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这里几乎没有职场社交。

    没有人会在下班后张罗着一起吃饭喝酒,也没有人会组织周末团建。

    每个人都像是一颗高速运转的齿轮,手头永远有处理不完的文件和报告。

    同事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工作。

    要么是围绕同一个课题,在小组讨论会上进行思想碰撞;要么是跨部门的研究会上,与计委、财政部这些兄弟单位的同僚们进行业务沟通。

    他所在的综合调研司,与计委的联系尤为紧密。

    刘清明心中有数,再过几个月,体改办就会和计委合并,成立一个权力更为集中的超级部门——发改委。

    在这段合并前的过渡期里,人事和业务都在变动,这恰恰是他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

    想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脱颖而出,光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自己的人脉。

    在京城,刘清明真正能说得上话的,只有一个。

    国办的李明华。

    他是胡金平的大学同寝室友,关系铁得很。

    当初刘清明和胡金平在省委办宿舍里同住时,就通过电话,和这个李明华有过几次交流。

    后来胡金平调到云州,刘清明也时常与李明华保持着联系。

    相比于胡金平身上那股子文人的淡泊,李明华显然更适应体制内的生态。

    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业务能力,李明华都属于领导最喜欢的那一类。

    同样是京大毕业,同样是年近三十的年纪,胡金平还是个正科级的大秘,而李明华,已经是国办秘书二局的正处长了。

    到点就提,前途一片光明。

    刘清明入职之后,两人联系的机会更多了。

    但国办是中枢机构,比体改办还要繁忙,想要约出来见个面,并不容易。

    这事难不倒刘清明。

    他们综合调研司的工作,需要和各个部委打交道,国办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他找了个协调经济数据的由头,一个电话打到了李明华的办公室。

    公事公办,名正言顺。

    电话里,两人先是言简意赅地沟通完工作,刘清明才话锋一转。

    “李处,我是刘清明。”

    电话那头的李明华立刻笑了起来。

    “你啊,我就说这个声音怎么这么熟。到单位还习惯吧?”

    “托福托福,一切都好。就是刚来,人生地不熟的。”

    “嗨,这有什么,以后有事随时说话。”李明华很爽快,“正好,晚上有空没?别在外面吃了,来我家里坐坐,尝尝你嫂子的手艺。”

    “那怎么好意思,太打扰了。”

    “打扰什么!老胡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就这么定了啊,我把地址发给你。”

    李明华的直接和热情,让刘清明心里一暖。

    晚上,刘清明按照地址,找到了位于二环内的一个老旧小区。

    房子是九十年代建的筒子楼,墙皮斑驳,楼道狭窄。

    但这里是二环,寸土寸金。

    能在这里分到一套房子,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李明华的家在四楼,两室一厅的格局,面积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面容和善,气质大方。

    “你就是清明吧?快请进!老李在厨房呢,天天念叨你。”

    她就是李明华的爱人,陈岚。

    “嫂子好。”刘清明笑着打了声招呼,将手上提的果篮和玩具递了过去。

    他还准备了一个红包。

    李明华的女儿刚八个月大,白白胖胖的,正躺在摇篮里,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