一次,觉得羞耻可以被温柔接住。”

    林小凡拍拍她的肩:“你现在做得比我更好。因为你不再只是传递温暖,而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语言??让痛苦不必伪装成坚强也能被听见的语言。”

    走出校门时,天空飘起了细雨。阿亮撑开伞,遮住两人。

    “你知道吗?”林小凡望着灰蒙蒙的天,“我小时候最怕下雨。因为我妈总在雨天酗酒,家里像坟墓。可现在我觉得,雨其实很温柔。它替那些哭不出来的人,先落了泪。”

    手机震动。张莉发来一张照片:某所乡村中学的教室墙上,孩子们用彩纸剪出千纸鹤形状的“心语贴士”。每只纸鹤下面都有一句话:

    >“今天我没抄作业,因为我试着自己写了。”

    >“我喜欢同桌笑起来的样子。”

    >“我想爸爸了,但他走了五年,我不知道该不该恨他。”

    配文是:“老师,这些孩子说,他们终于有了可以说‘我不好’的地方。”

    林小凡回复:“告诉他们,‘我不好’这三个字,本身就是一种勇敢。”

    当晚,他坚持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阿亮拗不过,只好陪在一旁,一边查邮件一边时不时瞄他一眼。

    林小凡打开电脑,登录“心灵守望者”平台后台。数据显示,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全国已有超过一万两千名学生通过线上树洞提交匿名倾诉。关键词分析显示,“孤独”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害怕让父母失望”“觉得自己没价值”。

    他逐条浏览随机抽取的案例,记录共性问题,准备撰写下一期培训手册。写到深夜两点,突然一阵剧烈心悸袭来,他猛地扶住桌沿,额头渗出冷汗。

    阿亮立刻冲过来扶住他:“药呢?!”

    “在……夹克内袋。”林小凡艰难吐字。

    阿亮掏出急救喷雾,帮他喷入口腔,又拿来温水服下缓释片。过了五六分钟,呼吸才渐渐平稳。

    “你不能再这样熬了。”阿亮声音发颤,“你知道你在透支什么吗?是你还能活着见证改变的时间!”

    林小凡靠在椅背上,闭着眼,轻声说:“正因为时间不多,我才不能停下。阿亮,你看平台上的数据??每一天,都有上千个孩子第一次说出‘我很痛苦’。如果我不及时回应,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世界终究没人愿意听。”

    “那就让更多人来回应!”阿亮几乎喊出来,“你以为你一个人扛得起所有人的黑夜吗?你不是神,你是人!也会累,也会倒!”

    房间里陷入沉默。

    许久,林小凡睁开眼:“你说得对。所以我才把你叫来。不只是为了照顾我,是为了让你亲眼看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在呼救。而我能做的,就是在倒下之前,把接力棒交到你们手里。”

    他艰难起身,从保险柜中取出一份文件:《心灵守望者工程?核心理念与操作指南》初稿。封面印着一棵根系深入大地、枝叶伸向星空的树。

    “这是我这半年写的全部。包括课程设计、危机干预流程、教师心理支持机制……还有最重要的一章:《如何成为一个会‘蹲下来’的成年人》。”

    他将文件递给阿亮:“明天开始,你要带队培训新一批讲师。我不一定能到场,但这份东西,会替我说完所有想说的话。”

    阿亮双手接过,指尖微微发抖。

    “老师……您放心。我们会守住每一个树洞,点亮每一盏灯。哪怕您不能再站在讲台上,您的声音,已经长进了我们的骨头里。”

    凌晨四点,雨停了。月光穿过云层,洒在办公桌上那份厚厚的文件上。林小凡靠在沙发上,终于允许自己闭上眼睛休息片刻。

    梦里,他又回到了那个最初的夜晚??十六年前,在一所县城中学的空教室里,一个瘦弱男孩把铜钱塞进他手里,哽咽着说:“老师,你是第一个问我疼不疼的人。”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句话会成为他一生的烙印,一场永不终结的奔赴。

    第二天清晨,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盖着毯子,茶几上放着一碗凉透的粥和一张字条:

    >“我去参加讲师培训会了。

    >您交给我的任务,我会一件件完成。

    >请您答应我:

    >下次心跳停三秒的时候,

    >别再想着讲台,

    >先想想还有人在等你回家。”

    >

    >??阿亮

    林小凡握着字条,久久未语。

    他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玻璃。晨风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远处城市渐渐苏醒,公交车启动的声音、学生嬉闹的脚步声、早餐摊升腾的炊烟……一切都在有序地运转。

    手机响起。是周岩。

    “听说你又擅自出院搞事情?”声音依旧凶狠,却藏不住担忧。

    “我在看sunrise。”林小凡笑着说。

    “sunshine个鬼!医生说你随时可能心衰!你要是死了,谁来管那些孩子?”

    “所以我不敢死。”林小凡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但也正因为不敢死,我才更要拼命活着??活到每一个曾蜷缩在黑暗里的孩子,都能挺直腰板走在阳光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周岩低声说:“张莉刚发消息,说今天全国有五百所学校同步举行‘心语日’活动。孩子们要在纸上写下最想被听见的一句话,挂在校园的心树上。”

    林小凡抬头,仿佛看见无数棵大树在不同城市的校园里摇曳生姿,枝头挂满五颜六色的纸条,像春天开出的第一批花。

    “真好啊。”他说,“原来我们真的,一点点改变了世界。”

    “你才是那个被改变的人。”周岩忽然说,“十年前你还是个只会念经的道士,现在倒成了万人敬仰的‘林老师’。”

    林小凡笑了:“可我一直都是那个人??只不过从前诵的是经文,现在说的是人话。”

    挂掉电话,他翻开笔记本,在昨日那页之后续写道:

    >“有人说,教育是点燃火焰。

    >可我觉得,教育首先是熄灭恐惧。

    >当一个孩子敢于说‘我不快乐’,

    >当一位家长学会问‘你累了吗’,

    >当一名老师愿意蹲下来说‘我在听’,

    >那些曾冻结灵魂的寒夜,

    >就有了融化的迹象。

    >

    >我或许走不到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天,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

    >曾有人在他最黑的夜里,

    >默默亮着一盏灯??

    >那么,这一生,便不算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