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128章 资源整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8章 资源整合(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陈秉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目光扫过众人,说道:“我的主张是:主攻日本,试探北美。你们的意见如何?”

    “陈生,与日本比起来,北美和欧洲市场更大,潜力也更大,我认为先将北美市场作为主要开拓目标会对我们有利!”

    陈秉文话音刚落,方文山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凌佩仪、顾永贤、周志远、李明都看向陈秉文,等待他的回应。

    对于方文山的发言,陈秉文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在心底涌起一丝欣慰。

    这正是他想要的!

    一个团队,如果永远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那才是最危险的。

    方文山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且直指核心市场潜力,说明他不仅认真思考了,而且有自己独立的商业判断。

    这种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氛围,远比唯唯诺诺、一味附和要健康得多。

    如果什么事情都靠他拍板,团队其他人只是执行机器,那陈记永远无法真正成长为一个有韧性的组织。

    他需要的是能独当一面、有战略眼光的干将,而不是应声虫。

    陈秉文点了点头,示意方文山继续说下去:“方总监,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市场规模。北美尤其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人均购买力强,饮料市场容量远超日本。

    拿下北美,意味着巨大的销售额和利润空间。

    第二,辐射效应。北美市场具有全球影响力,成功打入北美,对后续进入欧洲、澳洲等英语文化圈市场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三,品牌高度。能在北美主流市场站稳脚跟,对提升陈记全球品牌形象和价值,意义非凡。

    第四,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北美消费者对新事物接受度较高,功能饮料市场虽不如可乐成熟,但已有基础,不像日本市场口味和文化壁垒那么深。”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风险,确实存在。

    但高风险往往伴随高回报。

    我们‘脉动’的风味经过北美4800人盲测,接受度高达96.7%,证明产品本身具备竞争力。

    只要策略得当,投入到位,完全有机会在北美市场撕开口子。”

    方文山的观点清晰有力,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追求规模效应的商业思维。

    陈秉文耐心听完,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其他人:“凌总监、顾律师、周教授、李经理,你们怎么看?”

    凌佩仪沉吟片刻,开口道:“方总监说的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我认同。

    北美确实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但是,”她话锋一转,“陈生提出的主攻日本,试探北美,我认为更符合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她看向方文山,争论道:“方总监,你提到北美市场潜力巨大,这点没错。

    但潜力转化为现实销量,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培育期。

    可口可乐的装瓶厂体系你也清楚,对新品牌、尤其外来品牌,天然带有疑虑和抵触。

    要让他们真正投入资源推广‘脉动’,我们需要付出远超预期的渠道成本和营销费用。

    这笔投入,对我们目前的体量来说,风险过高。”

    她接着分析日本市场的优势:“反观日本,我们有东宝东和这个‘本土’合资伙伴,有《醉拳》上映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契机。

    三得利的渠道执行力强,相对可控。

    更重要的是,程龙在东南亚因《醉拳》爆红,如果在日本也能重复这个过程,那他的代言和电影植入,就能为我们省下天文数字的广告费,并带来巨大的初始流量和信任背书。

    这是用钱很难买到的资源。”

    听了凌佩仪的话,陈秉文心里默默为她竖了一个大拇指。

    这才是一个运营总监应有的站位,综合所有因素,分析利弊,立足长远。

    而不是仅仅从产品和市场角度来分析。

    李明作为市场部经理,也开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北美市场大是事实,但竞争也更惨烈。

    我们要从零开始建立品牌认知,挑战巨大。

    日本市场虽然成熟,但市场规模毕竟要小一些,我们从新加坡开始逐步升级需要开拓的市场规模,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

    再加上《醉拳》的东风,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制造话题和热度,实现破局。”

    听完众人的发言,陈秉文再次开口,“方总监,我理解你对北美市场的看重。

    做大蛋糕,是每个企业的追求。

    但做企业,尤其是我们这样根基尚浅的企业,不能只盯着蛋糕有多大,更要看自己手里的刀叉够不够长,能不能稳稳地切下属于我们的那块,而不是被蛋糕噎死,或者刀叉被人折断。”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墙上的世界地图前,手指点向日本:“日本市场,就是我们目前最能把握的‘刀叉’。

    东宝东和是我们的合资伙伴,三得利是可控渠道,《醉拳》是现成的、威力巨大的营销核弹,程龙是极具号召力的代言人。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齐备!这是稍纵即逝的战机!抓住它,我们就能以相对小的投入,撬动一个成熟的高端市场!

