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昏黄,书房中,诸葛亮郑重收好油灯。
“此物可延寿七载。”
诸葛亮耳边犹自回荡着兄长的嘱托。
“有了此物,我应能活过六十,二十载的时间,足以一统天下。”诸葛亮自语。
天下三分,蜀地虽弱,也有一统江山的资格。
大汉占据蜀地,胜算大约三成左右,人心还有一部分在汉,又增加一成,自己二十载寿命,又增加一成。
主公玄德完全信任自己,没有君臣相疑,此有一成。
六成胜算,一统天下。
当然,一统天下不一定非要将所有势力全部打服,只要收复关中,那么时间就在他们这边了。
对此,诸葛亮信心十足。
“当今时局,与汉初颇为相似。”
诸葛亮仔细一想,与汉初不太相同,没有那么多名臣名将。
关羽张飞,黄忠赵云,不像韩信那般独当一面,拥有力挽狂澜本领。
“哎,人还是得自己培养。”
诸葛亮心中没有人选,二十载的时间,总会出现几个合适之人,慢慢培养便是。
之后数年。
张飞被害,刘备怒而兴师,夷陵大败。
“可惜,无人能劝阻陛下。”
诸葛亮闻言叹息。
之后,刘备病重。
诸葛亮进入殿中,迎面一股沉郁病气。
刘备气息奄奄,面如金纸,似是生命不多时。
众人侍立一旁,面露悲伤。
“军师……”年轻的阿斗六神无主,不知如何是好。
诸葛亮拍了拍阿斗的肩膀,示意不用担心。
刘备抬眼看了诸葛亮,示意众人先出去。
“孔明,我怕是活不长了。”
“陛下……”诸葛亮刚想出言安慰,又不知从何说起。
“哎,我智识浅陋,悔不听丞相之言,酿成大败。大汉天命危在旦夕,有负灵宝君天命之托。”
刘备此时悔恨交加,当断则不果断,有识人之明,却又不像太祖那般听从良策。
奋起兴兵,却无倾巢而出之胆量。
死在旦夕,悔之晚矣。
“陛下善保龙体。”
“你才能更胜十倍曹贼,定能恢复汉室之隆,大汉的天命交给你了。太子软弱,如若不成,你自取之。”
自从当年赤壁获救,刘备深感灵宝君之恩,两人君臣相识十余载,这句话不是临终前的试探,而是真心实意的托孤。
如果刘禅不成,那么诸葛亮自取代之。
“在下并无取代之意,平生所愿,不过是山水田园;倘若大汉一统,定是我归隐山林之时。”
诸葛亮一生所愿,不过是回到年幼时的欢乐。
但使命在身,纵使不愿也得做下去。
“以后大汉交给你了。”
说罢,刘备没了声息。
从此以后,只剩下诸葛亮为了大汉天命奋斗。
诸葛亮从袖中拿出大汉龙旗,叹息道:“以后只剩下我和你了。”
这一年,刘备驾崩,临死前下诏书,政由诸葛亮,并册封道教灵宝神为汉中王,明面是册封神灵,以安蜀民之心,实际是报答当年刘川救命之恩。
从此,刘川由侯变成王,汉室最后一个王,兜兜转转,刘川和汉中又牵扯上了关系。
从此,汉室迈入诸葛亮执政时代。
长生卫大司命,大汉丞相,由诸葛亮一肩挑之。
数年后,蜀汉第一次北伐,中途功亏一篑。
一身长八尺,模样英武的青年在下人带领下拜见诸葛亮。
青年将领第一次见诸葛亮,他终于见到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眼前之人身披大氅,手持羽扇,面容憔悴,眸光锐利,他温和询问,道:“将军高姓大名?”
“在下姜维,字伯约。”
姜维下拜。
“起来吧,以后留在蜀地吧。”
“是。”
从此,诸葛亮身边跟着一个年轻人。
诸葛亮对其倾囊相授,奇门遁甲,九阳神火功,按照诸葛亮的估计,等他死后,由姜伯约独当一面。
密室幽暗,蓝火明灭。
姜维盘膝而坐,吐纳内气。
哗!
忽然,火焰炽热,姜维体表泛起淡淡蓝芒。
“成了?”姜维起身,激动打量双手,他竟真的练成这门神功。
抬起头,见诸葛亮笑而不语。
姜维心中万分感动。
丞相真的将这门神功交给自己这位叛将,他姜维何德何能,担当丞相如此看重。
姜维起身下拜。
“伯约定报答丞相知遇之恩。”
“不必报答我。”诸葛亮目光看向远方,“报答这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他和兄长有个约定,待兄长出关之日,便是天下太平之事。
“伯约。”
“在。”
“记住了,无论多难,定要坚持下去,让天下太平。”
“是。纵使困顿难行,在下定砥砺前行。”
这句话,困住了姜维的一生。
这是对丞相的报答,亦是对匡扶汉室理想的认可。
往后数年,蜀汉人才凋零,名将接连逝去。
诸葛亮屡次北伐,终不得战果。
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再次出征。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众军打着旗号,再次修整完毕。
这一年,诸葛亮年过五十,苍老脱相,瘦骨嶙峋。
临别前,刘禅依依不舍。
“相父,你年事已高,要不就别出征了。”
“汉室尚未光复,臣岂能苟且偷生。”
诸葛亮拒绝了。
当夜,诸葛亮叫来诸葛瞻,并将大司命之职托付。
“若有一日,你见到素王,定要告知一声,亮此生不负所托。”
说罢,诸葛亮将大汉龙旗与羽扇、诛仙剑交予儿子。
“父亲!!”
诸葛瞻知道父亲心存死志,但这是长生卫的使命,他并未出言全族。
光武所托,素王之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乃刘氏的宿命。
诸葛亮再次北伐。
途中病重,诸葛亮设七星灯之法,并告知诸将,延寿之术,七日之内,不得使主灯熄灭,否则自己难延寿命。
“丞相!”
当夜,魏延闯入帐中,使得七星灯熄灭。
众人将魏延擒拿。
“丞相饶命,在下不知啊。”
诸葛亮坐着木车被众人推来。
“魏将军是有功之人,命数在天,与魏延无关。”
诸葛亮环视四周,将众人眼色一一看在眼底。
他回到帐中,面上带着了然的笑意,营中赫然点着昏黄油灯。
这才是真正的延寿之灯。
之前的七星灯是幌子,目的是为了试探众人。
接下来,即便自己意外身死,也知道托付给谁了。
“七年,再给我七年。”
诸葛亮看出孙吴与曹魏将有内乱。
再过数年,蜀国人才独当一面,上下一心,便是平定天下之时。
兄长的天下太平,终由他的子孙实现。
是夜,狂风大作,风雨交加。
贼兵袭营刺杀。
待天光大亮,诸葛亮回到帐中。
只见营帐倒塌,油灯熄灭,沦于污水。
诸葛亮失神良久,落下两行清泪。
这不是为自己而流,而是为匡扶汉室的理想而流。
“天命不寿孔明……兄长,这条路难走啊。”
意气风发的诸葛亮,此刻终于颓丧了,他意识到大汉气数已尽。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