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半夜多清醒一分罢了。
反正他睡不着。
她留下的所有东西都被他在夜里反复翻阅。几封书信,画册里的文字、注释,他都可以倒背如流。
早两日婚院意外发现的一本被她遗留的画册,他留到今日未动,依旧放置在床板下。
他刻意留着。
日子一天天地过,仿佛往下坠的秤砣,总得有个念想,把他往上拉一拉。
今夜是个合适的时机。他有新的画册可以翻阅,足以把他往上拉十天半个月,抵过审讯老师这段日子的艰难。
凌凤池把油灯挪近床边,起身掀开层层被褥,露出实木床板。
伸手去床头板下取画册。
床头板下的缝隙细而深,里头藏的东西居然还不少。
他做事向来仔细。沿着床板,从外而里,从上到下,细细地翻找一轮,感觉指尖碰到的画册应该不止一本。
w?a?n?g?址?f?a?布?y?e?ⅰ????ù???ē?n??????????????????
心里升腾起久违的喜悦。
他先取出前日凌万安铺床时找到的画册。这本画册藏在床头靠外的位置,不难寻。
略翻了翻,书名写道:“第五回:豪杰群英会天池,不斩贼首誓不还”。
七八成新,厚厚一大本,边角卷起毛边。正是她嫁入凌家不久,赠给云娘,又被他查获收回的那本。
他把画册放去书案,又去床里侧靠墙的位置,从床板缝隙里取第二本。
这本画册藏得深。贴着墙面,或许是不慎掉落床角落里。
同样小而厚的一大本,封皮没有写书名,纸张簇新。
略翻了翻,居然也没有任何图画。开篇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凌凤池诧异起来,随手翻过一篇。
灯下清晰地映出眼熟的字迹。墨迹已不太新,书写得很随意。
【四月初七,晴。
白日逛后花园,景致奇丑不堪入目,取一包花种,画饼哄我。】
这本并非画册,竟是一篇私密日志记录。
凌凤池手握书册,人停住不动,视线却本能地往下追索。
【新婚第二夜,两次。索求甚急。
不似报复。本性重欲?】
第二行重重画了个墨圈,代表记录之人心头疑惑。
凌凤池隐约察觉到什么,向来平稳的胸腔心跳,在这个静谧的夏日深夜,竟然激烈地跳动起来。
越跳越快,几乎跳出胸腔,人已屏住了呼吸。
四月初七,新婚之初……
当日记录还有最后一行。
【凌相动情时色相迷人,滋味倒也不差。】
握着这页记录,他立在床边,目光凝视纸页,一动不动良久。
向来稳定的手,在试图翻阅书册时,居然细微抖动了一下,书页哗啦啦翻回第一页。
一笔熟悉的舒展行草字迹落在眼前,写道:
【凌府新婚手册】
【录笔者:章】
第77章
巴蜀郡。
今早下了一场雨。天气难得不燥热,章晗玉穿一身清爽的雨过天青色苎麻袍,身姿翩翩如青鹤,领着“二妹”惜罗、“幼弟”惊春,轻快地去郡守府走马上任,顺便打探点京城消息。
结果……
她坐在会客花厅当中,被惊天消息给呛住了,捂着嘴剧烈忍咳,形状漂亮的眼睛里崩出点泪花。
“不,府君,咳咳,多谢厚爱,这事不成,万万不可……”
凌郡守捻须微笑不语。
面皮薄的年轻人么,乍得喜讯,意外乃至被惊吓,都是正常的。
屏风后也递来怜爱的目光。凌二夫人看不下去,吩咐仆妇送出一张面巾,给张玉擦擦脸。
凌二夫人隔着屏风嗔怪夫婿:“姻缘大事,说那么急作甚?惊吓着后生了。”
又笑着补充:“家中只得一位小女,年方十七,品性贤淑,才貌俱全。人在京城本家,打算把人接回来长住。如今两边未见过面,说什么都太早,张玉你也无需慌张。以后你在府中做事,多的是机会见面。小女品貌性情如何,一见便知。呵呵呵……”
凌郡守也捻须微笑:“呵呵呵……”
章晗玉:“……呵呵。呵。”
珺娘这位小姑的品貌性情,当然是一等一的。但她真的不是良配!
京城那边怎么回事?
合离没个动静,被她扔在京城那位,现在到底算夫婿还是前夫!
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她难道要以妹夫身份和前夫见面了……?
一路从京城奔向巴蜀郡,逃亡路上,她尚且怡然自得,闲看风景。
今日坐在郡守府花厅,煎熬得仿佛热锅上乱蹦跶的蚂蚱……
章晗玉撑着笑容不散。
不能放任事态发展。如果不加阻止,任由凌二叔接珺娘回返巴蜀郡,她就得跑路了。
“晚生家世微末,不敢攀附高门。”几句极客气诚恳的敷衍之后,话锋一转:
“远在京城的凌相,似乎正在追查清算阉党?晚生曾经身在阉党之列,每日过手之密报,不知可有害到忠良义士。每当想起,惭愧无地……”
凌郡守露出恍然之色,极力劝慰一通,君子知耻近乎勇也。弃暗投明,即为义士!
拍着胸脯承诺京城的大侄儿凤池不知他的过往,不必害怕大侄儿。更不必为了绣衣郎的过往舍弃一段良缘。
章晗玉不动声色地抛出话头,“但晚生听闻凌相的夫人,也曾是阉党门下……听说近期已合离了?”
凌郡守大为震惊:“什么?竟有此事?老夫从未听说!凤池新婚数月而已!张玉,你如何得知的?”
“……”
章晗玉和凌郡守面面相觑,她的眼睛也震惊得微微瞪大了。
“沿途听闻,或许不真。”她低头抿了口茶,掩住瞬间的失控表情。
凌二叔可是凌家嫡亲的二叔父!竟连自家长辈也蒙在鼓里……
好你个凌凤池,递送去宫里的合离书,你还真敢压啊!
*
老天又在哗啦啦地下雨。
据说上游又有洪峰过境,凌郡守亲自去堤坝守护。
章晗玉当即递了个假条子,留家一日,关起门来重新思索去路。
凌二叔给了她一个大惊吓,原本的计划全盘打乱。
她想起聪慧懂事的小姑珺娘。
珺娘是送去京城本家待嫁的。
如果因为自己的缘故,被她父亲召回巴蜀郡,一来,自己得跑;二来,珺娘无辜被牵连,来回跋涉,耽搁了婚期。
“不行。”她自语道,“不能放任凌二叔把珺娘召回。得趁早拦住。”
惜罗同样心事重重。
她领着阿弟,以新来的“张先生“的家眷身份,在郡守府混个脸熟,也探听来了京城的消息。
郡守府每个月送信往返京城两次。上一批信使刚刚风尘仆仆地回返,闲聊起京城最近的出名事迹。
京城的凌府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