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30日,一架国泰航空班机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
陈秉文走出舱门,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带着一种不同于港岛的干燥冷冽。
他身后跟着凌佩仪、赵刚、李明,以及市场部两名骨干。
一行人裹紧大衣,迅速通过海关。
“陈生,三得利方面派了车来接,直接去他们总部。”凌佩仪低声汇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她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李明提前整理的三得利公司对外公布的渠道信息和日本饮料市场分析。
陈秉文点点头,目光扫过机场外繁忙的景象。
东京,1979年的东京,已是高楼林立,车流如织,现代化程度远超此时的港岛。
巨大的广告牌上,力保健那标志性的棕色小瓶图案随处可见,提醒着他即将进入一个成熟且竞争激烈的市场。
脉动在新加坡的成功,是借了《醉拳》的东风和程龙的爆红,依靠捆绑营销和本地化口味快速引爆市场。
东南亚其他国家,可以复制新加坡模式,依靠特许灌装厂和渠道商深耕。
但日本不同。
这里是全球最成熟、最挑剔的消费市场之一。
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口味偏好独特且顽固,渠道壁垒森严。
三得利、麒麟、朝日、资生堂本土巨头林立,盘根错节。
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雀巢,在这里也要小心翼翼,遵循本土规则。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功能饮料的“原爆点”。
力保健统治着“小瓶药感”的抗疲劳市场,宝矿力水特虽尚未诞生,但其背后的“电解质补水”概念,正是未来几年颠覆市场的关键。
陈秉文脑中清晰地记得,宝矿力将在1980年横空出世,凭借大冢制药的医药背景和“喝的点滴”概念,迅速开辟运动饮料新蓝海。
“脉动”要在这里立足,仅靠新加坡那套“电影捆绑+赠饮促销”远远不够。
它需要更精准的定位、更强大的渠道推力、更符合日本消费者审美的包装和口感,以及更快的速度。
必须在宝矿力上市前,在日本消费者心中,将“脉动”与“运动补水+提神”的双重功能牢牢绑定!
抢占那个即将被宝矿力定义的“运动补水”心智空白!
时间窗口,只有不到一年半。
这就是陈秉文必须亲自带队,落地东京的原因。
李明之前汇报与三得利初步敲定了500家核心门店的铺货计划,在陈秉文看来,这远远不够。
500家店?
杯水车薪!
在他的记忆中,此时的三得利,其饮料渠道网络早已是庞然大物。
光是其自营和联营的自动售货机,就超过28万台!
便利店、加油站、大型商超、餐饮渠道.这张网几乎覆盖了日本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
区区500个点,就像往大海里扔了一颗石子,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这根本达不到引爆市场的临界点,更无法在宝矿力上市前形成足够的品牌壁垒。
500家?
这数字连三得利真实渠道潜力的零头都算不上。
他们是在用对待普通新品的态度,对待“脉动”这个战略级产品。
他需要的是全部!
是“脉动”能够借助三得利的力量,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密度,出现在日本消费者可能购买饮料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上!
