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27章 华润五丰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7章 华润五丰行(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1979年1月3日,港岛。

    伟业大厦顶层办公室。

    陈秉文刚处理完几份文件,桌上的电话响了。

    “陈生,我是李国伟。”电话那头传来华润李国伟的声音,“王建军先生托我转告你。

    为陈记组织的椰浆和芒果等样品已经抵达宝安县站,正在办理通关手续,预计明天下午可以运抵港岛。”

    陈秉文听了精神一振:“好!李经理,实在太感谢了!样品一到,麻烦第一时间通知我。”

    “没问题,陈生。”李国伟应道。

    挂断电话,陈秉文非常高兴的让秘书阿丽,把凌佩仪找来。

    这是通过王建军背后的关系,在内地组织的第一批椰浆和芒果原料样品。

    这批货意义重大。

    陈记的瓶装糖水,尤其是杨枝甘露和椰汁西米露,核心原料椰浆和芒果长期依赖泰国和东南亚进口。

    海运周期长,成本高,受天气和国际局势影响大。

    台风季港口封闭,原料供应中断的风险始终存在。

    即便泰国金象食品已经被陈秉文用糖心资本控股,但是原料供应中断的风险仍然不可避免。

    所以,当王建军来访,提出那笔200万袋速溶饮料粉订单时,陈秉文看到的远远不是一锤子买卖。

    他看到的,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一个能撬开内地优质原料供应大门,为陈记建立起一条更稳定、更经济、更安全的核心供应链的契机。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时间段,想要在内地稳定组织椰浆和芒果等水果作为糖水原料。

    陈记自身和王建军背后的单位所能调动的资源与效率比起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如果内地能稳定提供优质原料,陈记的供应链将多一条稳固的腿。

    更重要的是,内地原料可以通过铁路运输,速度和成本优势巨大。

    而凌佩仪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在新加坡负责东南亚市场的开拓和渠道整合。

    虽然对内地原料渠道这件事的具体情况知道个大概,但核心的后续落地工作,需要她这位运营总监亲自协调安排。

    陈秉文必须把这里面的重要性和她讲清楚。

    凌佩仪很快来到办公室。

    “陈生,你找我?”

    “凌总监,坐。”陈秉文示意她坐下,笑着解释道,“刚接到华润公司李国伟经理的电话。

    内地那边,王建军帮忙组织的第一批椰浆和芒果原料样品,明天下午就能送到厂里。”

    凌佩仪闻言,脸上也立刻露出喜色:“这么快?太好了!

    如果品质合适,我们的原料成本起码能降下一成半,关键是供应能稳定不少。”

    “成本倒是其次。”陈秉文摇摇头,神色认真起来,“凌总监,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我一定要借王建军这条线,而不是我们自己派人去琼州、粤西等地直接设点采购?”

    凌佩仪略微思索:“我们自己去,人生地不熟,而且政策方面手续可能会很繁琐,效率也低。”

    “何止是繁琐。”陈秉文轻笑一声,“我们陈记食品到了内地,就是一个普通的境外商业机构。

    产地收购、跨省运输、尤其是出口检疫和通关,每一个环节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且极其耗费时间的壁垒。”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王建军背后的单位不一样。

    他们去打一个招呼,比我们跑断腿都管用。

    由他们牵头,华润五丰行出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好的产区,统筹调集到大量符合我们标准的优质原料。

    然后通过‘三趟快车’这条绿色通道,直接、高效、安全地运抵港岛。

    这其中的组织效率和协调能力,远远超出了任何一家商业公司能做到的范畴。

    我们自己去搞,可能半年都理不顺的头绪,他们可能几句话,几天功夫就能全线打通。”

    陈秉文看着凌佩仪,点明重点:“这才是这条渠道最核心的价值。

    它不仅仅提供了更便宜的原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我们靠自己根本无法企及的稳定和高效,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的潜在风险。

