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陈岚一点也不扭捏,大方地接过东西。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太客气了。”

    她接过红包,顺手塞进了女儿的襁褓里。

    “替我们家宝宝谢谢刘叔叔。”

    这种不做作的态度,反而让刘清明感觉很舒服。

    厨房里传来炒菜的声音,李明华探出头来。

    “清明来了!先坐,马上就好!”

    很快,四菜一汤就端上了桌。

    都是些家常菜,但色香味俱全。

    “嫂子这手艺,能开饭店了。”刘清明尝了一口,真心赞叹道。

    “那当然了,你看看我,都让她给喂胖了。”李明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一脸得意。

    两人的吹捧让陈岚乐得合不拢嘴。

    她一边给两人倒上酒,一边抱着女儿,笑吟吟地问刘清明。

    “清明,听老李说你还是单身?有没有考虑在京城找一个?”

    “嫂子,我跟你说,我们单位好多优秀的女青年,你要是需要,我给你介绍介绍。”

    刘清明赶紧摆手。

    “谢谢嫂子关心,我已经有未婚妻了,过年就准备把事办了。”

    “哎呀,那真是可惜了。”陈岚一脸惋惜,“我还想着给你解决一下个人问题呢。”

    李明华在一旁笑。

    “你可得了吧,职业病又犯了。你当谁都跟你一样,在工会干久了,就爱给人保媒拉纤。”

    刘清明也跟着笑了起来。

    “那真是辜负了嫂子一番好意。”

    陈岚也就是随口一说,活跃气氛。

    经过她这么一打岔,屋子里的氛围更加融洽了。

    酒过三巡,刘清明端起酒杯,郑重地对李明华说。

    “李哥,我跟老胡是同寝,现在咱们又都在国院工作,这就是缘分。”

    “我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以后,还得您多提携关照小弟。”

    李明华与他碰了一下杯,一饮而尽。

    “清明,你要是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他放下酒杯,看着刘清明。

    “如果不是我知道你的底细,我刚才差点就信了你是个刚出校门的愣头青。”

    陈岚好奇地问:“什么底细?”

    李明华对她眨了眨眼:“你不是最爱看‘全国十杰青年’的颁奖晚会吗?没认出来?”

    陈岚惊讶地张大了嘴,上下打量着刘清明。

    “你……你就是那个……那个最年轻的获奖者?”

    刘清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凑数的那个。”

    “太谦虚了!”李明华摆摆手,“你的那些事迹材料,我们单位都组织学习过。扎根基层,从一个普通民警干起,最后带领一个国家级贫困乡脱贫致富。这可不是‘凑数’两个字能概括的。”

    陈岚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喔!我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最帅的乡长!我当时还跟我同事说,这小伙子长得比电影明星还好看,没想到就是你呀!”

    她看着刘清明的脸,“电视上化了妆,看着还没现在精神。”

    “怪不得,能从地方上直接调到国院来。”

    李明华给刘清明夹了块排骨。

    “体改办的工作,跟你在下面干,很不一样吧?”

    “很不一样。”刘清明点头,“压力很大,每天接触的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宏观政策,一点都不敢大意。”

    “压力大,也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被上面的领导看到。”李明华说,“对了,我有个大学同学,也在你们综合调研司,叫丁奇。你认识吗?”

    刘清明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

    丁奇,正处级调研员,东北人。

    司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正处之一,平时话不多,看人总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不太爱搭理他们这些新人。

    “有印象,丁处长是我们的前辈。”

    “他人还行,就是性子直了点,是个典型的东北人,业务能力没得说。你要是愿意,改天我组个局,你们认识认识。”

    李明华没有一上来就急着给他介绍人脉,而是在这顿饭吃得差不多,双方关系拉近了之后才提出来。

    并且,话说得很隐晦,留有余地。

    这就是体制内说话的艺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刘清明心里感激。

    “那太好了,李哥。司里的每一位同事都是我的老师,我正需要前辈们的提携。”

    这杯酒下肚,李明华的话也多了起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清明,最近国办收到下面转上来的一份内参报告,我一看那个行文结构,那个叙事方式,就觉得眼熟。”

    刘清明心里猛地一跳。

    “是关于……公共卫生应急防控的?”

    李明华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点了点头。

    “对。”

    他看着刘清明,一字一句地问。

    “真会有那么严重?”

    刘清明沉默了片刻,迎着他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

    “李哥,我的判断是,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就一定能防住。”

    李明华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随即端起了酒杯。

    “明白了。”

    两个字,再无多言。

    严格来说,这份报告的内容现在还处于保密范畴。

    两人都是体制内的老人,深知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一个眼神的交汇,已经胜过千言万语。

    “来,喝酒。”李明华说。

    两人碰了碰杯,清脆的响声在小小的客厅里回荡。

    话题被默契地转开,但一种新的、更牢固的连接,已经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