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历史长河中的炼气士 > 第147章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147章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葛玄,此剑你自己拿着。”

    刘川将斩妖威灵剑交给葛玄。

    “多谢祖师。”葛玄上前接过宝物。

    “华佗,张仲景,尔等拿走金针。”

    刘川将能分的东西全部分走,随后消失于夜色当中。

    密林中,于吉在一旁观看了一切,看到刘川过来,不禁笑道:“先生当真是酣畅淋漓,在下可是有眼福了。”

    九节杖本是于吉所获,真正使用出效果的反而是刘川。

    “走吧。”

    于吉如往常一般跟在刘川身后。

    “这三国没什么意思,诸葛亮与刘备倒是挺有意思。”

    “先生觉得刘备能否三兴大汉?”

    “六成吧。”

    若是刘备能突破关中,那么便能复制刘邦的道路。

    刘邦的建国并没有想象那么顺利,汉初所能控制的地盘,也不过是巴蜀关中那一带,只要成了天下共主,后面再慢慢交给后人处理。

    因此,三兴大汉并不是不可能。

    此时,刘川无瑕顾及此事。

    于吉说道:“在下不能跟随先生太久,在下死后,劳烦先生将在下葬在骊山。”

    “好。”刘川脚步一顿,继续大步向前。

    数月后,于吉身死,刘川将于吉葬在骊山。

    骊山,风萧萧,水清寒。

    无名荒坟又多了一座。

    这一次,又有人掉队了。

    每一座荒坟都有其来历,刘川甚至能回想起众人的欢声笑语,每个人的性格与一生经历。

    “诸位,我会带着的你们故事走下去。”

    从此,刘川隐入山林。

    另一边,刘备将隐退之事告诉诸葛亮。

    烛火下,军师拿出龙旗,笑道:“主公原来也知道了,既然如此,从今往后,君臣二人,一同为天下太平而奋力一搏吧。”

    “好!”

    至此,君臣两不相疑,成为千古佳话。

    岁月流逝,刘备与诸葛亮两人的努力之下,终于达成三分天下的目标。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曹操率领摸金校尉,一路前往东海。

    曹操从未想过长生,摸金校尉的存在,大多是盗墓充当军费,顺便解开一下年少时所遇见的玄幻谜题。

    骑队浩浩荡荡停靠海岸。

    “王上,小心。”

    曹操在下人搀扶之下走下马车。

    当年的曹阿瞒,如今已是五十余岁的老者。

    东海,海波渺茫,仙山时隐时现。

    大海吞吐日月,孕育世事万千。

    这片海域诞生出无比绚烂的神话传说。

    灵宝君、安期生、徐福出海寻药、汉武帝建承露台……。

    曹操挥舞着鞭子,欲发豪情壮志,想了想,始终没有开口的理由。

    壮志难以实现,有何豪情感慨,不过是水中之月。

    此时,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曹操回首一看。

    身后侍卫悄无声息倒下,一人掀开面具,露出白发苍苍的年轻人面。

    “面容不老,长生长寿,你是五斗米道张鲁?”

    “应该称我为道门天师张鲁。”

    张鲁提剑,靠近曹操。

    道门争霸天下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势如破竹。

    高手再强,依然抵挡不了千军万马。

    张鲁想到刺杀这条路,于是暗中尾随多年,终于在此刻找到机会。

    他要让三国乱起来,乱起来才有他们的机会。

    张鲁正要动手,忽而见远方出现一道人影。

    那人影出现刹那,几个闪烁间来到附近。

    张鲁看清此人手中的九节杖,以及上空酝酿的风雷。

    轰!

    雷霆轰然落下。

    “你是灵宝……”

    张鲁瞳孔一震,满脸不敢置信。

    他正想逃跑,雷霆与烈火袭来,不一会失去了动静,整个人化为灰烬,地上只剩下一枚玉印。

    此人正是消失许久的刘川。

    刘川上前捡起玉印,印中似有白玉般的液体流动,神念感应到液体带有浓郁的生机与精气。

    莫非是上古玉髓?或者传说中的昆仑不死神水?

    这一年,四百六十四岁的刘川再次出山,终于获得神物。

    曹操见状,朗声大笑,说:

    “袁绍啊袁绍,我就说故事是真的。”

    年少时看的故事,如今总算等到结局。

    可惜,年少的心气,似乎不可再得。

    “你让我想起一个人。”刘川说道。

    “谁?”

    “当年的秦始皇,不过,你长得有点像韩信。”

    当年刘川亦是在此地救下秦始皇。

    “四百年前,秦始皇也站在此处?”曹操奇道。

    “正是。”

    “秦皇如何感慨?”

    “无非是岁月流逝,年华老去。”

    “是啊。除了阁下,还有谁年华不老呢?”

    夕阳西沉,暮色笼罩,海浪轻柔拍打岸边。

    曹操眯着眼睛,直视夕阳。

    他或许回忆年少的理想,生命中的遗憾,或是逝去的故人。

    他抽出倚天剑,剑身折射光华。

    “倚天剑与青釭剑,乃是吾师妹所留之物。”

    看到此剑,刘川亦是想起故人。

    曹操望向大海,这一刻没有雄心壮志,唯有历史的沉重,在漫长岁月面前,个人功业似乎显得微不足道。

    曹操舞剑,刻下诗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身处此地,幸运至极,以诗歌来表达胸中志向。

    到底是看到大海而高兴,还是看到了什么,后人无从得知。

    秦皇东巡、汉武求仙、再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刘川仍然站在历史长河边缘观看这一切。

    “灵宝君,可有诗篇?”

    “吾不擅长作诗。”刘川摇头,“此事已了,你自己保重。”

    说罢,身形升入云气,化为金乌消失不见。

    “当真是一篇灵宝传,半部汉朝史。”

    曹操收起倚天剑,回到车队。

    是年,曹操逝世。

    次年,曹丕称帝,刘备以汉室宗亲身份称帝,国号为汉。

    ……

    成都。

    诸葛亮伏案书写,他的父亲诸葛珪前年逝世,两个兄弟分别效忠不同势力,如今诸葛亮是长生卫大司命。

    这时,灯下出现一道光影。

    “兄长?”

    诸葛亮霍然起身。

    “亮,多年未见,你也老了。”

    四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像是六十。

    “兄长此次回来要留多久时日?亮很快为兄弟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对了,亮的儿子兄长还没见过吧?”

    刘川一回来,诸葛亮心中不知有多少话语想说。

    刘川之于诸葛亮,可谓是如兄如师如父般的存在。

    “算了,我不日将闭死关,这次过来是给你一件东西。”

    刘川拿出一盏油灯,油灯的灯油正是当日张鲁的大印之中的物品。

    他将功效大概说了一下。

    此物的确是昆仑不死药,蕴含无穷精气,续一定的寿命。

    诸葛亮不能直接吸收,但若以油灯点之,吸收其灯气,延寿几年不在话下。

    诸葛亮郑重收好物品。

    抬起头,见刘川转身离开。

    “兄长,再会。等你出来之日,便是太平盛世,亮,一定做到!”

    “好,再会。”

    刘川回想了一下。

    这两个字,他听到了多少次来着?

    他不想看到离别,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隐入黑暗,消失不见。

    不知不觉,诸葛亮泣泪两行,琅琊的童年、南阳的成长、刘川出现太多太多次。

    这一次的离别,恐怕是一别永年。

    “兄长,下一次见面,就是亮的子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