    这条内地原料渠道,对我们陈记来说,意义不亚于拿下新加坡市场,甚至更重要。

    你在新加坡,应该深有体会,原料供应不稳,市场做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凌佩仪立刻点头,深有感触:“是,新加坡那边,就因为台风季港口封闭过一次,差点断供,幸好当时库存还够。

    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没错。”陈秉文肯定道,“所以,内地这条线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下降15%-20%,更重要的是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铁路运输,不受台风影响,班次固定,速度快,损耗低。”

    他顿了顿,:“而且,这条渠道是王建军背后的单位亲自协调的,由华润五丰行负责执行,其组织效率和可靠性,远非我们自己去内地单打独斗能比。

    这其中的价值,远超省下的那点运费。”

    凌佩仪完全明白了陈秉文的用意,神情也变得严肃:“陈生,我懂了。

    这条线必须当成核心战略资产来维护和运营。

    你放心,后续工作我来亲自抓。”

    “没错。”陈秉文满意地点头,“另外,你一会通知财务部梁启明,准备好货款,价格按之前议定的。

    只要明天原料到了厂里,经过验收符合我们的品质要求,就尽快付款。”

    “好!”凌佩仪点头应道。

    第二天下午,一辆印着“五丰行”标志的冷藏货车驶入观塘厂区。

    李国伟亲自跟车过来。

    陈秉文、凌佩仪以及高振海、钟强和周志远则早已等在卸货区。

    双方简单寒暄了几句,李国伟安排工人从冷藏车搬下几个密封桶和几筐芒果。

    周志远打开一个密封桶,浓郁的椰香瞬间溢出。

    他用专用工具取样,仔细观察色泽、质地,又用小勺仔细品尝。

    “色泽乳白,质地均匀细腻,无分层结块。

    椰香纯正浓郁,口感顺滑,甜度适中,无任何异味或杂味。

    一级品,完全符合标准!”

    周志远迅速给出结论。

    紧接着他又拿起一个芒果,熟练地切开,观察果肉饱满程度,和汁水丰盈程度。

    检查完这些,周志远尝了一口,赞扬道:“甜度高,酸度低,芒果风味浓郁纯正,纤维极少,口感细腻。

    品质上乘,不输泰国顶级货!”

    陈秉文也亲自拿起一个芒果切开品尝。

    清甜的汁水在口中迸发,浓郁的芒果香气瞬间充满口腔,口感细腻顺滑,几乎没有纤维感。

    这品质,与泰国进口的顶级芒果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新鲜。

    “好!”陈秉文放下芒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经理,这批样品品质非常好!

    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后续供货,能否稳定在这个水平?”

    李国伟笑道:“陈总放心。五丰行既然接了单,就会保证品质和数量。

    只要陈记下单,我们一定按时按质供应。”

    陈秉文点点头:“这样的话,我们希望与五丰行建立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将内地作为瓶装糖水等核心原料的长期主要供应渠道!

    后续订单量只增不减。”

    陈秉文的话让李国伟脸上的笑容更盛,但他还没来得及接话,陈秉文又补充了一句,这句话让他几乎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不止是椰浆和芒果。”陈秉文继续说道,“李经理,只要品质和这批样品一致,并且供应稳定,我们陈记后续计划将红豆、绿豆、陈皮、乃等其他主要原料的采购,也逐步转向五丰行进行。”

    李国伟猛地吸了一口气,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陈记食品如今在港岛是什么规模?

    瓶装糖水日产量数万瓶,工业区流动点和标准店遍布港九,新加坡市场已经打开,未来销量只会节节攀升。

    这意味着其对原料的需求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持续增长的数字。

    全部转向内地采购?

    这哪里是订单,这简直是一座移动的、源源不断的“外汇矿”!

    在这个国家急需外汇储备的年代,华润旗下五丰行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想方设法创造外汇收入。

    陈记这样一个稳定且不断扩大的采购需求,其意义远超单纯的商业合作。

    李国伟仿佛已经看到了上级赞许的目光和亮眼的报表数据。

    他强行压下内心的狂喜,但语气还是不免带上了几分热切:“陈总!您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请您一万个放心,五丰行绝对以最高标准来保障供应!

