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二郎至圣先师 > 230.视觉观感对比强烈

230.视觉观感对比强烈

    徐永生刀不出鞘,将一群金甲妖蝠全部敲翻在地。

    这些妖蝠重伤之下挣扎难起,更没有了外层骨甲的保护。

    欧阳树朝徐永生道谢一声后,当即带着一群镇魔卫上前。

    大家直接把一头又一头重伤的妖蝠踩...

    戴斗笠的男子不动声色,茶水微凉,他却仿佛未觉。那指尖敲击的节奏越来越慢,每一记都像落在人心深处,引得满堂喧闹竟也悄然低沉下来。说书老者嗓音一滞,琵琶弦“铮”地断了一根,惊得他猛地抬头。

    四周无人注意,唯有那斗笠阴影下,唇角微微扬起。

    “二郎真君……”男子低声呢喃,声音如砂石磨过铁锈,“你焚的是妄识,可妄识从不独存。它只是七执之眼,而真正的‘心渊’,才刚刚睁开。”

    话音落时,窗外乌云骤聚,天光黯淡。原本晴朗的午后,竟在瞬息之间染上暮色般的灰黑。茶馆内孩童惊叫,妇人抱子欲逃,却被一股无形之力定在原地??连风都停了,树叶凝在半空,如同被冻结于时间缝隙。

    瞎眼老者忽然颤抖起来,手中的断弦无风自动,发出呜咽般的颤音。他虽不见,却似感知到了什么,嘶哑着嗓子喊道:“来了……它来了!影子里的东西,爬出来了!”

    斗笠男子缓缓起身,斗篷垂落,露出一只苍白如骨的手。他轻轻摘下斗笠,面容平凡,毫无特征,仿佛一张被抹去记忆的脸。但当他转身面向门口,整条街道的影子突然扭曲、拉长,如同无数漆黑藤蔓自地底钻出,缠绕屋檐、墙壁、行人脚边,最终汇聚于他身后,凝成一座巨大的虚影??三头六臂,每只手中握着不同器物:秤、刀、锁链、镜、铃、笔;三张脸孔分别呈现悲、怒、笑,眼神空洞却又深不见底。

    “贪欲、暴怒、嫉妒……”他低语,“你们藏得太久,也该醒了。”

    刹那间,镇外十里荒庙中,一口埋于黄土之下的青铜铃铛自行震响;东海海底废墟里,一柄插在珊瑚丛中的血色短刃缓缓拔地而起;北漠雪原深处,某座倒悬山峰的洞窟内,一团永不熄灭的绿火猛然暴涨!

    六处异动,遥相呼应,皆因这一声召唤而苏醒。

    而此刻,清虚观外。

    杨戬盘坐于残破石阶之上,眉心竖目闭合,周身灵力如潮汐般起伏。他正在调息前夜大战所耗损的元神,银发尚未恢复光泽,脸上隐隐透出疲惫。杨婵立于观门前,手中净莲玉佩不断闪烁微光,似在感应某种隐秘波动。

    “这地方……不对劲。”她喃喃道,“灵气紊乱,阴阳颠倒,像是有人曾在此强行逆转生死法则。”

    杨戬睁眼,目光冷峻:“清虚观本就是禁地。第一任巡渊使‘玄冥子’,据传并非飞升,而是以身祭阵,将自己炼成了镇守‘心渊裂隙’的活印。”

    “那你还要进去?”杨婵蹙眉。

    “必须去。”杨戬站起身,拍去衣上尘土,“妄识临死前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你以为你在封印我们,其实我们在等你开启门扉’。这不是威胁,是预言。它们等的不是毁灭,而是回归。”

    两人对视片刻,终是一同迈步踏入观门。

    殿内腐朽不堪,梁柱倾颓,唯有一尊石像屹立中央??身形瘦削,披发跣足,手持一卷竹简,双目竟是空洞无物。石像前供桌早已坍塌,香炉翻倒,灰烬散乱。然而当杨戬走近,忽见那灰烬之中,竟浮现出一行细小篆文:

    **“七执非魔,乃道之残缺;巡渊非杀,实补天之匠。”**

    “什么意思?”杨婵皱眉。

    杨戬沉默良久,忽然伸手触碰石像手掌。刹那间,整座大殿嗡鸣震荡,地面裂开一道幽深缝隙,从中升起一座圆形玉台,其上刻满古老符纹,中央镶嵌着七枚凹槽,形状各异,宛如星辰排列。

    “这是……巡渊令的核心?”杨婵震惊。

    “不。”杨戬摇头,“这是‘源碑’,记载着七执最初的来历。它们不是邪物,而是天地初开时,大道分化七情所溢出的本源碎片。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圆满方为完整之道。可当年诸圣惧其失控,将其割裂镇压,称之为‘七执之祸’。”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们杨家世代守护的,从来不是封印邪魔,而是看管被放逐的‘天道碎片’。”

    杨婵踉跄后退一步:“所以父亲战死,母亲被困……都是为了看守这些?可若它们本属正道,为何会化作灾厄?”

    “因为被囚禁太久。”杨戬望着玉台,“情感一旦失去归属,便会扭曲。爱变成执念,怒沦为暴虐,欲化为贪婪。它们需要容器,需要宿主,更需要一个能理解它们的存在来引导回归。”

    正说话间,玉台第七枚凹槽忽然泛起微弱红光??正是此前焚灭妄识的位置。

    “它……还在回应?”杨婵难以置信。

    “不是妄识。”杨戬神色凝重,“是共鸣。其余六执已开始寻找载体,它们在呼唤彼此。”

    就在这时,灵唳鹤自屋顶振翅而下,绕着玉台急旋三圈,随后猛地啄向东南方向的虚空。杨戬立刻警觉,眉心竖目微启,金光扫过,只见空气中竟残留一丝极淡的黑气,形如蛛网,若非神目难察。

    “有人来过。”他说,“而且,已经窥探到了源碑的存在。”

    “谁?”

    “不知道。”杨戬收目,握紧三尖两刃刀,“但此人能避开伏魔殿余威潜入此地,绝非寻常修士。很可能是……七执之一的宿主。”

    杨婵脸色发白:“你是说,贪欲或暴怒,已经附身于人,并且主动追寻力量?”

    “不止。”杨戬望向远方天际,“它们不是盲目行动。它们在布局,在等待某个时机??比如,当七块碎片全部觉醒,源碑重现人间之时。”

    “那我们该怎么办?继续追查?还是先设法封锁源碑?”

    “都不能。”杨戬缓缓道,“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它们知道??巡渊司回来了。”

    他抬手,将指尖划破,鲜血滴落玉台。奇异的是,那血并未流淌,而是如墨入水般迅速渗入符纹之中。紧接着,整座玉台开始震动,七枚凹槽逐一亮起微光,虽残缺不全,却已形成完整星图。

    一道苍老的声音自石像口中传出,仿佛穿越千年时空:

    >“持血嗣者,承巡渊命。自此以往,代天行衡,纠偏扶正,掌七情流转,维大道不堕。若有违逆,魂灭形销,永镇心渊。”

    光芒散去,玉台沉回地底,石像崩裂一角,露出内部铭文:**“寻六钥,启归墟,补天缺。”**

    “六钥?”杨婵念道,“难道是开启七执封印的钥匙?”

    “或许是解开封印的方式。”杨戬沉吟,“也可能,是指六个承载执念之人。只要找到他们,或许就能阻止灾难蔓延。”

    “可天下芸芸众生,如何寻找?”

    杨戬望向灵唳鹤:“它能辨真伪,也能感知执念浓烈之处。让它带路。”

    灵唳鹤轻鸣一声,展翅飞出大殿。兄妹二人紧随其后,踏出清虚观。此时夕阳西下,群山染血,远处小镇炊烟袅袅,看似安宁,却不知已有暗流汹涌。

    数个时辰后,南岭边陲,一座名为“青梧”的村落。

    村中祠堂灯火通明,族老正主持祭典,祈求风调雨顺。一名少年跪于香案前,双手捧着一面铜镜,神情虔诚。他是村中最受敬重的“守心人”,据说自幼便能看见亡魂,替死者传达遗愿。

    然而此刻,铜镜中映出的并非他的脸,而是一个披着黑袍的女人,眼窝深陷,嘴角含笑。

    “孩子……”她轻声道,“你每日替人圆愿,可曾问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少年身体一僵:“我……只想让大家都幸福。”

    “幸福?”女人冷笑,“你娘临死前攥着你的手说‘别哭’,可她心里恨极了命运不公;你爹每年烧纸都多备一份,那是给小妾的孩子,他从未告诉你;全村人夸你善良,背地里却笑你懦弱可欺……你说的幸福,不过是别人施舍的假象。”

    少年额头冒汗,手指发抖:“住口!我不听!”

