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小说 > 带着拼夕夕在40 > 第124章 我还活着吗?

第124章 我还活着吗?

    “嗯?”

    顾秀英抬起头,眼底一片迷茫。

    送东西……

    给她?

    她到底睡醒没?

    是不是鬼子撤退那天她已经死了?她还活着吗?

    时代的伤害在这个平凡的夏国女人身上留下了重重的伤痕。以至于,当温暖来袭时,她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或者……干脆,她已经死了,现在这会儿是在阴间。

    当兵的不敲诈勒索了,还来给她送东西?

    送什么东西?

    陈三贵见她这样,也没多说。

    转身出了门,跟战友把三轮车的东西都一一搬了进来。

    他也不懂上面的操作,为啥还要根据情况给人补送东西。但他现在是八路军了,他要做的就是完成任务,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

    遭受了小鬼子几年伤害的人民正是脆弱的时候,他现在还不懂李村长嘴里那些科学道理,但为人民服务,八路军是工农子弟兵这两句话是深深记在心里了。

    今天上午他已经给两个人送过东西了,这顾秀英是第三家。

    她家的东西很多,光粮食就足足有300斤。其他盐、食用油、布料、糖的还不算。

    他和另外一个战友两辆车上都放满东西了。

    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分配的,但看到这家的情况描述,陈三贵还是挺为他们高兴的。

    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可太不容易了,一下多几百斤粮食,总能撑过一段时间了。

    他把东西搬进来后,便道:“婶子,这是你家换碗碟的粮食与物资,我们都给你送来了。”

    顾秀英傻眼了。

    她先是僵在那儿,慢慢地,就揉了揉自己眼睛,然后用力掐了掐自己……

    她侧头看向自己大儿,见儿子也是瞪大眼,跟自己一个模样,两人终于确定,自己不是睡懵了,八路军不是来抢他们的,是来送东西给他们的!

    “您认字不?”

    陈三贵拿出一个条子,“您要不认字,我给您念一下。白面300斤、食用油40斤、布料一匹、白糖十斤、盐二十斤、卫生纸10刀、发夹20个、女性用品一箱……”

    陈三贵脸红了下,下意识地看了顾秀英一眼,生怕自己冒犯了眼前这个女人。

    但顾秀英根本没什么表情,只有两个眼睛瞪得大大的。

    陈三贵松了口气,继续念,“大白兔奶糖三斤、两斤袋装奶粉五袋、一百斤无烟煤炭、一台收音机外加电池一套,另有边区票100元……您看看,要没问题,就在这里签个字或者按个手印。”

    条子递到顾秀英面前,可顾秀英毫无反应。

    她就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呆呆地望着陈三贵和他的战友。

    娘唉!

    她是不是真在鬼子撤退那天就死了?

    这是阴间吧?不,这是上天了?

    不然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

    奶粉她听丈夫说过,那得是相当相当有钱的人才能吃得起,都是国外进口的。

    现在她听到了啥?给她奶粉?就因为那几个破碗破碟?

    还给这么多粮?都细粮?

    还有收音机……

    那可是稀罕物,这也是给她的?

    至于女性用品啥的,顾秀英根本不知道什么东西。

    “老乡,您没事吧?”

    陈三贵拿着条子晃了晃,“您要不信,我让我战友再念一遍,这个你可以去我们八路军驻安平县总部去查的,都是上面拨下来的东西,我们不会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

    “不,不,老,老总……”

    顾秀英发散的瞳孔终于聚焦了起来,“不,不对,同,同志!对,同志,这,这真是给我的?就我家那几个瓶瓶罐罐?”

    “对。”陈三贵笑了起来,“我们团长说了,鬼子戕害我们夏国人,抢走了不少文物,你们手里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可能就是文物,所以得保护起来。”

    “哈?”

    顾秀英满头都是问号。

    家里最寻常的东西怎么成文物了?文物……就是老物件的意思吧?

    不过……

    家里那水壶听丈夫说是以前家里的,的确有些年头了。

    顾秀英不知道的是,她家里那个水壶单价就卖到了12万。这点东西,真是毛毛雨了。

    组织方面也不想太亏着老百姓了,物值高的,都有补发东西。

    “婶子,要没问题,您可以按个手印不?”陈三贵摸了摸头,“我们还得去下家咧。”

    “好,好。”

    顾秀英整个人都是僵硬的。她机械式一般地伸出手,在八路军带来的红泥盒子上沾了沾手指,然后在条子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印。

    一共要按三个手印。

    两个一模一样的条子上按一个,两张条子叠起来后,在边缝也按了下,这才算完事。

    按完手印后,陈三贵从自己的绿色帆布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信封上写着顾秀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

    他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了边区票。

    “这是边区票,一共是100元,您收好。”顿了顿又道:“我们会给城里铺子供应商品,价钱都是统一的,会有价目表挂在铺子门口。您凭着这个票,可以去买粮和商品。”

    “谢,谢谢。”顾秀英接过边区票看了看,迟疑了下,终于鼓起勇气问道:“老总,不,同志。鬼子真的被赶走了吗?你,你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队伍?”

    “那是自然!”

    陈三贵挺了挺胸膛,“我们八路军是人民的队伍!鬼子给我们赶跑了,现在都龟缩在太原城里不敢出来了。您放心,早晚有一天,我们要把鬼子赶出太原,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嗳,嗳,好,好。”顾秀英放下边区票,看了看地上满满当当的东西,不由红了眼。

    她擦了擦眼角,想了半天,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同志,那个……我家男人之前给鬼子抓去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

    “我们在附近发现了不少被鬼子抓去当苦力的人,不过有些人很虚弱,需要调养一阵子才能回来。您可以去城西新成立的治安大队问一下,做个人口失踪登记……”

    见顾秀英眼泪流淌了下,陈三贵忙安慰道:“别急,婶子,咱先保重自己的身体。有些人真的是因为虚弱,被鬼子抓去老远的地方干活,暂时还没回来。也许您丈夫也是这情况……这小鬼子不当人,疯狂奴役咱们同胞,旷工、力工被解救出来时,都有病,很虚弱,有些要调养下才能回来呢……”

    听到有希望,顾秀英忙擦了眼睛,不断点头,“嗳,我,我等下就去治安大队……”