    品质只会比这次更好,绝不会差!价格也绝对公道!”

    他几乎是拍着胸脯保证:“我们一定调动最好的资源,优先满足陈记的需求!

    您需要什么,只要内地有的,我们就能想办法组织过来!”

    陈秉文对李国伟的反应并不意外。

    “好,李经理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陈秉文点点头,“具体的品类清单和采购量,我的运营总监凌佩仪女士会尽快整理出来,与五丰行详细对接。”

    他看向凌佩仪:“凌总监,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我们要在下一个采购周期,就逐步引入内地供应的红豆和绿豆等原料。”

    “明白,陈生。”凌佩仪答应道,“我让市场部一周内拿出初步方案和标准。”

    李国伟连忙接口:“凌总监,有任何需求随时联系我,五丰行二十四小时配合!”

    气氛变得愈发融洽。

    李国伟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向总部汇报这个好消息,以及如何协调内地各产区,确保这条“原料通道”绝对顺畅。

    又商谈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后,李国伟才心潮澎湃地告辞离开。

    他需要立刻返回公司,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汇报上去。

    回伟业大厦的路上,凌佩仪笑着对陈秉文说道:“陈生,这条供应链打通,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成本下降不说,关键是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泰国那边刮台风了。”

    高振海也点头附和:“是啊,文哥。铁路运输又快又稳,比海运靠谱多了。”

    陈秉文点点头道:“只有把原料命脉稳住了,我们才有底气去啃更硬的骨头。

    现在通过利益绑定,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华润赚取了急需的外汇,我们获得了稳定、优质、低成本的原料,这对双方都有利。”

    车子驶入伟业大厦地下车库。

    下了车,陈秉文对凌佩仪说道:“凌总监,原料这边你尽快落实后续采购合同和品类扩展。

    另外,通知方文山、顾永贤、李明,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开会。

    北美和日本市场,不能再等了。”

    半小时后,伟业大厦顶层会议室

    陈秉文、凌佩仪、方文山、顾永贤,以及市场部经理李明围坐在会议桌旁。

    陈秉文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原料的供应和安全问题,通过内地渠道,算是找到了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回市场开拓上。”

    陈秉文目光扫过四人,“北美、欧洲和日本,不能再停留在分析和试探阶段。

    必须立刻行动,找到突破口。

    这两个市场,我们不可能同时全力投入。

    资源、精力都跟不上。

    必须选择一个作为首要突破口,另一个保持接触和施加压力。”

    针对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的开拓,陈秉文非常认真的思考过。

    陈记目前的实力,并不具备打全面战争的能力。

    北美(欧洲)、日本市场如果同时开拓,由于需要采取的策略不同,势必存在顾此失彼的情况。

    北美市场大,但门槛高,风险集中,前期投入巨大且效果难料。

    尤其是装瓶厂体系的低效和不可控,是最大的风险点。

    而日本,由于有东宝东和与陈记成立的合资公司存在,先天有了一丝本土企业的基因。

    有了这层关系,陈记就不算是纯粹的外来者。

    北美市场固然诱人,但贸然闯入巨兽环伺的丛林,很可能被啃得骨头都不剩。

    日本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路径更清晰,风险更可控。

    所以,陈秉文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主攻日本市场!

    借助东宝东和这棵“本土大树”,《醉拳》这股东风,以及三得利等可控渠道,在最短时间内撕开日本市场的口子,建立桥头堡。

    先拿下日本,站稳脚跟,积累国际运营经验。

    同时用低成本试探,积累经验的策略。

    在北美(欧洲)用小批量供货、聚焦亚裔社区和特定渠道(如华人超市)的方式,进行市场测试、建立小型分销网络、摸清门路、评估模式。

    为未来可能的发力打下基础,同时将风险和投入控制在最低水平。

    这才是现阶段最稳健、最聪明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