    在日本站稳脚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能快速回笼资金,积累宝贵的国际运营经验。

    更重要的是,它能为我们积累强大的品牌势能!。

    一个在挑剔的日本市场成功的品牌,再进入北美、欧洲,阻力会小得多!”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方文山身上:“方总监,我理解你对北美市场的渴望,那是星辰大海。

    但星辰大海,需要坚固的船和充足的补给才能抵达。

    日本,就是我们打造这艘船、储备这些补给的绝佳船坞!

    拿下日本,我们就有了远征北美、欧洲的跳板和底气!”

    方文山沉默片刻,最终缓缓吐出一口气,“陈生,我明白了。

    您考虑的是全局和风险控制。

    我承认,我过于关注市场的绝对规模,忽略了执行层面的风险和资源匹配度。

    日本市场,确实是我们现阶段更稳妥、更高效的选择。”

    陈秉文笑道:“很好。

    既然大家达成共识,现阶段的产品推广战略就是:

    主攻日本,稳扎稳打;北美市场,伺机而动,小步快跑,积累经验,绝不冒进!”

    说完,他坐回主位,开始部署具体的工作任务。

    凌佩仪总协调,负责与东宝东和、三得利,敲定《醉拳》上映前后所有联合营销细节!

    包括海报、预告片贴片广告、影院大堂陈列、票饮捆绑套餐、媒体公关稿等等工作。

    李明则负责与三得利渠道经理对接,确保脉动和瓶装糖水的铺货。

    方文山则被陈秉文安排,担任北美市场的区域负责人。

    “方总监,”陈秉文看向方文山,强调道:“你的任务是摸底。争取在三月底前,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五个城市,各建立1-2个核心试销点。

    先利用可口可乐的渠道铺货,收集真实市场反馈。

    同时建立与可口可乐灌装厂和渠道的联系,摸清物流成本和终端动销速度。

    这个阶段的试销,我们不求销量,主要就是数据,和各方面的信息反馈。”

    “明白,陈生。”方文山点点头,确认道,“我亲自跟进,确保数据和反馈信息的真实性。”

    随着市场开拓任务清晰的分解到每个人头上,会议室内充满了临战前的紧张感。

    陈秉文环视一圈,笑着说道:

    “各位,马上就要过年了。

    农历新年,港岛会放假,但市场不会等我们。

    日本市场,《醉拳》的上映窗口期就在年后不久,这是天赐良机,错过就不会再有。

    北美试销,也需要时间铺开和观察。

    所以,春节前这段时间,是我们最后的准备时间!

    所有工作,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基础搭建和前期部署!

    原料备足,生产线调试完毕,营销方案定稿,渠道沟通到位,法律文件齐备!

    我要的是,春节假期一结束,所有人立刻就能动起来,打响开年第一仗!”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明白!”凌佩仪第一个回应,声音干脆利落。

    “收到!”方文山紧随其后。

    “保证完成任务!”周志远、顾永贤、李明齐声应道。

    一股无形的斗志在会议室里升腾,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简洁的回应和凝重的神情,但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和时间的紧迫性。

    会议结束后。

    与会众人按照各自分工,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陈秉文负责总协调指挥,日本联合营销方案初稿、北美试销点选址报告、生产质检报告、法律文件签署.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他一份份仔细审定。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周。

    日本方面,凌佩仪团队与东宝东和基本敲定了《醉拳》的上映日期,定在2月11日(周末)。

    联合营销方案细化到了每一张海报的设计、贴片广告的秒数、影院大堂陈列品的样式和数量。

    李明也与三得利初步圈定了首批500家铺货门店名单,正进行最后的确认。

    1979年的春节越来越近,港岛街头巷尾的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商铺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春联,行人的脚步似乎也轻快了些。

    这天傍晚,陈秉文终于将最后一份需要他签字的文件批阅完毕。

    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春节前最重要的部署和准备工作,总算在极限时间内,基本完成了框架搭建和前期落实。

    剩下的细节执行和年后冲刺,就需要团队去具体落实了。

    他看了看表,已是腊月二十八的下午五点。

    公司明天开始正式放假了。

    他站起身,穿上外套,对秘书阿丽说:“阿丽,通知刘二猛,去观塘厂。

    观塘厂。

    厂区内比平日安静了许多,大部分工人都已放假回家,只有少数负责值班和收尾工作的员工还在。

    陈秉文没有先去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生产车间。

    今天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汪巧珍就一再叮嘱他,晚上回家的时候要把水生表哥一起带回家。

    所以,他到观塘厂这边来,主要就是为了接汪水生。

    远远地,他就看到汪水生正和一名老师傅一起,仔细地检查着清洗完毕的生产线,手里还拿着本子记录着什么。

    与刚来的时候相比,水生壮实很多,皮肤依旧是健康的黝黑,但眼神里少了初来时的怯懦和茫然,多了几分专注和自信。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技术员工装,胸口别着厂牌,正一丝不苟地完成着春节前的最后巡检。

    “水生哥。”陈秉文开口叫道。

    水生闻声抬头,看到是陈秉文,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笑容:“阿文?你怎么来了?”