“日本市场,和新加坡、东南亚完全不同。”陈秉文对身边的凌佩仪和李明说道,声音不高,但带着一丝凝重。
之前,不管是凌佩仪还是李明,虽然对开拓日本市场都非常重视,但他们潜意识里,或许仍将日本视为一个更大、更富有的“新加坡”。
认为凭借改良的产品、程龙的明星效应以及三得利的渠道支持,复制东南亚的成功并非难事。
李明甚至觉得,能拿到三得利500家核心门店的试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局,后续可以慢慢谈,逐步扩大。
这种想法,在陈秉文看来,是致命的轻敌。
日本不是新加坡的放大版。
它是另一个维度的战场。
所以,
他必须亲自来,用最直接的方式,扭转团队这种潜在的认知偏差。
让所有人明白——日本,不是另一个新加坡。
它是必须倾尽全力、押上重注的战略高地,是陈记全球化梦想能否实现的关键一战。
“输了日本,前面所有的成功,都将大打折扣。”
黑色的丰田世纪轿车内,暖气无声地输送着暖意,将车外的严寒隔绝。
陈秉文的话让车厢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凌佩仪和李明都正了正神色。
他们从陈秉文平静的语气里,听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
三得利总部大厦,顶层会议室。
空气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混合着清茶的香气。
巨大的落地窗外,东京湾的景色在冬日阳光下显得冷峻而繁忙。
陈秉文一行在接待人员的引领下步入会议室。
三得利国际事业本部长田中一郎已在等候,他身旁坐着渠道总监小林正雄和法务顾问佐藤健。
“陈桑,欢迎莅临三得利。”田中一郎起身,微微鞠躬,脸上带着程式化的笑容。
“田中先生,小林先生,佐藤先生,幸会。”陈秉文回礼,神情平静。
双方落座。
简单的寒暄后,田中一郎切入主题:“陈桑,贵司‘脉动’功能饮料样品,我方技术部门已初步评估。
风味独特,提神效果显著。
我方认可其市场潜力。”
他顿了顿,看向小林正雄:“小林总监负责我司全渠道管理。
关于‘脉动’及贵司瓶装糖水在日本市场的铺货计划,请小林君向陈桑说明。”
小林正雄推了推眼镜,打开面前的文件:“陈先生,基于贵我双方的合作协议,以及我方对日本市场的理解,我们初步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即产品上市首月,我们将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核心商圈,选取500家优质终端门店进行铺货试销。
门店类型包括:大型商超30家,便利店连锁旗舰店100家,高端百货食品专柜20家,以及350家精选社区便利店。
铺货标准:每家门店确保至少100瓶‘脉动’和100瓶瓶装糖水(杨枝甘露、椰汁西米露各半)陈列于冷藏柜显著位置。
第二阶段,视首月销售数据及市场反馈,逐步扩展至其他区域及更多终端。预计三个月内覆盖门店数达到1500家。”
小林正雄语速平稳,条理清晰。他补充道:“同时,我们将在上述500家门店同步开展为期两周的消费者试饮活动,并投放首批宣传物料。
这是基于新品导入风险控制的标准流程。”
陈秉文安静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抿了一口,放下杯子。
“500家门店?”陈秉文的声音不高,却让三得利众人听出其中蕴含的不满,“小林先生,这就是三得利对战略合作伙伴的诚意?”
小林正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陈先生,500家核心门店的初始铺货量,在同类新品导入期已属高规格。
日本市场消费者对新品牌接受度需要培育,盲目扩大铺货面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和渠道信心受损。
这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专业判断。”
“市场规律?”陈秉文微微摇头,目光转向田中一郎,“田中先生,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双方合作的基础。”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田中一郎:“陈记与三得利的合作,始于菱形防滑瓶盖专利的授权。
三得利支付了20万美元基础授权费,并承诺每使用一个瓶盖支付0.025美分提成。
更重要的是,作为交换条件之一,三得利承诺向陈记产品开放日本本土核心渠道资源,提供优先准入支持。”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请注意,田中先生,我所说的‘开放渠道’,不是指500家门店的试水,更不是‘视销售数据逐步扩展’的保守策略。
而是指,三得利应当利用其覆盖全日本、深入毛细血管的渠道网络,为‘脉动’和瓶装糖水提供与三得利自有核心产品同等级别的铺货支持和渠道推广资源!”
小林正雄忍不住开口:“陈先生,渠道资源是有限的。
三得利旗下产品线众多,每个新品导入都需要平衡.”
陈秉文抬手打断他,目光依旧锁定田中一郎:“田中先生,瓶盖专利的价值,你我心知肚明。
它解决了玻璃瓶饮料行业数十年的痛点,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好感度。
这项专利,陈记没有选择独家授权给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而是授权给了三得利。
为什么?
因为我们看重三得利在日本市场的本土优势和渠道实力,期待的是深度战略协同,而非简单的专利买卖。”
他身体靠回椅背,语气放缓,郑重的说道:“如果三得利理解的‘优先准入支持’仅仅是500家门店的试销,那么我认为,我们对‘战略协同’的理解存在巨大偏差。
这恐怕难以匹配瓶盖专利为三得利带来的长期价值和竞争优势。”
田中一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陈桑,我理解您的诉求。
但小林总监的顾虑也有道理。
日本市场环境复杂,消费者对新品牌尤其谨慎。
500家核心门店的铺货,配合试饮和推广,是风险可控、效果可测的最佳方案。
三得利需要为渠道伙伴负责,也需要为陈记产品的长远声誉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