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过头,目光扫过榻上那抹刺目的红,心头一跳。
既羞涩,又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后怕……
“莫慌。”
醒尘大师的声音在女子耳边响起:“……事已至此,明日入宫验身,我会打点好一切,不会使你难堪。”
女子此刻满心满眼都是方才的温存,哪里会去深究一个出家人,为何如此熟悉宫中验身的流程,还有办法应对。
她只当是情郎心思缜密,为她考量周全,心头甜涩交织。
女子痴痴地望着醒尘大师清俊的脸,软软依偎过去,甜蜜道:“只要能与你片刻温存,我……我永不后悔……”
眼见丫鬟应该快回来了,她匆匆整理好仪容,确保衣饰一丝不乱,这才依依不舍地松开手,低声道:“醒尘,我该走了……”
醒尘大师站起身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地送她。
女子怀揣着隐秘又幸福的悸动,轻手轻脚地推开侧门,闪身回到了原先的那间厢房。
她小心地抚平裙摆的褶皱,深吸一口气,试图让狂跳的心平静下来。
全然未看见身后那扇门轻轻合拢时,醒尘大师脸上悲天悯人的温柔,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站在禅房里,眸中情火尽熄,只剩下平静之色。
神色无悲无喜,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缠绵,没有在他心中留下任何痕迹。
旁边的厢房里。
女子正心神不宁间,房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
丫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青玉壶和一小包油纸裹着的点心。
她的额角沁着细汗,微微喘气道:“小主,您要的茶和酥饼买来了。”
“那个茶寮可远了,奴婢紧赶慢赶,让小主久等了。”
女子镇定地接过托盘,弯起唇角露出了一抹浅笑:“辛苦你了,回去了自有赏赐。”
丫鬟一听有赏,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脆生生道:“谢小主赏!”
她抬头,目光在女子脸上停顿了一下,疑惑地问道:“小主,您的脸瞧着怎么有些红,可是哪里不舒服?”
女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偏过头,假意用手扇了扇风,埋怨道:“这禅房也不知多久没开窗透气了,闷得人心里发慌。”
“我正想出去透口气呢,你就回来了。”
她说着,便站起身向外走去,一刻也不愿在这间闷人的屋子里多待。
丫鬟连忙跟上,嘴里还念叨着:“是呢,屋子里是有些憋气。”
“外头枫叶正好,小主,咱们去看看吧?顺便找个景致好的地方,喝茶、吃点心。”
……
养心殿。
南宫玄羽正在批阅奏折。
李常德上前,低声道:“陛下,贵妃娘娘在外求见,说是亲手做了些点心送来。”
帝王淡淡“嗯”了一声:“让她进来吧。”
他对庄贵妃虽无男女之情,但到底是潜邸旧人,该给的体面帝王从不吝啬。
“是。”
庄贵妃一身素雅宫装,手持佛珠。
她将食盒轻放在旁边,行完礼温声道:“……冬日干燥,臣妾见陛下连日操劳,特炖了盏冰糖雪梨,最是润肺安神。”
南宫玄羽搁下朱笔,抬眼看了看庄贵妃:“贵妃有心了。”
庄贵妃浅浅一笑,话锋似不经意般一转:“臣妾方才来时路过翊坤宫,见宫门紧闭,想起敦嫔妹妹禁足也有些时日了。”
“新人明日就要入宫了,敦嫔妹妹毕竟是三皇子的母妃,若一直这般……只怕三皇子脸上也不好看。”
“臣妾想着,不若小惩大戒,给敦嫔妹妹一个改过的机会?”
若是往日,这等无关痛痒的小事,南宫玄羽或许就准了。
庄贵妃难得开口,他会给她这个脸面。
可此刻,帝王连眼皮都未抬:“敦嫔御下不严,纵容奴才非议皇贵妃,禁足是应该的。”
“后宫之事既交由皇贵妃处置,朕不便插手。”
庄贵妃神色一顿,随即恢复如常,柔顺道:“臣妾多言了。”
“皇贵妃娘娘持宫公正,是臣妾思虑不周。”
见帝王又开始看奏折了,庄贵妃不再多话,恭敬行礼:“那臣妾就不打扰陛下,先行告退了。”
出了养心殿,她径直去了永寿宫。
“臣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沈知念放下账册,含笑示意:“贵妃不必多礼,坐。”
“谢娘娘。”
庄贵妃优雅落座,芙蕖奉上香茗。
“臣妾今日来,是有件事想与皇贵妃娘娘商议。”
“方才臣妾去养心殿给陛下送点心,顺口提了句敦嫔妹妹还在禁足中的事。”
庄贵妃叹息一声,怜悯道:“新人即将入宫,敦嫔妹妹毕竟是三皇子养母,若一直关在翊坤宫里,不仅她自个脸上无光,连带着三皇子在诸位皇弟、皇妹面前,只怕也难抬头。”
“小孩家最是敏感,故而臣妾想着,不若给敦嫔妹妹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话音落下,庄贵妃抬眼看向沈知念,目光真诚:“自然,此事全凭娘娘做主。臣妾只是觉得,宫中即将添丁进口,总该和和气气的才好。”
沈知念微微一笑:“贵妃既从养心殿过来,想必此事陛下自有决断。”
庄贵妃恭敬道:“陛下说,后宫的事全凭娘娘做主。”
沈知念放下茶盏,温和道:“贵妃说得在理,既如此,便解了敦嫔的禁足吧。”
“只是……”
说到这里,她话锋微转,直直看向庄贵妃:“还望贵妃得空提点敦嫔一二,宫中规矩重,莫要再行差踏错。若有下次,本宫也不好再宽容!”
庄贵妃含笑应下:“皇贵妃娘娘放心,臣妾明白,定会好好劝导敦嫔妹妹。”
目的达成,她又闲话几句,便起身告退。
看着庄贵妃离去的背影,菡萏忍不住凑上前,眉头拧成了结:“娘娘,您怎么就答应了呢?”
“当初小田子散播流言,明眼人都知道是敦嫔娘娘在背后捣鬼。关她这些日子还算轻的,如今放出来,岂不是便宜了她?”
沈知念闻言冷笑了一声:“敦嫔向来是个沉不住气的,把她关在翊坤宫,她哪有机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