    他连忙和老师傅打了个招呼,快步走过来。

    “来看看,顺便接你回家吃饭,今天团年。”

    陈秉文笑着打量他,“怎么样,升职当了技术员,还适应吗?”

    水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搓搓手,眼神里却透着光:“适应,都挺好。厂里师傅们肯教,我就多学多干。

    高经理和钟经理说我干活认真,学东西快,就让我试着跟班学技术.其实也没啥,就是多用心呗。”

    旁边的老师傅也笑着插话:“陈生,水生这后生确实要得!

    肯吃苦,脑子活,手脚也麻利,现在一些简单的设备调试和小故障排除,他都能独当一面了。

    厂里兄弟们都服他。”

    陈秉文欣慰地点点头。

    从最初的原料仓库搬运工,到如今能参与产线维护的技术员,汪水生的踏实和努力,他都看在眼里。

    这种凭借自身努力获得的成长和认可,远比单纯的亲戚关照来得更珍贵。

    “好,很好。”陈秉文拍拍汪水生的肩膀,“去换身衣服,一会儿跟我一起回家.”

    接到汪水生,陈秉文又让司机刘二猛把车开回伟业大厦。

    在安保部办公室,找到赵刚几人。

    “陈生!”见到陈秉文,赵刚立刻起身,其他两人也齐刷刷站直。

    虽然已退伍入职,但他们依旧保持着这份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放松点,”陈秉文摆摆手,见只有赵刚和另外两个队员在,问道:“其他人呢?”

    “报告陈总,两人在巡查,两人轮休在宿舍。”

    赵刚声音洪亮地汇报。

    陈秉文点点头。

    他注意到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几个饭盒,显然是准备凑合一顿的简单晚餐。

    “今天腊月二十八,团年。”陈秉文看着他们,语气平和却不容拒绝,“别在这儿吃冷饭了。

    叫上所有人,一起去我家吃饭。”

    赵刚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随即立刻道:“陈总,这.这不合规矩。我们的职责是保护您的安全。

    团年饭.我们在这里自己解决就好,不敢打扰您和家人团聚。”

    “什么规矩不规矩,”陈秉文笑道,“过年就是最大的规矩。

    安全方面安排好轮值就行,吃顿饭的功夫,天塌不下来。

    你们从北边过来,第一次在这人生地不熟的港岛过年,冷冷清清像什么话?

    听我的,都去,这是命令。”

    赵刚嘴唇动了动,看着陈秉文真诚的目光,那句“不合规矩”终究没能再说出口。

    他挺直腰板,沉声道:“是!谢谢陈总!我这就安排!”

    他迅速拿起内部电话,通知队员到楼下集合。

    很快,两辆车一前一后驶向深水埗。

    前面是陈秉文的轿车,坐着他和汪水生。

    后面是公司的面包车,里面是赵刚等七人。

    金都花园。

    “哎呀,都来了!

    快进来,快进来!

    外面冷吧?”汪巧珍系着围裙,脸上笑开了花,热情地招呼着。

    陈国富也笑着拿出准备好的啤酒和汽水:“好!都好!快坐,别站着!”

    水生自然是熟门熟路,帮忙拿碗筷。

    赵刚等人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被让到座位旁,一个个挺直腰板坐得笔直,连声说着“谢谢”。

    “都是自家人,别客气!”陈秉文笑着给他们倒上啤酒,“来了港岛,就是陈记的人,就是一家人。

    第一个年,怎么能让你们冷冷清清在宿舍过。

    都放松点,就当在自己家。”

    这简单的一句话,让赵刚等人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下来。

    饭桌上,一开始还有些拘束,但随着几杯啤酒下肚,气氛很快热络起来。

    陈国富问起他们家乡的年俗,赵刚话也多了一些,描述着北方的饺子、鞭炮和冰灯,引得众人阵阵好奇。

    水生也偶尔插话,说说厂里的趣事。

    汪巧珍不停地给大家夹菜:“多吃点,多吃点!看看你们,工作那么辛苦,得多补补!”

    看着父母开心的笑容,看着水生逐渐开朗的神情,看着赵刚他们脸上露出的、属于节日的轻松和暖意,陈秉文心里感到一种难得的平静和满足。

    商场上的纵横捭阖、压力重重,似乎在这一刻被家的温暖暂时驱散。

    这一切的奋斗,不也是为了守护这份温暖,并让更多身边的人能感受到它吗?

    他举起杯:“来,过年了,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也祝我们陈记,更上一层楼!”

    “新年快乐!”

    “祝陈记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