    “你当然不想听。”女人缓缓伸出手,穿过镜面,“因为你最怕的,不是痛苦,而是真相。可若连真实都不敢面对,又谈何守护他人?”

    话音未落,少年猛然摔碎铜镜,嘶吼道:“滚出去!”

    碎片落地,血光一闪,竟拼成两个字:**嫉妒。**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杨戬猛然驻足,眉心竖目骤然开启。

    “找到了。”他低声道,“第二执??‘妒怨尊’,已寻得宿主。”

    杨婵急问:“在哪?”

    “青梧村。”杨戬眼中金光流转,“那个少年,天生灵觉通幽,能窥人心底隐秘,本是极佳的渡厄之体。可正因为看得太多阴暗,内心积怨日深,终被妒怨乘虚而入。”

    “我们要去救他吗?”

    “不能强攻。”杨戬摇头,“妒怨不靠力量侵蚀,而是借人心不甘滋生。若贸然出手,只会激化他对世界的憎恨,反而助其彻底堕化。”

    “那怎么办?”

    “让他自己看清。”杨戬取出一枚玉符,乃是净莲玉佩分裂而出的一片,“你带着灵唳鹤先行潜入村庄,暗中护住村民心智,防止妒怨扩散。我去见他一面。”

    夜半,少年独坐屋檐,望着残月出神。忽闻脚步声近,抬头见一银甲男子缓步而来,眉宇间自带威严,却又不失温和。

    “你是谁?”少年警惕。

    “杨戬。”他平静回答,“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因为你发现,所谓善恶、真假、爱恨,都不像表面那样简单。”

    少年冷笑:“你也想告诉我,我是特别的,背负使命?多少人这么骗过我了。”

    “我不是来给你使命的。”杨戬坐下,“我是来问你一句??你还记得你第一次帮人圆愿时的感觉吗?”

    少年怔住。

    “那是个老妇人,儿子战死沙场,她求你梦见他最后一面。你做到了,她抱着你痛哭,说谢谢你让她安心离去。那一刻,你是真的快乐,对吧?”

    少年眼眶渐红。

    “妒怨之所以盯上你,正因为你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它利用你的共情,放大你的失落,让你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于是开始怀疑一切善意。但它忘了??真正的慈悲,从不问值不值得。”

    说着,杨戬递上一片玉光:“这是我妹妹的一缕心念。她说,哪怕全世界误解你,只要你还记得最初为何出发,你就没有输。”

    少年颤抖着手接过,玉光融入胸口,刹那间,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母亲临终微笑、父亲偷偷塞给他的糖糕、村民悄悄放在门口的饭菜……

    原来,他一直被爱着。

    屋内铜镜残片忽然剧烈震颤,那黑袍女人发出凄厉尖叫:“不可能!你怎么还能相信他们?!”

    “因为我选择相信。”少年抬头,泪流满面,“就算有谎言,也有真心;就算有背叛,也有守护。我不完美,世界也不完美??可正因如此,才值得我去修缮。”

    轰然一声,残镜彻底粉碎,黑气冲天而起,却被早有准备的灵唳鹤衔住,化作一点萤火吞入腹中。

    翌日清晨,杨戬站在村口回望,见少年正为一位盲童梳头,笑容纯净如初。

    “第二个,救下了。”杨婵轻叹。

    “还有五个。”杨戬望向远方,“每一个都会更难。因为七执之中,最强的那位??‘傲慢尊’,恐怕早已不在凡尘。”

    “你是说……天庭内部?”

    杨戬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抚摸三尖两刃刀上的裂痕。

    他知道,风暴正在逼近。而这一次,敌人或许就坐在凌霄殿上,面带慈悲,口宣天律。

    但他亦明白,纵使天地倾覆,只要心中信念不灭,那一刀,就永远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